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39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2篇 |
农学 | 90篇 |
基础科学 | 14篇 |
31篇 | |
综合类 | 503篇 |
农作物 | 44篇 |
畜牧兽医 | 23篇 |
园艺 | 132篇 |
植物保护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7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4篇 |
2020年 | 15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30篇 |
2016年 | 22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37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96篇 |
2011年 | 94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68篇 |
2008年 | 66篇 |
2007年 | 67篇 |
2006年 | 48篇 |
2005年 | 41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31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7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7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郁金香切花衰老过程中内源乙烯和SOD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室温和低温条件下郁金香切花内源乙烯释放量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切花衰老过程中,内源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跃变型果实的完熟过程相类似,低温(4℃)延缓切花衰老的原因是由于钝化了乙烯结合位点,降低了切花对乙为然的敏感程度。在切花贮藏初期,SOD活性维持在较高水平,贮藏中期,SOD活性表现为波动性,贮藏后期,随着切花衰老的加深,SOD活性急剧下降,SOD高峰与乙烯高峰往往同步 相似文献
982.
野生草本花卉观赏价值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定量地评价野生草本花卉的观赏价值,通过对观赏植物的叶、花、果和形等4类特性进行分析,每类以30分制分别量化,总分120分,形成一个较容易实施的野生草本花卉评分系统.采用该评分方法,选取18种野生草本花卉,对个体进行观赏性量化评价,其分值变动在21.5~65分,其中,7种观叶类草本分值变动范围为21.5~61分,7种观花类分值为38~65分,4种观果类分值为30~55分;依量化分值排序,观叶、观花、观果价值最高的分别是爬树龙、峨嵋翠雀花和南赤瓟,最低的分别是鞭叶铁线蕨、芦苇和狗尾草.应用这种方法可以筛选具有较高观赏性的花卉进行引种驯化,以便在园林上应用. 相似文献
983.
长沙地区各类茶园,春末、夏初的主要杂草是马唐、狗尾草、野塘蒿、扛板归、野艾蒿、狗牙根、革命草.为害程度:幼龄茶园>台刈茶园>成龄茶园.多年牛杂草占50%以上,提出防除多年生杂草滋生蔓延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984.
苹果属植物花器形态特征与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苹果属(MalusMil)49个生物型的花器形态解剖学特征,对主要特征进行了主成份和性状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苹果属植物花器形态特征质量性状变异很少,呈显著的数量变异特点,组系间无明显间断。花器各部份的颜色间,各部份被毛与花柱平均数间以及花丝、花柱和花瓣数等性状与萼片外被毛之间呈明显正相关。各主成份的贡献率分散,累计贡献率增长缓慢,说明苹果属植物花器形态变异的多方向性。文章还讨论了花器特征的分类意义及一些种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985.
摘要:以茶花品种?十八学士''和?情人节''为研究对象,在塑料大棚室温15~25℃下,采用盆栽控水法进行干旱胁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叶片的表皮结构。研究不同品种在干旱胁迫下,叶片表皮结构的差异对抗旱性的影响,为茶花的栽植管护推广和造景应用提供基础性的理论依据。 结果表明,茶花叶片仅有下表皮具有气孔,上、下表皮都有不同程度量的蜡质附着物。随干旱胁迫程度的加重,气孔开合及蜡质积累出现差异性变化。抗旱性较差的品种,主要通过利用蜡质的合成、堆积来堵塞气孔,降低蒸腾作用。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气孔的保卫细胞在干旱早期就启动闭合响应机制,叶片上表面的蜡质堆积程度更强,能更好的保护叶片免受光照和有害物质的伤害,说明叶片表皮结构对于茶花抗旱性强弱的决定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986.
暗排技术对设施连作土壤改良及切花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温室、大棚等设施栽培条件下的土壤随着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理化性状变劣、养分比例失调、土壤次生盐渍化加重、生产性能降低这一现象,采用暗管排水排盐技术,在稻草还田(800 kg/hm2)配套措施条件下,研究了暗管不同埋管间距(2、4、6m)对设施连作表层土(0~15 cm)有机质、速效养分(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盐分含量以及切花菊‘神马’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暗排技术能明显增强切花菊的根系活力,对切花菊主要品质(株高、茎粗、花径、舌状花数及生物量)的提高具有积极作用,其中4 m的埋管间距处理效果最佳;对土壤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的提高效果埋管间距4 m处理显著高于埋管间距2 m和6 m处理;暗排技术对于土壤的降渍排盐作用明显,可显著降低表层土壤的含水量、电导率、全盐量以及主要盐分离子含量(Ca2+和SO42–),并且随着埋管间距的减小,降渍排盐的效果越明显。综合比较分析各相关试验结果,结合暗管埋设初期成本投入的考虑,4 m的埋管间距处理能最有效地改良设施连作土壤及提高切花菊的品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