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37篇
  免费   325篇
  国内免费   980篇
林业   245篇
农学   1445篇
基础科学   356篇
  1226篇
综合类   2812篇
农作物   836篇
水产渔业   44篇
畜牧兽医   343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34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35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49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36篇
  2018年   238篇
  2017年   332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277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460篇
  2012年   441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15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316篇
  2006年   321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104篇
  1996年   94篇
  1995年   80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92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5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3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6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81.
外出务工返乡农民被认为是解决中国“谁来种地”、提高中国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希望,政府也在大力宣传、引导外出务工返乡农民投身农业并引领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本文基于新迁移经济学等理论,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粮食种植业职业农民的大样本数据,运用二元模型、双重稳健模型、匹配模型和多元定序模型等计量方法,分析了外出务工对农民成为合作社负责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粮食种植业职业农民中,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占比为23.66%,合作社负责人占比为24.59%。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合作社负责人的占比为34.65%,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中合作社负责人的占比为21.47%,两者相差约13个百分点。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外出务工返乡农民成为合作社负责人的概率要显著高出约6个百分点,即调查样本中外出务工返乡农民要比其他农民成为合作社负责人的概率高出近1/4,这证实了外出务工对农民成为合作社负责人的正向促进作用。外出务工通过人力资本提升、农业生产投入和政府政策支持三个方面促使返乡农民工更可能成为合作社负责人。因此,在当前农业转型阶段,政府一方面应鼓励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青年农民外出就业,通过务工积累个人资本;另一方面,应大力吸引并帮助优秀的返乡农民工投身农业和乡村振兴事业,发挥他们更多的引领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2.
为探究农业保险对农民种粮收益的保障效果,基于2021年山东和辽宁省1 546份入户调研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工具变量法和IV-Tobit等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保险及保障深度对农户种粮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赔付额度对种粮收益的影响不显著,可能是由于实际赔付中理赔不规范所致。进一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农业保险主要通过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信贷可得和降低生产风险来保障农户种粮收益。相较于低兼业水平农户,农业保险对高兼业水平农户种粮收益的保障效果更明显;与未受灾农户相比,农业保险对受灾农户种粮收益的保障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83.
“两藏”战略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为梳理“藏粮于技”概念缘起和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技术创新与技术变迁理论、制度与技术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藏粮于技”战略的理论逻辑和内涵演变。结果表明:1)“藏粮于技”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要实践,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向互促特色鲜明。2)“藏”的内涵包括市场和产量调控、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精准、科学合理的粮食调控体系,并解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等可持续问题。3)“技”的内容扩展为全要素、全产业链、多学科技术集成和应用,技术扩散呈现多主体交互、反馈,农业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本研究从科技自强自立、摆脱路径依赖、内涵式发展道路和创新体系效能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明确“藏粮于技”战略未来取向和实现路径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4.
稻米籽粒应力松弛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籽粒的松弛特性在其生产、质量控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试验获得了稻米籽粒应力松弛特性的力学指标如Maxwell单元个数、松弛模量、松弛时间等,并研究了稻米籽粒应力松弛特性与稻米品质性状的关系,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建立了回归方程,可以为稻米加工装置的设计以及稻米的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为预测机械损伤、提高产品质量、探索新的控制方法和判断依据提供最佳参数。  相似文献   
185.
选用粳稻品种东优9901和长粒香,研究不同收获时期对稻米味度值与RVA谱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收获期处理间的味度值和粘滞峰消减值没有显著差异;但整精米率、下降粘度和最高粘度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东优9901在灌浆35~40 d时RVA谱特性最佳,而长粒香在灌浆35~45 d时RVA谱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86.
针对餐饮废水含油量高,成分复杂等特点,采用格栅-沉淀-吸附工艺处理,经特质无纺布和改性纤维球过滤后(简称前处理)的餐饮废水,再利用核桃壳颗粒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不需要改变pH值前提下,投加核桃壳颗粒30g/L,吸附20min,振荡强度为120r/min,30℃时,对COD和含油量的去除率均达到69%以上。  相似文献   
187.
在移动式防雨棚下,采用盆栽土培方法,以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调亏灌溉(regulated deficit irrigation,RDI)试验研究,目的在于了解RDI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模拟,为建立冬小麦RDI指标与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参数。试验采用二因素(水分调亏阶段和调节亏水度)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RDI条件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符合“缓-快-慢”的“S”型生长曲线,并可用Richards方程进行较好的模拟;不同水分调亏处理间最大灌浆速率及其出现时间、平均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期、活跃生长期和3个灌浆阶段灌浆持续期,以及最终千粒质量等特征参数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越冬期轻度调亏具有最高的平均灌浆速率(每百粒0.234 g/d)、最大灌浆速率(每百粒0.369 g/d)、最高的第3阶段灌浆速率(每百粒0.099 g/d)和最高的千粒质量(58.46 g)。经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灌浆参数与千粒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多数参数间存在着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与千粒质量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的参数有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活跃生长期和第3阶段灌浆速率等。  相似文献   
188.
李毅  李敏  曹伟  张江辉 《农业工程》2010,(1):94-102
盐渍土膜下滴灌过程中的土壤理化性质存在空间变异性,对灌溉管理有一定影响。该文根据3个不同尺度下土壤采样及颗粒尺寸分布(PSD)测定结果,探讨了土壤PSD分维和颗粒体积分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分析了各尺度和综合尺度下土壤PSD分维和颗粒体积分数的经典统计特征和地质统计特征,根据颗粒体积分数的半方差函数计算了不同尺度颗粒体积分数的分形维,并做出了等值线图。研究表明,土壤PSD分维与黏粒的体积分数呈正相关关系,黏粒体积分数增大引起PSD分维增加的原因在于细颗粒的比表面积比粗颗粒的大;各尺度土壤PSD分维及颗粒体积分数均无强变异特征;不同尺度下土壤PSD分形维的半方差函数中块金和基台值均非常低;50 m尺度土壤PSD分维和黏粒体积分数的等值线图具有类似的集中度和走势,而砂粒体积分数和粉粒体积分数则具有相反的集中度和走势。该研究说明土壤PSD分维和颗粒体积分数都有一定的尺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189.
采用GJ89型良虫陷阱检测器对钢板仓害虫物种分布组成及主要害虫书虱和螨类在不同储藏期各部位的分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3~4月仓库昆虫物种组成简单,为书虱和长角谷盗两种,分别占捕获总虫量的99.5%及0.5%;8月份仓库昆虫7种,主要种类是书虱和螨类,分别占捕儿总量的61.9%和38%,次要害虫种类有赤拟谷盗、长角谷盗、玉米象、谷蠹及花斑皮蠹。不同储藏期、不同粮层、不同方向害虫分布存在差异。调  相似文献   
190.
糙米发芽前的吸水过程是导致籽粒裂纹的根本原因,制约着发芽糙米品质和口感。为降低发芽前糙米裂纹增率,探究了完整吸湿区间内各含水率水平糙米的最优吸湿速率。将糙米初始含水率至发芽含水率的完整区间分为若干子区间,在各区间内以不同加湿速率加湿至该区间目标含水率。探究各区间内裂纹增率的变化规律,建立裂纹增率与加湿速率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以低裂纹增率为目标确定最优加湿速率。在此基础上,得出完整区间内以低裂纹增率及高效率为目标的加湿速率数学模型并试验验证。与前期分段加湿工艺相比,本优化工艺可降低发芽前糙米和发芽糙米裂纹增率(41.48±0.15)%和(43.67±0.26)%,糙米发芽率和γ-氨基丁酸含量增加(6.92±0.25)%和(25.03±0.18)%,为高品质发芽糙米的生产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