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3篇
  免费   268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68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54篇
  161篇
综合类   776篇
农作物   68篇
水产渔业   170篇
畜牧兽医   403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24篇
  2025年   17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2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圈养条件下北极熊的饲养繁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延台  于淼  姚琳  韩晶晶 《野生动物》2010,31(3):121-123
对大连森林动物园圈养条件下北极熊的饲养管理、发情交配、繁殖及幼仔人工育幼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为北极熊在动物园的饲养与繁殖,尤其在人工育幼方面取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希望对北极熊的圈养繁殖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2.
桑蚕摘除部分感觉器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蚕摘除了触角,下颚须或下颚瘤状体后,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均显著提高,摄食性个体差异减小,对桑叶或人工饲料正趋性强的个体,其摄食性较高,人工饲料中不仅存在蚕的味觉有明显抑制作用的物质,也存在对嗅觉有忌避作用的成分,嗅觉在决定对人工饲料摄食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以羊草、无芒雀麦、紫花苜蓿和扁蓿豆为材料,按照1、2、4物种梯度,构建3个多样性水平的人工草地,分析多样性水平对豆禾混播群落根系形态及叶面积指数的影响.结果 表明,直径0~1mm的根系主要分布于地下0~28cm土层,根长随着物种多样性的增加而增加;直径1~2mm的根系主要分布于28~56cm土层.禾本科牧草的根长随着物...  相似文献   
104.
牛胚胎移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人工授精技术可极大地提高公畜的利用效率,而胚胎移植技术则是充分挖掘优良母畜的繁殖潜力的有效途径。该技术的应用可从很大程度上提高母畜的繁殖率,从而在短时间内迅速扩大优良种群,加速畜群改良和纯种繁育进程,也是迅速提高我国牛群整体水平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本文就牛胚胎移植的研究现状、关键技术以及影响胚胎移植的因素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05.
石岩  默宁  祁世明  梁燕 《中国蔬菜》2020,1(6):39-43
对154份番茄材料(包括普通番茄76份,樱桃番茄78份)进行两年两次田间番茄斑萎病毒病的病情指数调查,筛选出14份对番茄斑萎病毒病具有稳定抗性的番茄材料,利用sw-5-2共显性SCAR标记对田间表现抗病的材料进行分子标记鉴定,发现3份抗病材料携带抗番茄斑萎病毒病的Sw-5基因。为缩短番茄斑萎病毒病人工接种鉴定周期,以含有sw-5的抗病材料H8和感病材料M82为研究对象,设置4、6、8、10片真叶4个接种时期,分别在接种后14、21、28 d进行病情指数调查和抗性分级,结果表明,6片真叶期接种,接种后28 d进行病情调查即可有效鉴别植株番茄斑萎病毒病抗性,与8、10片真叶期接种效果相同,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效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6.
人工诱发鸡新城疫的攻毒条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周龄淮南麻黄鸡80羽随机平均分成4组:口鼻接种组、皮下接种组、肌肉接种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用不同稀释度的NDV攻毒,观察攻毒结果并统计死亡情况。结果不同攻毒途径的致病性有差异,肌肉注射致病性最强,皮下注射次之,滴鼻滴口最弱。不同攻毒途径所需的攻毒剂量各不相同,滴鼻滴口所需的剂量最大,皮下注射次之,肌肉注射量最小。本文对造成不同攻毒途径致病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人工诱发新城疫,建议采用注射途径。  相似文献   
107.
应用二氧化氯代替次氯酸钠进行消毒杀菌试验,找出了二氧化氯的最佳投量。研究结果表明:在人造海水维生系统的水体中,二氧化氯浓度维持在0.03-0.05mg/L,能有效改善水质和预防海洋动物疾病,且不伤害维生系统的功能,是一种优良的替代消毒剂。  相似文献   
108.
盐地碱蓬人工栽培与品系选育初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人工栽培盐地碱蓬及高产品系选育试验研究表明 ,人工栽培盐地碱蓬可提高产量 1~ 2倍 ,且碱蓬产量随土壤盐度的提高而逐渐下降。无灌水条件下采用一定矿化度的盐水过量灌溉 ,可有效提高碱蓬产量。黄河三角洲地区人工栽培碱蓬适宜采收时间为 10月 2 5日左右。选育高产变异碱蓬个体比普通单株产量提高 2~ 3倍。  相似文献   
109.
人工草地是重要的碳汇,但其土壤呼吸及其温度敏感性(Q10)对气候变化和干扰的响应尚不清楚.本研究在大陆性季风气候区的紫苜蓿(Medicago sativ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2种人工草地开展了增温和凋落物处理试验,测量了土壤呼吸速率和Q10,并分析了不同草地对这些影响的响应差异.结果表明:增温使年均土壤温度显著增加约2℃(P<0.05);同时,使年均土壤湿度和电导率显著降低(P<0.05).增温使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降低8.81%;凋落物去除使年平均土壤呼吸速率降低9.33%.增温和凋落物去除均使Q10降低.不同草地对增温和凋落物处理有不同的响应,其中紫苜蓿草地对增温的响应大于无芒雀麦草地,而无芒雀麦草地对凋落物处理的响应大于紫苜蓿草地.本研究表明,试验区无芒雀麦群落相较于紫苜蓿群落更能抵抗气候变化和干扰的影响,有利于减少碳排放,是更好的建植人工草地的物种.  相似文献   
110.
试验研究不同生境对人工栽培龙芽木苗木存活率及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龙芽木宜选择半阴坡、郁闭度为30%左右,土壤湿润不积水,疏松肥沃且透气性好,pH值为5.5~6.5的壤土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