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17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茶树内生菌株TL2对茶轮斑病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茶树上分离筛选到14株能在茶树体内内生、对茶叶斑病菌拮抗作用较强的芽孢杆菌菌株。14株目标菌株都具有在茶树体内内生定殖的能力,对茶叶斑病菌及其它植物病原菌有一定的拮抗能力。其中,菌株TL2具有较强的内生定殖能力、拮抗能力强且拮抗谱广,对茶轮斑病防病效果强。  相似文献   
42.
24个香菇菌株的鉴定与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拮抗试验和酯酶同工酶谱分析两种生物学方法对24个香菇菌株进行鉴定和分类,构建树状图。结果表明:拮抗试验受外界环境影响大,可用于香菇菌株的初步分类;酯酶同工酶谱带丰富,可以完成香菇菌株的鉴定,在聚类图谱0.84的水平上24个香菇菌株可以分为10大类。  相似文献   
43.
以分离自葡萄叶片内生细菌菌株Zyx-3为研究对象,依据其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等初步确定了其分类地位,并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了其对14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Zyx-3菌体杆状,中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阳性;菌株具有运动性和需氧性,可以使明胶液化、淀粉水解,接触酶反应阳性,具有耐盐性,可在10%NaCl培养液中生长。根据其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初步确定其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p.)。该菌株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辣椒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capsici)、苹果腐烂病菌(Valsa mali)、马铃薯立枯丝核病菌(Rhizoefonia solani)、半夏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nali)、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 piricola)、葡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和葡萄白腐病菌(Coniothyrium diplodiella)、茄子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等14种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菌谱广。  相似文献   
44.
为了筛选对小麦纹枯病菌具有生防作用的菌株,从西藏米林县采集的砂生槐根瘤中分离到45株内生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拮抗菌株筛选,用显微观察法研究受抑制病原菌菌丝变化;通过摇瓶培养法测定所筛选拮抗菌株的溶磷、固氮及分泌IAA功能,并对其进行盆栽接种防效试验;依据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反应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所筛选菌株系统发育地位。结果表明,经过初筛和复筛,45株内生菌中,菌株R4对小麦纹枯病菌的拮抗效果较明显,对其抑菌圈直径达20.5 mm,抑菌率达98.2%,显著推迟菌核的萌发。受R4作用的小麦纹枯病菌菌丝末端分枝增多、部分原生质浓缩、形成瘤状结。菌株R4抗菌谱广,具有溶磷、固氮和分泌IAA活性。盆栽防效试验中,经菌株R4发酵液处理后,小麦纹枯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显著降低,防治效果最高达73.82%。通过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比对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土地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terrae。  相似文献   
45.
为了充分挖掘和利用新疆特色放线菌资源,开发新型微生物源农药,采用选择性分离方法对新疆天池放线菌进行分离,结合离体和活体试验筛选抑菌活性较高的放线菌,并利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菌株鉴定。结果共分离得到213株放线菌,其中从天池草甸土中得到的放线菌数量最多,占40.38%;离体活性测定结果显示,有5株放线菌对立枯丝核菌和番茄灰霉病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放线菌TC-50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效果最高,为89.98%,并且可提高黄瓜种子的发芽率,促进黄瓜幼苗生长;经鉴定,放线菌TC-50属于链霉菌(Streptomyces sp.)。可见,链霉菌TC-50有望开发为具有新疆特色的微生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46.
解淀粉芽孢杆菌B9601-Y2对玉米的防病促生长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平板对峙培养及盆栽试验,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B9601-Y2(Y2)防治玉米小斑病和茎基腐病以及提高玉米生物量的效果。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Y2发酵液、无菌滤液及菌体悬液对玉米小斑病菌和茎基腐病原菌均有拮抗作用。盆栽实验结果显示,3种处理对玉米小斑病防效60%左右,对茎腐病防效50%左右,防效依次为Y2发酵液菌体悬液无菌滤液。单独使用Y2发酵液、无菌滤液及菌体悬液处理的苗根长、株高、鲜重和干重均显著高于清水和病原菌对照20%以上,喷施或灌溉接种病原菌的玉米苗生长量显著高于单独接种病原菌处理,有效消除了病原菌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因此,生防菌Y2具有用于防治玉米病害和具有根肥及叶面肥的潜力。  相似文献   
47.
Ten strai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 (PN1 ˜ PN10) isolated from rhizosphere of chir-pine were tested for their plant growth promontory properties and antagonistic activities against Macrophomina phaseolina in vitro and in vivo. P. aeruginosa PN1 produced siderophore, IAA, cyanogen and solubilized phosphorus, besides producing chitinase and β-1,3-glucanase. In dual culture, P. aeruginosa PN1 caused 69% colony growth inhibition. However, cell free culture filtrate also posed inhibitory effect but to a lesser extent. After 90 days, P. aeruginosa PN1 increased plant growth and biomass in pots trial containing M. phaseolina-infested soil. PN1 showed the strong chemotaxis toward root exudates resulting in effective root colonization. Moreover, increased population in rhizosphere of these bacteria was also recorded after 90 days of treatment. Thus, chemotactic fluorescent P. aeruginosa PN1 exhibited strong antagonistic property against M. phaseolina, suppressed the disease and improved plant growth of the seedlings of chir-pine proving potential biocontrol agent.  相似文献   
48.
6株生防细菌对大豆根腐病防治效果初步评价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从大豆根际分离出的1500多株细菌中筛选出6株生防细菌,其在离体的条件下对大豆根腐病病原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菌株18BRR2-2、18BRR9-1和3BRR16-2在离体的条件下也对茄腐镰刀菌(F.solani)、半裸镰刀菌(F.semitectum)和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有抑制作用,并且这6株生防细菌的发酵液可以抑制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的生长.通过温室盆栽和大田试验表明,这些生防菌对大豆根腐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中菌株18BRR2-2盆栽和大田的防效均最高,分别达到了45.9%和65.00%.而且这些生防菌也表现出对大豆明显的促生作用.认为18BRR2-2号菌株有开发为防治大豆根腐病生防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49.
为了开发对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具有较好拮抗作用的生防制剂,采用对峙培养法、含药培养基法和显微观察法,测定生防菌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菌株T6及其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作用活性,初步探究长枝木霉菌株T6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长枝木霉菌株T6对立枯丝核菌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峙培养5 d时菌株T6不仅对立枯丝核菌营养生长抑制率为66.50%,而且对其菌丝具有明显重寄生作用。菌株T6发酵液及其代谢产物对立枯丝核菌营养生长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培养4 d时其对立枯丝核菌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2.29%和71.91%。因此,长枝木霉菌株T6对立枯丝核菌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主要通过对病原菌的重寄生作用及其代谢产物发挥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0.
采用无机氮筛选培养基,从对虾养殖水体和对虾肠道中分离到3株具有脱氮效果的异养硝化菌株(编号分别为20131023A00、20131023A01和20131023A05),它们在氨氮含量为0.12%的液体筛选培养基上(pH=7.2),28℃经24 h对氨氮的转化能力分别为(38.9±0.1)%、(43.1±0.4)%和(49.9±0.5)%;采用纸片法拮抗实验选出菌株20131023A05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具有拮抗作用,在1.57×105 CFU/cm2、1.57× 104 CFU/cm2和1.57× 103 CFU/cm2的副溶血弧菌平板上产生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9.14±0.05) mm、(11.57±0.03)mm和(13.59±0.02) mm.经16S rDNA序列测定,表明该菌株与杀鱼假交替单胞菌(Pseudoalteromonas piscicida)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在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japonicus)养殖水体中加入该株菌至2.5×105 CFU/ml时,该菌株表现出对副溶血弧菌注射感染的保护作用,该菌株浸浴组的日本囊对虾相对存活率(RPS)为35%.在凡纳滨对虾养殖水体中每3d加入该株细菌(3.13×104 CFU/ml),每天加入70%饲料量的赤砂糖,经60 d养殖,水体中氨氮含量比对照组及其他组显著降低.菌株20131023A05兼具去除氨氮和对副溶血弧菌拮抗作用,在对虾养殖生产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