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9篇
农学   9篇
  17篇
综合类   71篇
农作物   17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明确大豆根瘤内生芽孢杆菌Snb2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毒性和大豆根腐病菌的抑制作用,用菌悬液处理和对峙培养法分别测定了Snb2对两种病原微生物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Snb2的菌悬液能够明显抑制大豆胞囊线虫胞囊的孵化,相对抑制率达到94.9%;菌悬液处理J2 96 h时死亡率达到66.7%;Snb2菌株对4种大豆根系病原真菌表现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对尖孢镰刀菌和茄腐镰刀菌的拮抗作用最明显,抑菌圈达到10 mm左右,抑制作用可持续10 d;经细菌悬浮液浸种测定,处理后的大豆子叶节到根尖的距离为9.1±4.54 cm,较对照增加了15.19%%,对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通过温室盆栽防效试验,进一步表明Snb2菌悬液进行种子浸种对大豆胞囊线虫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防治效果达到62.5%.  相似文献   
22.
小麦全蚀病拮抗微生物的分离及其拮抗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开封北郊的麦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出11株对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有拮抗作用的细菌,通过对它们进行生理生化检验,确定为4个种,即: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分别利用平板拮抗和小麦活体拮抗对分离到的11株拮抗菌株的拮抗能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菌株的平板拮抗能力较强,在活体试验中,可以降低病害的发病强度。  相似文献   
23.
菜园土壤高磷条件对油菜磷、锌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盆钵试验研究了菜园土高磷条件下对油菜磷、锌颉颃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升高,油菜植株体内的含磷量也在不断升高,但上升的趋势逐渐减缓,其中,茎叶的含磷量始终大于根中的含磷量。而植株的含锌量则有很大的不同,随着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植株根中的含锌量也在不断的增加,直到趋于平稳,而茎叶中锌的含量随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升高而增加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下降的变化趋势。这说明油菜的磷、锌颉颃作用是发生在植株体内的一种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24.
采用研磨法,从烟田杂草中分离得到4种对烟草病原真菌拮抗作用较强的内生真菌。对峙试验发现,内生真菌覆盖或包围病菌,病菌菌落与对照比较均减小。镜检结果表明:赤星病菌不产孢,根黑腐病菌产孢,孢子大小比正常的孢子小4.872μm×31.84μm;镰刀菌只产生厚垣孢子,病原菌菌丝生长畸形,严重影响了病原真菌的生长。这一研究成果为寻求烟草病害的生物防治扩大了拮抗菌的筛选范围。  相似文献   
25.
采用实验室培养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的Hg2+和不同浓度的农药氯氰菊酯单独及联合作用对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Hg2和氯氰菊酯单独作用时,较低浓度的Hg2(小于5 μg/L)和氯氰菊酯(小于2 mg/L)对小球藻无明显抑制作用,但随着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且半效应浓度(EC50)值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小;二者联合作用时,随着时间延长,EC50与污染物质单独作用时的趋势相同,EC50-24 h为2.366 mg/L,EC50-96h为1.711 mg/L,存在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并且根据水生毒理联合效应相加指数法得出,低浓度和高浓度组均表现拮抗作用,Hg2+与氯氰菊酯的同时存在降低了两者对蛋白核小球藻的生长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6.
绿色木霉GY20对棉花黄萎病菌的抑制机理及温室防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海军  李泽方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7):127-128,132
平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绿色木霉菌株GY20对棉花黄萎病菌菌株V3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GY20使V3菌丝细胞的原生质浓缩和菌丝断裂。盆栽试验结果显示:GY20对棉花幼苗的黄萎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7.
绿色木霉GY20对棉花枯萎病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绿色木霉对棉花枯萎病菌菌落、生长量及浸染棉花幼苗的抑菌作用,采用绿色木霉GY20与棉花枯萎病菌F12进行平皿对峙培养;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木霉菌的重寄生现象;同时研究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对棉花枯萎病菌落的影响和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质量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绿色木霉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对峙培养中木霉菌株GY20对棉花枯萎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够产生抑菌圈;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木霉菌使棉花枯萎病菌丝细胞原生质浓缩和菌丝断裂;木霉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质可抑制棉花枯萎病菌菌落的生长,且其非挥发性代谢物质可强烈抑制棉花枯萎病生长,明显降低其菌丝干质量,并具有热稳定性;盆栽试验证明,木霉菌对棉花枯萎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说明绿色木霉对棉花枯萎病有显著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8.
A polynucleate Rhizoctonia isolate (R3) was analysed for virulenc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enzyme production and presence of dsRNAs. Taxonomic position was assessed morphologically and by anastomosis group (AG) testing and ITS sequence analysi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R3 is a hypovirulent R. solani AG 4. Mechanisms underlying biocontrol towards virulent R. solani and Botrytis cinerea were investigated and plant-mediated resistance was followed using biochemical markers of defence (PR1, laminarinase, chitinase). Control apparently relies on spatial and nutrient competition in soil, and on systemic induced resistance.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on induction of systemic resistance and of defence markers by a hypovirulent strain of R. solani.  相似文献   
29.
Field studies were conducted near Lethbridge, Alberta, Canada, in 2001, 2004 and 2005 to determine the efficacy of the antagonistic fungusUlocladium atrum for control of white mold of bean caused by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Results of the 3 years of field trials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untreated control, foliar application of a spore suspension ofU. atrum (300 ml m−2 of 106 spores ml−1 suspension)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cidence and severity of white mold, increased seed yield and reduced contamination of bean seed by sclerotia ofS. sclerotiorum. The level of control of white mold observed in the treatment ofU. atrum was similar to that of the mycoparasitic fungusConiothyrium minitans, but lower than the fungicide treatments of Ronilan (vinclozolin) at the rate of 1200 g ha−1 per application in 2001, or Lance (boscalid) at the rate of 750 g ha−1 per application in 2004 and 2005. The potential for use ofU. atrum as a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for sclerotinia diseases is discussed. http://www.phytoparasitica.org posting Nov. 12, 2006.  相似文献   
30.
赵妍  邵兴锋  屠康  陈继昆 《果树学报》2007,24(3):339-343
主要研究使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来控制草莓果实采后病害以达到防腐保鲜的目的。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10作为拮抗菌,以新鲜草莓果实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贮藏温度、不同接种时间的B10活菌液、菌悬液、热处理液和过滤液对草莓果实人工接种灰霉病的抑制效果;以及不同浓度菌悬液对果实自然病害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B10活菌液、菌悬液对病害的抑制效果较好,热处理液和过滤液次之,但均显著好于对照;在25℃和15℃的不同温度条件下,较高的贮藏温度有利于拮抗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在接种拮抗菌之后8h和16h分别接种病原菌的不同时间下,拮抗菌接种时间早,抑制效果好;B10菌悬液对草莓果实自然病害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该作用越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