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86篇 |
免费 | 1039篇 |
国内免费 | 85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166篇 |
农学 | 650篇 |
基础科学 | 852篇 |
2905篇 | |
综合类 | 6890篇 |
农作物 | 708篇 |
水产渔业 | 212篇 |
畜牧兽医 | 577篇 |
园艺 | 166篇 |
植物保护 | 25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301篇 |
2023年 | 305篇 |
2022年 | 352篇 |
2021年 | 418篇 |
2020年 | 467篇 |
2019年 | 477篇 |
2018年 | 304篇 |
2017年 | 609篇 |
2016年 | 625篇 |
2015年 | 576篇 |
2014年 | 730篇 |
2013年 | 804篇 |
2012年 | 1027篇 |
2011年 | 1076篇 |
2010年 | 840篇 |
2009年 | 850篇 |
2008年 | 809篇 |
2007年 | 846篇 |
2006年 | 591篇 |
2005年 | 455篇 |
2004年 | 293篇 |
2003年 | 268篇 |
2002年 | 167篇 |
2001年 | 147篇 |
2000年 | 122篇 |
1999年 | 129篇 |
1998年 | 128篇 |
1997年 | 131篇 |
1996年 | 89篇 |
1995年 | 79篇 |
1994年 | 69篇 |
1993年 | 77篇 |
1992年 | 73篇 |
1991年 | 36篇 |
1990年 | 28篇 |
1989年 | 33篇 |
1988年 | 18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2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91.
掌握金枪鱼延绳钓钓钩的应力、变形等力学性能有利于改进钓钩设计和正确选用材料。实验针对生产实际中常用的2种钓钩(环形钩和圆形钩)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利用ANSYS软件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钓钩的等效应力、变形的分布模式和可能的破坏条件及形式;由同尺寸和同结构钓钩的拉伸实验结果验证了数值分析得到的最大应力和变形结果,并根据数值分析的结果对钓钩进行了结构优化分析。结果显示:(1)同规格环形钩的抗拉强度优于圆形钩15.80%~29.40%,环形钩X、Y轴最大变形率比圆形钩分别小3.00%和0.21%;(2)钓钩的主要受力区域在后弯处(承受83.00%~86.00%的应力),轴头孔下端存在应力集中;(3)对后弯、前弯表面进行压扁处理(压下率为15.00%),适当增加钓钩后弯的圆弧曲率(曲率半径由14 mm增至16 mm)、钩轴采用圆弧过渡等措施,可提升钓钩强度4.60%~10.80%。研究表明,圆形钩是良好的生态保护型钓钩,强度满足使用要求,可在延绳钓渔业中使用。 相似文献
192.
杉木林下套种不同树种对土壤改良效应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复层异龄林营建初期对土壤物理结构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研究了浙西地区杉木林下套种不同树种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林下套种树种后林地土壤物理结构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进一步好转。并运用多因素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不同复层林模式土壤养分含量规律,并将土壤养分状况的综合优势作了排序。其结果显示杉木林下套植的12种植物在种植初期对土壤养分改良效果较好的为麻栎、毛红椿、南天竺、十大功劳、红豆杉、椤木石楠和蚊母,其中麻栎和毛红椿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3.
优质小麦子粒淀粉组成与糊化特性对氮素水平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条件下,选用3个不同类型优质小麦品种: 豫麦47(强筋品种)、山农8355(中筋品种)和豫麦50(弱筋品种),设置3个氮肥水平: 施N 0、15和30 g/m2,研究了小麦子粒淀粉的粒度分布、直支链淀粉组成、糊化特性及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结果表明,优质小麦子粒中淀粉粒的粒径分布范围为1~45 μm,其数目分布呈单峰或双峰曲线变化,体积和表面积分布均呈双峰曲线变化,峰谷位于10 μm处; 据此可将淀粉粒分为两种类型: A型大淀粉粒(10~45 μm)和B型小淀粉粒(1~10 μm)。优质小麦子粒淀粉粒组成存在显著的基因型差异。强筋品种豫麦47子粒中B型淀粉粒的比例较高,弱筋品种豫麦50子粒中A型淀粉粒的比例较高,中筋品种山农8355居中。施氮水平对优质小麦子粒中淀粉的粒度分布存在显著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随氮素水平的提高,强筋品种豫麦47子粒中A型淀粉粒的比例提高,而B型淀粉粒的比例下降; 增施氮肥后弱筋品种豫麦50和中筋品种山农8355子粒中B型淀粉粒的比例增大,而A型淀粉粒的比例降低,且前者变化的幅度较大。适量增施氮肥提高优质小麦子粒中的淀粉含量,氮肥用量进一步增大后,淀粉含量降低; 增施氮肥后优质小麦子粒中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增施氮肥对优质小麦子粒淀粉的糊化特性存在较大影响,且此影响的趋势因基因型和施氮量而异。其中强筋品种豫麦47表现为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反弹值、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提高,而高峰粘度和稀懈值降低; 当氮肥用量增大至30 g/m2时,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降低,而以粘度为单位的参数均提高。弱筋品种豫麦50表现为增施氮肥后,RVA参数呈下降趋势,与之相对应中筋品种山农8355的呈上升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B型淀粉粒的数目、体积和表面积比例与高峰粘度和稀懈值存在显著正相关; 与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和反弹值存在显著负相关。子粒中直链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和总淀粉含量与高峰粘度和稀懈值呈显著负相关,与低谷粘度、最终粘度、反弹值和峰值时间呈一定程度正相关; 直链淀粉相对含量与RVA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趋势与子粒中直链淀粉含量的趋势一致,但均未达显著水平。由此可以认为,氮肥通过调控小麦子粒中淀粉的直、支链组成和粒度分布而影响其糊化特性。 相似文献
194.
光伏电站建设对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光伏电站建设对植被、土壤的影响,通过样地调查和试验分析对靖边县光伏电站内光伏板未遮阴(NS)、遮阴(S)及电站周边区域(SA)的土壤理化性质、植被种类、α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SA,光伏电站内(NS,S)土壤含水量、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植物种类、物种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地上生物量鲜重和干重均增加,土壤pH和电导率降低,S区域容重增加,NS降低;电站内相对于S区域,NS的土壤含水量、pH、电导率、养分、α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均增加,容重降低。综合来看,在干旱半干旱区域,光伏电站建设对土壤、植被生态系统的促进作用优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5.
196.
197.
198.
三峡库区无公害水稻生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介绍了三峡库区面源污染状况,从三峡库区腹心万州区无公害水稻生产的重要性、产地环境分析出发,指出了万州区无公害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9.
200.
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