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1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11篇
林业   46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10篇
  790篇
综合类   346篇
农作物   83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73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46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0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128篇
  2012年   125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2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探讨楸树无性系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以2年生楸树无性系015-1、1-3、7080、1-4和004-1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应用15N示踪技术对楸树无性系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5个楸树无性系氮肥的吸收率、利用率及分配率具有较强的一致性,氮肥利用率介于27.14%~31.24%之间。楸树无性系根和叶的肥料氮比例(Ndff)明显大于茎,楸树无性系根和叶对氮肥的竞争力较强,茎对氮肥的竞争力最弱。015-1茎部氮素分配率及无性系7080根部氮素分配率明显高于其他4个无性系;氮素分配率在各个器官中差异显著,叶片氮素的分配率最高,总体趋势为叶根茎。本研究结果为楸树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选育高产优质饲用和坪用草品种,将早熟禾优异风干种子经50Gy60 Co-γ射线辐射处理后,通过田间系统选择,结合生物产量、返青率、营养品质、抗病性及坪用性能等指标的检测,选育出农菁15早熟禾;该品种抗寒、耐盐碱、抗病性强、适应性广、饲用价值较高;与对照优异相比,具有青绿期长、草产量高、种子产量高等优点;在黑龙江高寒地区平均干草产量达3 832.6kg·hm-2,成熟期平均种子产量达510.2kg·hm-2;适宜在黑龙江全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2014—2016年,以‘黄冠’梨为材料,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从幼树期到结果初期梨树对春季施用氮素的吸收利用及土壤残留与损失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幼树期(2014—2015年)梨树生长以中心干和粗根等树体骨干结构建立为主,生长量相对较小;进入结果初期(2016年)后树体生长表现为树体骨干结构建立为主,枝梢等营养器官生长与产量形成并存,生长量大幅增加。整个试验期间,树体贮藏器官的标记氮素吸收量较大,其中幼树期中心干吸收量最大,结果初期粗根吸收量最大。0~100 cm土层标记氮素残留量随土层深度和施用年限增加逐渐降低,其中,施用标记氮素后第1年(2014年),土壤标记氮素残留量较高,残留率达63.61%,梨幼树对标记氮素利用率仅为3.25%。随后两年(2015—2016年)土壤残留量较低,树体对标记氮素利用率仅为0.51%和0.80%。试验结束时,幼树期到结果初期梨树对标记氮素的累计利用率为4.57%,土壤标记氮素残留量为20.34%,损失率达75.07%。  相似文献   
14.
供氮方式对冬马铃薯氮肥利用效率及氮素去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马铃薯费乌瑞它为试材,采用田间微区~(15)N示踪技术,研究施N量160kg·hm~(-2)全部基施(T1)、55%基施+45%在齐苗期追施(T2)、55%基施+30%在齐苗期追施+15%在现蕾期追施(T3)3种方式,对冬马铃薯氮肥利用效率及去向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吸收的N约46%~52%来源于当季施用的氮肥,48%~54%来自土壤和种薯;肥料N利用率为35.16%~39.99%,残留率为47.71%~51.78%,损失率为8.23%~15.50%。3种施氮方式下,肥料N主要残留在0~15cm土层。随施氮时间后移,肥料N残留在0~15cm土层呈上升趋势,在15~45cm土层呈下降趋势。施氮方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总量和块茎干物质积累量影响不明显,但T3肥料N利用率、肥料N残留率明显大于T1、T2。因此,综合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T3施氮方式的效果较为理想。本研究为马铃薯氮素养分的有效管理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福建长泰岩溪林场两个林龄的15个桉树无性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5 a、15 a 时,各无性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公顷蓄积差异极显著。5 a 时 W7、DH32-27、EC1、DH32-22、209X 等为高产无性系;15 a 时 EC1、DH32-27、209X、W7、岩97、DH32-22、LH3、LH1为高产无性系。W5、LPT、LH22、W6等无性系生长缓慢,可能不适应闽南山地环境。选择这些适应闽南山地环境的优良无性系与 DH32-29等进行混系造林或嵌合造林,有利于增加桉树速丰林的遗传基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骨形态发生蛋白15(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5,BMP15)基因突变对绵羊排卵率、产仔数以及繁殖力有很大影响,本研究旨在建立快速可视化检测BMP15基因B2突变的技术。将改良的扩增阻滞突变系统(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与核酸染料SYBR Green Ⅰ结合,针对BMP15基因B2突变设计ARMS特异性引物,使引物下游3'端的最后一个碱基为A,并在下游引物3'端的第3位碱基处设计额外的错配,以提高引物的特异性;经ARMS PCR扩增后,向产物中加入SYBR Green Ⅰ,通过肉眼观察PCR管内的颜色变化来检测BMP15基因的B2突变。经测序发现所采集的样本均为野生型,因此,利用重叠延伸PCR构建BMP15基因B2突变型模板,测序结果显示BMP15基因B2突变型模板构建成功。ARMS PCR结果显示,ARMS特异性引物能够只扩增突变型模板,而不会扩增野生型模板,且扩增效果良好。ARMS PCR扩增后加入SYBR Green Ⅰ发现已知野生型模板与阴性对照一致,呈SYBR Green Ⅰ原始颜色橙黄色,而已知突变型模板呈亮绿色,且色差明显,肉眼可辨。用建立的可视化检测BMP15基因B2突变的技术检测50个小尾寒羊基因组DNA (随机向其中20个样本中加入构建的BMP15基因B2突变型模板),将可视化检测的突变型样本编号与混合样本时记录的编号对比,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准确检测绵羊BMP15基因的B2突变,且准确率高达100%。将构建的BMP15基因B2突变型的模板进行梯度稀释,对本试验可视化检测体系的灵敏度进行检测,发现ARMS可视化检测技术的灵敏度达到0.006 ng/μL。因此,本研究建立的技术能够可视化地检测绵羊BMP15基因B2突变,且准确率高,有望为高繁殖力绵羊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利用稳定同位素技术研究了稻田沟渠、池塘、湿地等水体的碳、氮稳定同位素组成特征与时空变化。结果表明,水中颗粒性有机物(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POM)δ13C值(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在-31.5‰~-24.3‰之间变化,平均值为-27.7‰,可能主要来自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贡献。POM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呈现出春、夏季高于秋、冬季的趋势。浮游动物与POM稳定性碳同位素比值之间的时空变化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说明研究区内浮游动物对内源有机碳的利用可能主要来自POM。颗粒性有机物δ15N存在秋、冬季高于春、夏季的趋势,但空间差异不显著,其中湿地的变化幅度相对较大(3.2‰~6.3‰),δ15NPOM平均值为4.1‰,说明研究区固氮作用较小,外源物的污染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8.
15%麦极WP对日本看麦娘等麦田恶性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15%麦极WP对日本看麦娘、野燕麦、雀麦和节节麦4种麦田恶性禾本科杂草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麦极300~450g/hm2处理能有效控制2~6叶期的日本看麦娘和野燕麦,但对节节麦和雀麦防效不大.经济用量为300g/hm2,对野燕麦和日本看麦娘的防治效果可分别达到100%和93.2%以上.  相似文献   
19.
苹果园春季土施尿素的利用及其在土壤中的累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赵林  姜远茂  彭福田  张序  房祥吉  李洪波 《园艺学报》2009,36(12):1805-1809
 以7年生嘎拉苹果/平邑甜茶为试材, 利用15N示踪技术, 研究了苹果生产体系中氮素年周期 的利用、残留、损失及在土壤中的迁移动态。结果表明, 对春季土施尿素的利用率盛花期较低, 为11.38% , 至采收后达到最高。土壤氮素残留率盛花期最高, 为57.10% , 果实采后残留率最低。年周期中各土层氮素残留量不同, 盛花期20~40 cm土层残留量最高, 采收后最低, 0~20 cm土层在新梢旺长期残留量最高, 果实成熟期最低, 而40~60 cm土层在果实膨大期残留量达到最高, 在采收后0~20 cm土层残留有所增加, 其余各土层残留量均达到最低值。氮素损失与土壤残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 氮素损失率在盛花期最低为31.53% , 随物候期的推迟逐渐升高, 在果实采后高达58.40%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15%炔草酯WP在油菜田的应用前景,建立油菜田的杂草管理体系,研究了不同开沟深度、不同时期施用15%炔草酯WP对油菜田杂草的控制作用以及炔草酯与其他药剂混用的效果,同时研究了该药剂对田间光照、养分、水分和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开深沟有利于药效的发挥。在禾本科杂草处于1~2叶期时进行药剂处理,一般可以获得比较理想的除草效果。炔草酯与草除灵混用对禾本科杂草和双子叶杂草都具有良好的防除效果。施用15%炔草酯WP能显著提高油菜田间的透光率,降低杂草对田间养分和水分的吸收。15%炔草酯WP的施用对油菜株高、千粒重没有显著影响,但对油菜第一分枝高度、单株分枝数、角果数影响较大,能显著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