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55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98篇
  26篇
综合类   346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2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71.
利用丙烯酰胺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胺共聚制得阳离子聚电解质.实验结果表明,在该聚合体系中大单体引发体系是两单体共聚优秀引发剂;该聚合体系的最佳条件是:单体浓度18%,引发剂用量为单体质量的1.6%,AM与DMC的摩尔配比为8:2,聚合温度30℃.  相似文献   
72.
HPLC法测定不同葡萄品种成熟过程中单体酚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建立了用HPLC法同时测定黑比诺、梅尔诺、霞多丽葡萄成熟过程中6种酚(没食子酸、安息香酸、儿茶素、丁香酸、芦丁、阿魏酸)的方法,测定了其含量,并比较了其变化差异。结果表明,采用Hibar RT Lichrospher C18柱(250 mm×4.0 mm×5μm),16%乙腈水溶液(含1%乙酸),1.0 mL/min等压洗脱,可以较好地分离测定葡萄中的主要单体酚。在葡萄成熟过程中,红葡萄(梅尔诺和黑比诺)中单体酚含量均高于白葡萄(霞多丽)。儿茶素、芦丁和丁香酸含量随着葡萄成熟逐渐减少,其中儿茶素含量减少幅度最大;安息香酸含量在葡萄成熟前期迅速减少,其后下降缓慢,采收前1周迅速增加;在梅尔诺中没食子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而在黑比诺和霞多丽中呈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趋势。在供试葡萄品种中,儿茶素含量最高,阿魏酸含量最低,依次为儿茶素>安息香酸>没食子酸>芦丁>丁香酸>阿魏酸。  相似文献   
73.
利用蓝粒单体小麦,在不同遗传背景下,通过大群体筛选和定向选择的方法,结合细胞学观察,已选育出7种稳定的自花结实正常的缺体小麦,为选育整套的缺体小麦系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4.
本文介绍逆流色谱技术在茶叶天然产物上的应用,包括分离纯化儿茶素和茶黄素单体、茶红素和茶叶生物碱。本文还介绍了逆流色谱技术领域的两项新技术——pH区域精提逆流色谱技术和消减固定相逆流色谱技术,及其在茶叶天然产物上的应用。这对农副产品深加工、中草药天然产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75.
利用位于陕西延安的C波段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1年6月25日13:50~ 15:50陕西北部志丹县的一次典型的超单体风暴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结果表明,多单体风暴6月25日12:36左右起源于陕北靖边县上空,13:56左右在志丹境内发展为超级单体风暴,其生命史为2h;在风暴中,观测到了低层前侧入流缺口、有界弱回波区(BWER)、中气旋(M)等超级单体风暴特征,中气旋在风暴中维持了50 min.通过各种气象资料的分析表明,垂直积分液态含水量(VIL)、雷达回波中心强度(DBZM)、雷达回波中心高度(HT)、雷达回波顶高(TOP)、中气旋(M)等产品对超级单体风暴有较好的识别和预报能力.超级单体风暴过程中持续增高的VIL值和保持一定高的反射因子最大中心强度(DBZM)对识别超级单体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超级单体VIL值、反射因子最大中心强度(DBZM)、回波顶高(TOP)在发展到成熟期均持续增长过程中,其参数值保持在一定的高位;非超级单体出现短时强降水前,VIL、DBZM、TOP、HT达到相应值后,成熟期VIL、TOP、HT值处于持续下降趋势,回波顶高较超级单体低;超单体VIL值和反射因子强回波中心高度值在风暴发展过程中起伏大,反映出超单体发展过程中风暴内部对流十分的旺盛.  相似文献   
76.
福州第一中学新校区规划与设计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福州一中新校区的招生规模以及现代教育的要求,提出福州一中新校区的发展定位、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7.
银杏酸单体制备及其抗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银杏外种皮为原料,石油醚回流提取得粗提物,经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得银杏酸(GA)混合物,再经制备色谱柱多次分离,反复制备得到6种单体:银杏酸C13:0、C15:1、C17:2、C15:0、C17:1和一种未知新化合物,各单体纯度都达95%以上,可作为银杏产品中有毒成分银杏酸定量分析的对照品,初步鉴定该未知物是一种新的银杏酸。测定了粗提物、银杏酸混合物及3种不同单体对17种植物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银杏酸是银杏外种皮中抗菌活性成分之一,不同银杏酸单体的抗菌活性存在差异,C13:0的抗菌活性显著高于C15:1和C17:1的活性,C15:1的活性高于C17:1银杏酸的抗菌活性与其化学结构中苯环上第六位取代基团有关。  相似文献   
78.
植物单宁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阮志平  向平 《华北农学报》2006,21(Z1):16-19
通过植物单宁对植物病原和非病原物的作用机制的综述,单宁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主要是因为单宁能与主要蛋白质如酶等形成氢键作用;其中单宁聚合体的分子大小是决定单宁对微生物毒性的重要因子,因为低聚体的体积足够以蛋白质形成氢键,又能够插入微生物的敏感部位,所以,低聚体对微生物有最强的抑制作用,而在实践中单宁的毒性是动态过程,单体的聚合作用也可以产生毒性,而低聚体的聚合使得单宁的毒性反而降低。  相似文献   
79.
关传友 《农业考古》2006,(4):234-238,262
古代称镌刻铭文的竖石为碑,它上有碑额,下有跌座,是一种小型的单体建筑。秦始皇巡行全国,刻石纪功,“颂秦德”,大开树碑之风。后汉以来,更是“碑碣云起”。唐宋以后,碑刻颂辞、纪事已经深入人心。明清时期民间碑刻日益增多,碑刻中的文字资料内容丰富,多被世人重视,碑刻现己成为人们关注、研究的热点之一。安徽是中国南方重要林区之一,自古就有植树护林的传统。近十几年来,随着编纂地方林业志书,本省也发现了数十通涉林碑刻,成为研究安徽地方林业史的珍贵史料。本文根据作者十几年来调查收集到本省的涉林碑刻资料和结合卞利、陈琪对古徽州地…  相似文献   
80.
目前,随着渔业整体养殖技术的提高,对渔用饲料的需求量呈越来越大的趋势,同时,对渔用饲料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加工出优质、高效、价廉、物美的渔用饲料也成了突出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生产、教学研究、饲料加工及推广实践基础上,介绍一种既能保证和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又能降低饲料成本、饲料系数的方法,即渔用饲料中科学添加单体氨基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