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5篇
  21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本文分析了内蒙古后山地区降水利用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少、土壤肥力水平低和作物布局不合理。其解决途径是,逐步实行体闲轮作制,建立种植业优化结构,增施肥料、以肥调水和改善土壤耕作制度等,通过这些措施,作物的降水利用效率可以从目前的0.14~0.15kg/mm·亩提高到0.25~0.30kg/mm·亩,在正常年降水量的条件下,旱坡地粮食产量可达85~90kg/亩,旱滩地可达100~110kg/亩。  相似文献   
152.
秸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元素,秸秆还田是实现化肥减量的重要途径。中国不同农区种植制度及土壤供应条件相差较大,秸秆还田化肥替减率存在差异,为明确不同种植制度及土壤养分条件下秸秆还田化肥替代率,该研究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4种主要大田作物为研究对象,基于2000-2021年"中国知网(CNKI)"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和2013-2021年湖北省32个秸秆还田田间试验数据,对田间生产条件下主要农作物秸秆还田化肥替减氮、磷、钾肥比例进行计算,评估区域尺度的秸秆还田化肥节本潜力。结果表明,4种作物秸秆还田平均可替减氮肥12.2%、磷肥23.9%、钾肥43.5%。不同作物秸秆还田氮、磷、钾肥替减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轮作制度下,水旱轮作体系(水稻单作和稻油轮作)氮、磷肥替减率较旱地轮作体系(麦玉轮作和玉米单作)分别高出5.0~12.9、18.0~24.8个百分点。此外,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是影响秸秆还田化肥替减潜力的重要因素。养分供应能力较低的土壤秸秆还田磷、钾肥可替减率较养分供应能力高的土壤则分别高出9.1~11.5、6.2~14.2个百分点。基于2020年各农作物种植面积和化肥消费量,中国水稻、小麦、玉米、油菜季秸秆还田可减施氮(N)、磷(P2O5)、钾(K2O)肥分别为239.48×104、227.73×104、451.98×104 t,占当前氮、磷、钾肥消费量的12.6%、25.0%、48.5%,化肥节本可达到478.98亿元/年。研究结果为中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减施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