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40篇 |
免费 | 82篇 |
国内免费 | 37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55篇 |
农学 | 724篇 |
基础科学 | 18篇 |
271篇 | |
综合类 | 2395篇 |
农作物 | 485篇 |
水产渔业 | 52篇 |
畜牧兽医 | 617篇 |
园艺 | 842篇 |
植物保护 | 13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70篇 |
2022年 | 125篇 |
2021年 | 107篇 |
2020年 | 101篇 |
2019年 | 99篇 |
2018年 | 86篇 |
2017年 | 125篇 |
2016年 | 147篇 |
2015年 | 145篇 |
2014年 | 208篇 |
2013年 | 206篇 |
2012年 | 273篇 |
2011年 | 315篇 |
2010年 | 329篇 |
2009年 | 283篇 |
2008年 | 352篇 |
2007年 | 259篇 |
2006年 | 274篇 |
2005年 | 286篇 |
2004年 | 247篇 |
2003年 | 238篇 |
2002年 | 168篇 |
2001年 | 161篇 |
2000年 | 138篇 |
1999年 | 118篇 |
1998年 | 91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67篇 |
1995年 | 64篇 |
1994年 | 61篇 |
1993年 | 66篇 |
1992年 | 63篇 |
1991年 | 45篇 |
1990年 | 45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21篇 |
1987年 | 13篇 |
1986年 | 11篇 |
1985年 | 8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5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试验旨在研究中国荷斯坦奶牛真核生物翻译延伸因子1D(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 delta,EEF1D)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产奶性状的相关性。利用Sequenom MassARRAY SNP分型技术对宁夏地区1 252头中国荷斯坦奶牛EEF1D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对其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和组合基因型与产奶性状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显示,EEF1D基因的5'侧翼区存在2个SNPs位点,即EEF1D-1和EEF1D-3;经检测发现,EEF1D-1存在2种基因型,EEF1D-3存在3种基因型。χ2检验表明,中国荷斯坦奶牛在EEF1D-1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 < 0.05),在EEF1D-3位点未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 > 0.05);EEF1D-1和EEF1D-3位点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10和0.28,分别呈现低度多态和中度多态。在试验群体中,EEF1D-1位点对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性状的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305 d产奶量性状的效应达到显著水平(P<0.05);EEF1D-3位点对305 d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性状的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EEF1D基因的优势基因型组合GG-AG和GG-GG个体乳脂率均显著高于GG-AA组合个体(P<0.05)。说明EEF1D基因可以作为影响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性状的候选基因用于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42.
在动物基因组测序计划的推动下,猪的育种技术已从常规育种方法过渡到以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rker-assistedse-lection,MAS)技术主导的现代分子选育,朝着快速改变基因型的方向发展。我国地方猪种因蕴藏丰富有益功能基因,日益成为培育优良猪种后代、提高优良性状选择效率的研究重点。1分子育种研究的内容和特点传统育种主要利用表型来推断基因型 相似文献
43.
微卫星标记与丝羽乌骨鸡产蛋性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鸡的遗传图谱中选择9个与产蛋性能相关的微卫星基因座,对在产蛋性能上有明显差异的丝羽乌骨鸡个体共170只进行标记基因型与产蛋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有4个标记G31913、X82867、Z95315、G01672与丝羽乌骨鸡的4个月连产蛋量、开产蛋重及500日龄产蛋量间存在显著的关系。标记G31913中基因型AB所对应的开产体重最小二乘均值与其它基因型的对应值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开产蛋重间无显著差异。标记Z95315的基因型CC所对应开产蛋重、开产体重最小二乘均值最高,并且均显著高于其余8种基因型所对应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最小二乘均值。标记G01672基因型为EE、AE所对应开产蛋重最小二乘均值与基因型为CE、CC的对应值间差异显著;等位基因E与开产蛋重有显著正相关,等位基因C与开产蛋重有显著负相关。标记X82867基因型CD所对应500日龄产蛋量最小二乘均值显著低于AB型,4个月连产蛋量、300日龄产蛋量也低于基因型为AB个体。研究表明,标记G31913的基因型AB和标记Z95315的基因型CC有望作为开产蛋重、开产体重早期选择的辅助标记。 相似文献
44.
45.
为了进一步了解基因型、环境及其互作对糜子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运用联合方差和AMMI模型对6个糜子新品种(粳性)在11个不同环境试点的生育期、株高、主茎节数、主穗长、穗粒重、千粒重和产量等7个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及其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糜子主要农艺性状在不同基因型以及环境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基因型对主茎节数、环境对株高、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穗粒重的影响较大。各品种7个农艺性状指标的变异系数中,最大的是产量,达42.72%,其次是穗粒重和株高,分别为37.90%和26.74%,变异系数最小的是生育期,为14.89%。各试点中产量最高的是甘9133-1-3-4-1,品种稳定性最好的是榆糜3号(CK)。宁夏彭阳和陕西延安试点产量较高,变异程度较小,对品种鉴别力较好。 相似文献
46.
我国三省区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的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从青海省、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采集的24株细粒棘球蚴,用线粒体DNA的CO1基因和ND1基因结合rDNA的ITS2测序,调查了不同地区分离株基因型的变异情况。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均为普通羊株(G1基因型);CO1基因序列的变异率为0~0.8%,ND1基因的变异率为0.1%~0.7%;青海分离株ITS2序列的变异率为0.4%~3.1%;2株青海省西宁市和1株甘肃省武威市分离株分剐在C01基因和ND1基因序列不同位点发生的1处核苷酸非同义替换,导致1个编码的氨基酸替代。研究表明,我国上述3省、区部分区域存在的细粒棘球蚴属于同一株(G1基因型)。 相似文献
47.
广西猪瘟流行现状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据对广西13个发病猪场(疫点)猪瘟(CSF)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发现当地CSF流行以非典型为主,典型CSF同时存在,发病猪多在3月龄以下且病程较长。母猪存在隐性感染,部分表现为繁殖障碍,一些临床健康猪存在着带毒问题。此外,从凝似CSF病料中扩增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表明广西猪群中存在着BVDV的感染。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猪瘟病毒(CSFV)广西流行株的基因型较复杂,分布2个基因群的4个亚群,其亲缘关系与2个传统毒株石门株(Shimen)和兔化弱毒株(HCLV)相距甚远,最高可达20.0%,说明广西CSFV流行株存在着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48.
联合育种是我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的重要工作,联合育种能够扩大群体规模,增加群体内遗传变异,提高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且相较于传统育种方法对低遗传力的繁殖性状有着更明显的效果。本研究收集了河北大好河山养殖有限公司、河北裕丰京安养殖有限公司、石家庄清凉山养殖有限公司(以下分别简称大好河山、京安和清凉山)3家育种场共6 790条大白猪的繁殖性状,构建了基因组选择合并参考群体,通过基因型填充将纽勤50K(Geneseek)芯片基因型填充到液相50K,采用一步法进行基因组联合遗传评估。结果表明:清凉山与裕丰京安两场遗传背景相近,大好河山场与其他两场存在较远的联系;基于系谱信息预测大好河山个体的总产仔数育种值准确性为0.170,基因组预测准确性则为0.324;通过联合基因组遗传评估,总产仔数基因组预测的准确性进一步提升至0.347,比基于单场系谱信息提高了104%。本研究表明通过基因型填充统一各场SNP芯片类型,构建河北省大白猪繁殖性状基因组选择参考群,从而进行联合基因组选择是可行的,尤其对提高常规育种进展缓慢的繁殖性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9.
犬细小病毒(CPV)自1978年被首次分离到以来,已由CPV-2演化出CPV-2a、CPV-2b和CPV-2c 3种新抗原型。为了解江苏省扬泰地区的CPV分子特征和基因型,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扬州和泰州地区宠物医院,根据患病犬临床症状以及CPV快速检测试纸条初步诊断结果,收集可疑病例的肛门棉拭子或粪便作为检测样品,扩增样本中CPV的VP2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分析。结果显示:在48份样品中,4份被鉴定为CPV-2型,24份被鉴定为CPV-2a型,20份被鉴定为CPV-2b型,并未发现CPV-2c型。结果表明,该期间CPV-2a 型与CPV-2b型成为扬泰州地区的优势基因型,需开展这些新基因型的深入研究和防控。 相似文献
50.
猪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和系统进化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从确诊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猪场,无菌采集血样,抽提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采用真细菌的通用引物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从3个地理位置不同的猪场均成功地扩增出长度为1469bp的核苷酸序列。系统进化分析表明,3个猪场样品所测序列一致性达99.52%以上,具有相同的基因型,但与国外报道的猪附红细胞体Illinois株同源性为95%,属于同一基因群,但基因型不同;所有种类的附红细胞体和血巴尔通氏体组成同一进化分支,这类血营养菌与支原体科,支原体属的病原最靠近(75%),而与立克次氏体目的病原较远(70%)。上述研究证实,广东所流行的猪附红细胞体是一种新基因型的猪附红细胞体,建议命名为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型;为反映进化关系,猪附红细胞体和其它血营养菌应划归于支原体科的支原体属。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