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林业   115篇
农学   102篇
基础科学   18篇
  113篇
综合类   1427篇
农作物   94篇
水产渔业   71篇
畜牧兽医   761篇
园艺   718篇
植物保护   253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91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31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228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96篇
  2008年   302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182篇
  2004年   134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7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8篇
  1990年   42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曹玉谦  迟峰  张印  李长莉  张巍 《食用菌》2006,28(6):16-17
为探索我国滑菇育种的最新途径,培育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滑菇新品种。从2000年开始,首次采用单核菌丝杂交技术手段,以1个野生滑菇菌株和3个生产上应用的滑菇品种为亲本,进行滑菇杂交育种的研究,历时6年,培育出滑菇杂交新菌株——丹滑15号。该菌株具有发菌快、出菇早、菇质好、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范围广等优良特性,已在辽宁的八个县(市)推广应用,在河北、山东、吉林、黑龙江、内蒙等地的滑菇产区试栽成功。现将丹滑15号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2.
本文应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不连续电泳,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12个栽培菌株的菌丝体和其中9个菌株的子实体进行酯酶同工酶比较;并对金针菇子实体发育不同时期和不同部位酯酶同工酶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针菇菌株间酯酶同工酶谱变化较大,且在子实体阶段比菌丝体阶段表现更为明显;同一菌株在于实体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部位酶带数量稳定,但显色强弱有明显的变化.子实体伸长期和成熟阶段的菌盖部位酶带显色最深.  相似文献   
123.
试验对经含硒麦芽汁平板驯化得到的AS15菌株在含硒(Se4+)麦芽汁培养基中液体发酵条件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AS15菌株在含Se4+的液体培养基中生物量和硒转化率均高于出发菌株;在AS15菌株对数生长期添加亚硒酸钠,AS15菌株生物量及硒转化率优于其它添加方式;AS15菌株发酵罐培养采用恒定pH值发酵,生物量有了明显的提高,达32.5g/l;在AS15菌株发酵罐培养22h后进行定时加入Se4+,所得到的AS15酵母细胞内的硒含量较摇瓶发酵有所提高,达2081μg/g,硒的转化率达84.5%。  相似文献   
124.
本试验是在PDA培养丛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高美施微肥,通过两个供试菌株的对比试验,选出了适宜各菌抹的最佳高美施生长浓度,结果,不同苗株在不同浓反的高美施培养基中的在现不一致。因此.在制种工作中,要根据平菇不同品种的特征特性来确定其最佳生长的营养条件。高美施在平菇母种制种技术上的应用在国内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5.
【目的】选育锰过氧化物酶(MnP)活力高的诱变菌株,研究其在秸秆木质素降解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合适的紫外诱变剂量处理哈茨木霉WRF-2的孢子悬液,通过初筛和复筛,选出1株产锰过氧化物酶能力强的突变菌株,并对突变菌株产生的MnP酶学性质及突变菌株粗酶液对玉米秸秆中木质素的降解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将哈茨木霉WRF-2孢子悬液在紫外光照射90s后稀释10-4倍,经初筛和复筛获得了1株遗传性状稳定的正突变菌株0202。与出发菌株WRF-2相比,0202菌株的MnP活力提高了169.59%,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活力提高了17.98%。酶学性质测定结果表明,0202菌株的MnP底物作用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为3.0,在pH2.5~3.5以及温度50℃以下MnP活力稳定。Cu2+、Mn2+、Mg2+、Ca2+对0202菌株的MnP活力有促进作用,Fe2+、Zn2+则对其有抑制作用。用0202发酵后粗酶液处理玉米秸秆48h后,木质素降解率达到了23.64%。【结论】获得了MnP活力高的突变菌株0202,其木质素降解酶系为LiP-MnP型,其对玉米秸秆中木质素的降解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6.
大杯蕈不同菌株栽培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的大杯蕈菌株进行常规栽培品比试验。以获得较理想的生产菌株。试验结果表明。2#、3#、4#及5#4个菌株的农艺性状差异较小,都适用于生产栽培。而1#菌株已发生病变,不适合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27.
对紫茎泽兰的毒性反应进行检验结果表明,LGZ-G4菌株在新鲜紫茎泽兰下已无变态反应。研究证明,利用紫茎泽兰毒性为选择压力可获得抗毒性的菌株,也能得到可解除毒性的菌株。安全的酵母菌种若能够脱除紫茎泽兰毒性,对实现以用代防策略以及在生态、健康、能源和经济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8.
Bacillus pumilus菌剂与化肥配施对油麦菜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acillus pumilus菌株隶属芽孢杆菌属,其有利于促进植物的生长和营养吸收。为探讨该菌株对植物生长及营养品质的应用价值,将该菌株与化肥进行不同配施处理,进行油麦菜盆栽试验。结果表明,B.pumilus菌剂与化肥配施对油麦菜有促生作用且提高,其品质,氮磷肥与菌剂配施使油麦菜株高、鲜重和干物质量比对照分别高26.54%、353.95%和303.83%,根长、根鲜重、根干物质量分别高210.18%、163.89%和328.30%;化肥与菌剂配施对油麦菜的促生效果较单施菌剂亦有显著增加,菌剂与化肥配施处理后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比对照分别高100.00%和283.50%,同时对油麦菜中的钾、镁、钠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另外,B.pumilus菌株具有解有机磷及无机磷的能力,这可能是其促进植株生长的作用机制。可见,B.pumilus菌剂与化肥配施后的促生效果较好,可促进油麦菜的生长及其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9.
Two Lecanicillium lecanii isolates, ATCC26854 and V3, were evaluated for spore production in liquid media. Both isolates have interesting known propert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high concentrations of chitinases (ATCC26854), and an outstanding pathogenic activity against the green cabbage aphid, Brevicorine brassiacae (L.). The isolates were grown on thirteen different liquid media, which had been used to produce other entomopathogenic Hyphomycetes.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at 27 -4- 1 ℃ with a 12:12 photoperiod using shake flasks. The production of spores was quantified during a seven days period, and the effects of the media were evaluated by determining spore concentration and morphology. Submerged conidia yields were higher with ATCC26854 than with V3 in all thirteen media, while higher concentrations (5.3×10^9, 4.6 ×10^9 and 3.4 ×10^9 conidia/mL) were found with ATCC26854 isolate in the Camaron, Minerales and Jenkins-Prior medium, respectively; lower yields (2.3 ×10^8, 2.2 ×10^8 and 2.3 ×10^8 conidia/mL) were found with the V3 isolate in Catroux, TKI and Camaron media, respectively. Spore production curves were adjusted to different sigmoid models. The process was better explained by the Richards model (r^2 = 0.99). Concerning conidia morphology, submerged conidia seemed to look like aerial conidia, but they were different in size (ATCC26854 2.73-6.99 μm and V3 5.28-14.29 μm); however, the dimensions fall within the ranges reported for L. lecanii. The analysis of shake flask cultures with the Richards model allowed selecting two low-cost liquid medium, Camaron and Jenkins-Prior, for scaling up conidia production for use in aphid biological control programs.  相似文献   
130.
姬松茸"岩出101菌株"应用前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姬松茸“岩出101菌株”的由来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又称巴西蘑菇,日名:ヒ〤マツタケ,原产巴西、秘鲁。1965年巴西日裔古本隆寿于圣保罗市郊外农场采种,送给日本岩出菌学研究所所长、三重大学农学部教授岩出亥之助先生,经该所10余年的潜心研究,于1975年驯化栽培成功(岩出特许),取名“姬松茸(岩出101菌株)”,以食用菇形式在日本三重、爱知、歧阜三县推广生产,进入消费市场。岩出菌学研究所也因此成为“姬松茸的发祥地”。 推广消费过程中发现,经常食用的人群有“快便、快尿、快食、快眠”的“四快”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