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9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2篇
  13篇
综合类   54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39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四季气候变化明显,这对平菇的生长影响很大.如何根据这一气候特点因地制宜地合理实施平菇技术措施是确保温棚袋栽平菇高产、稳产乃至栽培成败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2.
菌丝体和菌核培养是羊肚菌菌丝发育成子实体的重要环节。本文总结了栽培试验过程中菌丝体和菌核形成在不同培养基中的表现特性,阐述了培养基中某些有机质和无机物对菌丝生长和菌菜成的影响,以及不同类型菌株的培养特点。  相似文献   
43.
用椴木栽培香菇虽然当年就可出菇(需8~12个月),但要经过两个夏天才能进入盛产期,木材只能产出鲜菇50kg/m^3。左右,不仅消耗大量木材,而且生产周期长,使香菇生产的发展受到限制。如改用木屑栽培,一般经3个月就可出菇,生产周期约10个月左右,可产出鲜菇600-800kg/t,还能节约大量木材,有利于大规模生产。近年来,我们在张家川县大阳乡太原村3个大棚中,以木屑为栽培料,  相似文献   
44.
1、温度金针菇的各生长阶段对温度要求不同,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3~34℃,最适温度23℃左右;子实体分化要求的温度为10~15℃,最适宜温度为12~13℃,原基可在10~20℃的范围生长,超过23℃,形成的原基会萎缩消失。子实体正  相似文献   
45.
稀土促进松茸菌丝体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不同浓度稀土对松茸菌丝体生长的初步研究表明:稀土对松茸菌丝体的生长有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证实①50 ×10- 6 ~100 ×10- 6 的稀土对松茸菌丝体的促进作用最大;②在固体培养时30d 松茸菌丝体生长最旺盛,这时可以作为菌种转接与扩繁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46.
<正>采用仿野生栽培技术生产的平菇,不仅味鲜美,而且优质高产。即使在寒冬和早春季节,也能在相对密闭的遮阳棚内,生产出肥厚、鲜嫩的优质平菇。该法比常规栽培增产60%以上。  相似文献   
47.
郭彦  许广波  曹彦兵 《食用菌》2007,29(2):13-14
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诱变姬松茸菌丝体,从诱变菌株中挑取生长较好的菌丝体进行传代培养,测定第五代诱变菌株和对照株菌丝体的蛋白质含量及POD、SOD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紫外线对姬松茸菌丝体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综合蛋白质含量及POD、SOD酶活性可以看出:照射时间为4min的诱变菌株均表现出最大值,且很明显,为试验中最优的突变菌株。  相似文献   
48.
49.
以月见草种子、被孢霉菌丝体为超临界流体萃取(SFE)的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条件(水分、粉碎度、粉碎方式)在不同萃取压力下对超临界流体萃取油脂得率的影响;确定粉碎度、粉碎方式、水分与油脂萃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齐晓趁 《种业导刊》2009,(10):41-41
1环境适宜平菇喜欢潮湿通气的生长环境,在菌丝体生长阶段,最适宜温度为25~27℃,空气相对湿度为70%;长菇阶段最适宜温度为12~18℃,培养料表面湿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