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39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2篇
  13篇
综合类   545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391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7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6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柱状田头菇菌丝体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柱状田头菇(Agrocybe cylindracea)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粪伞科,田头菇属,菌肉肥厚,柄松脆,味香甜,营养丰富,子实体中各氨基酸组成和含量都接近或超过香菇,所含的多糖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因此,是一个极具开发价值的食用菌。柱状田头菇的固体栽培一般需1~2个月,鲜子实体可贮性差。相比之下,深层培养就有较大的优越性,它既可作为液体菌种,加快生产周期,又能在数天之内生产出大量的菌丝体,产量高,成本低。目前国内在这方面尚未见有深入的研究报道。笔者对柱状田头菇深层培养条件等进行了研究,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3.
杨树菇深层培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单因子试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碳氮比及pH值对杨树菇深层培养菌丝体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树菇深层培养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碳氮比是60:1,最适pH是6。  相似文献   
34.
菌糠是食用菌的菌丝残体及经食用菌分解的培养料,其中大部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经过菌丝体不同程度分解的复合物犤1犦,是随着食用菌的规模化生产而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的一个新兴饲料资源犤2犦。据测定,经过发酵和菌丝体生长收菌后的菌糠,粗纤维降解50%,木质素降解20%,而粗蛋白由原来的  相似文献   
35.
本文对9种药用及食用真菌菌丝体中SOD的同功酶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以云芝为实验对象研究了真菌菌丝体生长与SOD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真菌来源的SOD之间同功酶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云芝菌丝体液体发酵结果显示,菌丝体的生长过程包括生长迟滞期、迅速生长期及衰亡期三个阶段.在迅速生长期后期可以获得大量富含SOD的云芝菌丝体。  相似文献   
36.
姬松茸液体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姬松茸液体培养基配方进行筛选试验。通过初试选出以麦麸、葡萄糖、硫酸铵、VB,为主原料的培养基配方最好。通过复试得出以麦麸25g,葡萄糖10g,硫酸铵0.5g,VB10.002g,水1000mL的组合是姬松茸液体培养的最理想配方。  相似文献   
37.
超声波提取猪苓菌丝多糖工艺优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能显著提高猪苓菌丝粗多糖的提取率,最佳工艺为破壁时间8min。功率为600W,85~90℃热水浸提1h,猪苓菌丝粗多糖的得率可达11%。  相似文献   
38.
经过2年松乳菇共生型食用菌的驯化探讨,通过野生松乳菇采集、组织分离培养,借鉴于其它食用菌的配方,找出适合松乳菇生长的人工培养基。设计4个原种培养基配方,以配方1最佳。设计二级、三级种培养基配方7个,以配方7最佳。在室内外人工模拟栽培观察均有菌丝体长出。初步摸索出驯化栽培松乳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9.
猪苓菌丝体多糖对小鼠免疫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人工液体浅层培养方式培养猪苓菌丝体,用热水浸提法提取猪苓菌丝体多糖(PPS1),经纯化测定其糖含量,用红外光谱分析鉴定多糖,纯化鉴定的PPS1,通过小鼠进行腹腔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试验、E玫瑰花环试验、足跖肿胀厚度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AC花环试验等5项免疫学试验初步探讨其免疫药理学作用,同时与猪苓菌核多糖(PPS2)进行比较。试验数据经统计学分析显示,E玫瑰花环试验中PPS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腹腔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测定试验、足跖肿胀厚度试验、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覆EAC花环试验PPS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5项免疫学试验PPS1与PPS2相比差异均不显著。结果表明,PPS1能明显提高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0.
李佳  王震宇  徐志祥 《食用菌》2011,33(1):10-11
研究了不同菌株和培养基类型对灰树花深层发酵菌丝体产量的影响。对Gr1、Gr2、Gr3、Gr4和Gr5等5个灰树花菌株进行深层发酵培养,并测量了菌丝体生长情况,其中Gr1和Gr5的生长情况优于其它3个菌种,玉米粉培养基比PDA培养基和基本培养基更有利于灰树花菌丝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