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11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418篇
林业   962篇
农学   502篇
基础科学   502篇
  324篇
综合类   4508篇
农作物   495篇
水产渔业   702篇
畜牧兽医   2813篇
园艺   1330篇
植物保护   1337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190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273篇
  2020年   243篇
  2019年   256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254篇
  2016年   348篇
  2015年   413篇
  2014年   557篇
  2013年   508篇
  2012年   717篇
  2011年   775篇
  2010年   664篇
  2009年   695篇
  2008年   776篇
  2007年   728篇
  2006年   643篇
  2005年   729篇
  2004年   473篇
  2003年   390篇
  2002年   282篇
  2001年   354篇
  2000年   284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263篇
  1995年   241篇
  1994年   202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45篇
  1990年   143篇
  1989年   138篇
  1988年   3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5年   4篇
  195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几种松干滑刃线虫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992.
松材线虫侵染对松树苯丙氨酸解氨酶及酚类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日本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为材料,研究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Steiner&Buhrer,1934)Nickle]感染对苯丙氨酸解氨酶和酚类物质的影响.两种松树的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在发病过程中都有明显增加,并且伴随着酶活性的变化,各种苯丙烷次生代谢产物,如总酚、类黄酮的含量也发生明显的变化.但湿地松在苯丙氨酸解氨酶活力和酚类物质的积累上的变化比黑松要大些.结果表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发展与寄主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993.
南京林业大学开发成功松材线虫快速检测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树感染了松材线虫,就基本上等于宣布了死亡。如何判断松树是否感染了松材线虫?一项能够迅速成功检测松材线虫SCAR标记与系列分子的检测技术及试剂盒2006年5月21日在南京通过了江苏省科技厅组织的鉴定。本课题由南京林业大学与安徽省森林病虫防治总站合作完成。我国于1982年在  相似文献   
994.
单株立木材积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单株立木材积的测定对林业生产和科学研究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的测定方法是通过胸径、树高、上部直径或上部直径的高度来计算干形指数,然后计算单株立木材积。而不同的方法所用上部直径不同。本文用5个树种的解析木,分别对较常见的5种测定方法的测定精度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为:3/4形点法、0 5形点法、胸高形率法精度较高,绝对形率法、望高法精度较低。建议对干形饱满的树种采用3/4形点法、0 5形点法;对干形尖削的树种采用0 5形点法、胸高形率法。  相似文献   
995.
气象因素对毛竹秆形生长变异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在我国毛竹中心产区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毛竹的秆形生长同气象因素关系密切 ,在毛竹生长期内不同的具体生理过程 ,各种气象因子的影响程度不同 ,其中的某一或几个因子为主导性或限制性因子并同时综合作用于毛竹的生长发育。但是出笋成竹期和孕笋期的气候因子对毛竹的秆形生长量起决定作用 ,而其中降水因素的作用大于温度因素。此外 ,无论从不同产区 ,还是同一产区内不同地点的毛竹秆形生长变异同气象因子之间相关分析 ,均可知生长地有利的基本温、湿条件(常年的温、湿度条件 )是毛竹生长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996.
对地处山西东南部的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虫生真菌种类资源及其杀虫活性作了初步的研究。共分离鉴定真菌3目13属19种,2种为山西特有种,其中的丝孢目真菌为该地区的优势种群。选取其中的多形白僵菌和印度轮枝菌,分别对林业害虫杨二尾舟蛾、杨梢叶甲幼虫进行杀虫活性试验,多形白僵菌的平均杀虫效果高于印度轮枝菌16.4%。  相似文献   
997.
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6-1999年在浙江省富阳市,新昌县等地开展了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明确了松褐天牛补充营养,携带和传递松材线虫特性,研究出新型松褐天牛引诱剂(M99),并取得应用预测和防治松褐天牛的显著效果,采用松材线虫早期诊断,病木伐除清理,引诱监测,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扑灭了一个松材线虫病新发生地,建立了6700hm^2的综合防治示范林,总结出包含有八章五十一款的“浙江省松材线虫病工程治理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998.
通过观察思茅松在12月至翌年1月感染松材线虫病的外部特征,得出思茅松感病后的主要外部特征和区别于其他松树的感病特点,并提出择伐感病思茅松时在外观特征上的判定标准和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999.
开展了松萎蔫病疫木(枯死木、包装板)不同温度、时间保湿培养,以真菌为培养基培养松材线虫分散型3龄幼虫对松材线虫鉴定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温度提高、时间的延长,松材线虫鉴定率随之升高。疫木保湿培养,48 h之前,鉴定率呈缓慢上升趋势,48 h之后鉴定率快速上升;疫木保湿30℃培养72 h或25℃培养96 h,真菌30℃培养72 h或20-25℃培养96 h,松材线虫分散型3龄幼虫样本的松材线虫鉴定率达100%,2种培养方法均适宜在松萎蔫病疫木松材线虫鉴定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00.
松材线虫病检疫检验取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4个样本分别采用木条(10g)和0.6cm钻头钻取的木屑(10g)作为分离材料进行线虫分离,利用方差分析的方法对线虫分离结果进行分析,其差异不显著,两种取样方法对线虫检验的结果没有影响,对19个样本分别采用木条(10g)和用1cm的钻头钻取的木屑(10g和5g)3种分离材料进行线虫分离,同样利用方差分析对虫分离结果进行分析,其差异也不显著,3种分离材料对线虫检验结果同样没有影响。因此,利用电钻取样是可行的,这种方法快速简便,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