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3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221篇
林业   147篇
农学   295篇
基础科学   126篇
  267篇
综合类   1335篇
农作物   204篇
水产渔业   42篇
畜牧兽医   334篇
园艺   159篇
植物保护   90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47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74篇
  2011年   154篇
  2010年   129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63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5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基于激光扫描的田间目标跟踪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基于激光扫描的田间目标跟踪系统。提出基于激光测量数据的变阈值物体区分法,并利用其进行目标物体区分;然后针对机动运动目标建立当前统计运动模型,并且利用概率数据关联算法进行数据关联,最终完成对多个田间机动目标的跟踪。通过实验证明变阈值物体区分法和滤波算法能够满足田间目标跟踪要求。  相似文献   
42.
茶多酚感官性质及其对茶叶涩味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茶叶中含有的大量茶多酚对茶叶涩味有重要作用。涩味是茶叶滋味中极重要的感官性质,对茶叶总体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就茶叶中茶多酚的感官性质、茶汤涩味分析及茶多酚对茶叶涩味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3.
诱抗剂对水稻幼苗耐盐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本试验对水稻幼苗做诱抗剂处理并进行盐胁迫,测定了不同品种幼苗各性状耐盐性诱导率,并进一步对品种R6幼苗的生理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诱抗剂对不同水稻品种幼苗的耐盐性诱导率有明显差异,品种R6的根长诱导率最高;用诱抗剂处理水稻品种R6后,耐盐能力比盐胁迫对照显著提高,表现为增加了根系活跃吸收表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增强了根系活力,降低丙二醛含量。诱抗剂还具有调节IAA和ABA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分布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为了扩大樱桃的栽培区域、在沿海大城市周边轻度盐碱地上栽培,试验以野生樱桃砧木实生苗四川樱桃、黑山樱、大青叶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的盐胁迫处理(0、0.2%、0.4%、0.6% NaCl)和植株的各项生长指标测定(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面积),比较了野生樱桃的耐盐性。结果显示:在盐胁迫下,大青叶樱桃相对株高、茎粗、叶片数、叶面积的平均值均最大,黑山樱除相对茎粗平均值外,其余3项生长指标均高于四川樱桃。隶属函数综合分析显示,3种野生樱桃幼苗生长期的耐盐性为:大青叶>黑山樱 >四川樱桃。  相似文献   
45.
为了筛选耐盐樱桃砧木,用于天津市周边轻度盐碱地区栽培,本试验通过徒手切片的方法,研究了两种樱桃砧木在盐胁迫下的叶片解剖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四川樱桃的叶片增厚了3.99%,大青叶的减少了2.68%;大青叶的表皮层细胞增厚了23.6%,四川樱桃的减少了3.84%;大青叶的角质层增厚3.57%,四川樱桃的减少了18.31%;四川樱桃的栅栏组织层变化不大,大青叶的减少了16.42%;四川樱桃的海绵组织层增厚了31.96%,大青叶的增厚了21.27%;四川樱桃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层厚度的比值变小、减少了29.17%,大青叶的减少了20.80%。盐胁迫使大青叶叶片表皮细胞层变厚,角质层加厚,栅栏组织层变薄,海绵组织层加厚,整个叶片变薄。盐胁迫使四川樱桃表皮细胞层变薄,角质层变薄,海绵组织层加厚,整个叶片变厚。从盐胁迫下的2种樱桃叶片结构的变化综合分析认为大青叶的耐盐性明显高于四川樱桃。  相似文献   
46.
从发芽势、发芽率、芽长和根长4个方面,分析比较了6个绿化草坪品种发芽期对不同NaCl处理浓度的耐盐性.结果表明:明星和凯蒂莎的耐盐性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47.
菲律宾蛤仔对石油烃的污染动力学和阈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食用菲律宾蛤仔为研究对象,采用半静态动力学富集实验方法,探讨双壳贝类对石油烃的污染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经过4d石油烃在贝体和水环境之间达到稳态平衡;生物富集系数(BCF)为545;浓度为0.068 mg/L的石油烃水体组,富集平衡后贝体内的石油烃含量高于贝体内的石油烃异味阈值(25~30mg/kg)。参考USEPA、GB18421-2001等关于双壳贝类中石油烃限量的规定,根据石油多环芳烃的毒力机理,把菲律宾蛤仔对石油烃污染的安全阈值定为0.03~0.05mg/L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48.
长期施肥下黄土旱塬黑垆土磷平衡及农学阈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长期施肥条件下土壤磷平衡和土壤有效磷对磷盈亏的响应,明确土壤有效磷(Olsen-P)的农学阈值及合理磷肥施用量,依托甘肃平凉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始于1979),分析了黄土旱塬黑垆土36 a土壤磷盈亏动态、累积磷盈亏与有效磷的响应关系以及土壤磷残余,通过Mitscherlich方程模拟作物相对产量对土壤有效磷的响应关系,计算黄土旱塬黑垆土小麦和玉米的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结果表明:不施肥(CK)和单施氮肥(N)处理土壤磷始终亏缺,N处理每亏缺磷100 kg·hm~(-2),有效磷含量下降1.05 mg·kg~(-1);施磷处理土壤磷当季盈余4.3~207.9 kg·hm~(-2),累积盈余154.9~7 483.6 kg·hm~(-2),其中有机、无机配施(MNP)处理磷盈余最大;土壤累积磷盈余与土壤有效磷增量呈线性正相关,土壤中每盈余100 kg·hm~(-2)磷,秸秆还田配施化肥(SNP,磷肥隔年施)、氮磷配施(NP)、有机肥(M)和有机、无机配施(MNP)处理土壤有效磷分别增加7.55、2.47、0.28 mg·kg~(-1)和0.46 mg·kg~(-1);黄土旱塬黑垆土农田有效磷的小麦和玉米农学阈值分别为22.05 mg·kg~(-1)和13.96 mg·kg~(-1),MNP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已高于作物农学阈值,NP和SNP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分别需要21 a和24 a,达到玉米农学阈值分别需要2 a和8 a,M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已高于玉米农学阈值,还需要3 a可达到小麦农学阈值。当磷投入量每年平均达22.9 kg·hm~(-2)时,土壤磷呈持平状态;当磷用量达33 kg·hm~(-2)时,不仅作物产量较高,而且磷肥当季利用率也较高;当磷用量增加到233 kg·hm~(-2)时,作物产量对增加磷投入无响应,土壤磷残余超过90%,大量磷素累积在土壤中,增加了土壤磷素的流失风险。黄土旱塬小麦玉米一年一熟轮作黑垆土农田土壤有效磷农学阈值为13.96 mg·kg~(-1)(玉米)和22.05 mg·kg~(-1)(小麦),秸秆还田可促进旱地农田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49.
研究苜蓿中华根瘤菌共生3个耐盐性高的紫花苜蓿品种,以选育适宜在内蒙古盐渍土地区大量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以内蒙古地区常见的3个紫花苜蓿品种(中苜1号、金皇后、阿尔冈金)为试验材料,利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0、50、150 mmol/L)模拟盐害环境,对3个紫花苜蓿品种接种苜蓿中华根瘤菌,测定紫花苜蓿品种的地上部分鲜质量、根鲜质量、根瘤数、有效根瘤数、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可溶性糖质量分数6项指标,依据隶属函数法进行耐盐性综合评价。当盐浓度达到50 mmol/L时,3个紫花苜蓿品种中金皇后与苜蓿中华根瘤菌共生耐盐效果最好,相比于不接种地上部分鲜质量增加6.14 g,MDA质量摩尔浓度低至0.91mmol/g,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高达21.65 mg/g,在3个紫花苜蓿品种中膜脂过氧化程度最低,渗透调节能力最强。当盐浓度达到150 mmol/L时,接种苜蓿中华根瘤菌对3个紫花苜蓿品种影响微弱。耐盐性强弱依次为金皇后(接种RM)、中苜1号(接种RM)、阿尔冈金(接种RM)、中苜1号(未接种RM)、金皇后(未接种RM)、阿尔冈金(未接种RM)。不同盐浓度(0、50、150 mmol/L)对3个紫花苜蓿品种生长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效果随盐浓度升高而增强。在轻度盐害(50 mmol/L)环境下,接种苜蓿中华根瘤菌有效缓解盐对紫花苜蓿的伤害,其中金皇后耐盐性最强。当重度盐害(150 mmol/L)发生时,接种苜蓿中华根瘤菌对紫花苜蓿作用效果不明显甚至不起作用。  相似文献   
50.
为探索抗旱灌木光合作用效率对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与阈值效应,以沂蒙山区优势灌木金银花为材料布设盆栽模拟试验,通过人工灌水与植物自然耗水的方法进行控水处理,在不同水分梯度下测定分析了金银花的光合作用参数,并对土壤水分有效性进行了分级。结果表明:1)金银花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对土壤相对含水量(RSWC)具有明显的阈值响应规律,当RSWC分别为79.59%和47.43%时,金银花Pn、WUE达到最大值。当RSWC=29.71%时,制约光合效率的主要因子由气孔限制转为非气孔限制。2)确定了金银花光合作用的5个特征水分阈值:Pn水分补偿点、Pn水分均值点、Pn水分饱和点、WUE水分均值点和WUE水分高效点。同时,将金银花的土壤水分有效性划分了5个等级:高产高效水、高产中效水、中产高效水、低产低效水和无产无效水。3)田间水分管理时,为维持金银花较高的光合作用水平,应维持的土壤水分范围为:42.38%≤RSWC≤96.05%,避免土壤水分低于29.71%。研究结果可为沂蒙山区干旱逆境下金银花的风险诊断和田间水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