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2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523篇
林业   1034篇
农学   881篇
基础科学   273篇
  655篇
综合类   3564篇
农作物   1210篇
水产渔业   161篇
畜牧兽医   2308篇
园艺   315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601篇
  2009年   608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550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6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再生水滴灌灌水器附生生物膜生长对堵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再生水滴灌灌水器堵塞与其内部附生生物膜的形成和生长密切相关,但是生物膜的生长过程对灌水器堵塞加深的影响机制至今还罕有报道。基于此,该文测试了系统累积运行540 h后7种不同堵塞程度灌水器出流及附生生物膜关键组分,并分析灌水器堵塞加深对生物膜组分增长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灌水器堵塞程度随着附生生物膜组分的增长而加深,两者存在显著的"S型曲线"相关关系(R20.92),呈现出"敏感-微敏感-极度敏感"变化趋势。生物膜固体颗粒物和磷脂脂肪酸含量变化可以极好地刻画这种敏感性的变化过程,说明水源颗粒物和微生物同时是再生水滴灌灌水器堵塞的关键诱发因素。该文的研究可为揭示再生水滴灌灌水器堵塞诱发机理及其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2.
为提高废旧棉织物和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对废旧棉纤维与水稻秸秆纤维混合制取地膜的工艺及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废旧棉纤维为"骨架",水稻秸秆纤维为填充辅料,添加功能助剂,应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方法,以打浆度、棉纤维添加量、定量和湿强剂质量分数为影响因子,以混合地膜的干抗张强度、干伸长率、湿抗张强度、湿伸长率为响应函数,研究得出了定量77~90 g/m2、湿强剂质量分数1.5%~1.8%、棉纤维打浆度45°SR、棉纤维添加量25%的废旧棉与水稻秸秆纤维混合地膜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所得混合纤维地膜的干抗张强度大于32 N、干伸长率大于1.8%、湿抗张强度大于10 N、湿伸长率大于5.5%,可满足地膜田间覆盖机械性能要求。研究结果为综合利用废旧棉织物和水稻秸秆制备可降解地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3.
烤烟成熟鲜烟叶生化组分高光谱估算方法筛选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为实现实时无损快速预测鲜烟叶的品质生化组分、筛选估算生化组分最佳的方法,使用ASD Fieldspec FR2500对烤烟成熟鲜烟叶进行了反射率、透射率光谱测定和常规生化组分分析。对可见近红外波段(350~1650 nm)单波段光谱和选用已有100种光谱指数共两类光谱参量进行了与生化组分之间线性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共3种形式相关分析和基于决定系数的筛选。结果表明,对于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钾估算方法分别是Gitelson and Merzlyak2(GM2) (R2=0.81)、光化学指数2(PRI2) (R2=0.80)、Gitelson and Merzlyak2(GM2) (R2=0.83)、1420 nm吸收峰开始位置(λs1420) (R2=0.67)的线性拟合最优。对于总糖、比叶重、氮、烟碱最优方法分别是在532 nm反射率一阶微分线性拟合(R2=0.54)、在1423 nm透射率线性拟合(R2=0.45)、在666 nm反射率倒数对数一阶微分的幂函数拟合(R2=0.44),在1135 nm反射率倒数对数二阶微分的线性拟合(R2=0.20)。通过筛选的光谱方法可以评估烟叶的品质状况。  相似文献   
994.
转基因抗虫棉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一组不同抗虫类型的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抗虫品种和一组常规棉(G.hirsutum L.)品种作为亲本,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试验设计配制杂交组合,将亲本材料和F。代杂交种子按照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同时在网室和试验田进行棉花抗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 Saunders)鉴定和棉花抗虫性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具有外源抗虫基因的抗虫棉材料对红铃虫具有很强的抗性,抗虫棉的纤维品质较好,大多数抗虫棉品种达到了育种目标要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棉花种子虫害率与马克隆值成显著负相关;与衣指成显著正相关;与2.5%跨距长度、整齐度、比强度、伸长率和子指等指标相关性较低。利用外源抗虫基因转化的棉花新品种,用其作为亲本采用杂交育种法可以培育出优质的抗虫棉花新品种,而且提高棉花品种的抗虫性并不影响棉花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995.
施钾对不同基因型棉花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施钾对抗虫杂交棉中棉所38、抗虫棉新棉33B、常规棉中棉所12光合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相比,不同基因型棉花施氯化钾225.kg/hm2,棉花叶面积指数(LAI),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潜在光化学活性(Fv/Fo)、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棉花干物重及分配到生殖器官的比例,棉花总成铃数、铃重和衣分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中棉所38、新棉33B和中棉所12皮棉产量分别增加13.60%、10.66%和4.21%;棉纤维2.5%跨距长度、比强度、马克隆值和纤维整齐度等品质也得到改善。中棉所38和新棉33B比中棉所12施钾的效果更好,生产上应优先给抗虫杂交棉和抗虫棉品种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996.
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贾国梅  席颖  牛俊涛 《土壤》2015,47(5):926-931
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的组分变化对于全球碳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选取三峡库区消落带湿地3个海拔梯度的土壤,以从未淹没的样地作为对照,研究消落带湿地不同海拔梯度土壤有机碳组分的特征。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水溶性碳水化合物有机碳和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均以消落带小于未淹没样地。在消落带,海拔最低、淹没持续时间较长且正处于水位波动期的样地土壤有机碳、易氧化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显著低于其他样地,而土壤矿化碳显著高于其他样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与微生物生物量碳(R~2=0.94)的正相关性显著高于与易氧化有机碳(R~2=0.88)、水溶性有机碳(R~2=0.73)及其水溶性碳水化合物(R~2=0.70)之间的正相关性,但是与矿化碳之间无显著的相关性。因此,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是消落带湿地土壤有机碳随不同海拔梯度变化的最敏感的组分。  相似文献   
997.
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组分及剖面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Bremner有机氮分组法测定了连续7年采用不同灌溉方法灌溉的保护地土壤各剖面层次有机氮组分含量。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及有机氮各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有机氮各组分占全氮的比例随土层深度增加的变化却无明显规律。用3种灌溉方法灌溉,不同土层间土壤有机氮各组分含量的差异主要存在于0~50 cm土层,50 cm以下差异很小;相同土层,土壤有机态氮含量均以酸解氮为主,且酸解氮中各组分绝对含量和相对含量的大小排列顺序均为,未知态氮>氨态氮>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在0~80 cm土层,土壤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大多在58%~60%之间,只有渗灌处理0~10 cm,10~20 cm及沟灌处理0~10 cm土层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较低,分别为34.21%,50.75%和48.02%;而非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大多在32%~36%之间。3种灌溉方法相比较,除个别层次外,酸解氮中氨基酸态氮、氨基糖态氮及氨态氮占全氮的比例在各土层中滴灌和渗灌处理均高于沟灌处理,而酸解未知态氮和非酸解氮占全氮的比例则为沟灌处理高于滴灌和渗灌处理。  相似文献   
998.
施氮水平对小麦子粒蛋白质组分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选用两个优质小麦品种烟农15号和济麦19号,研究了施氮水平对小麦子粒蛋白质组分和加工品质的影响。田间试验设4个施氮水平,即N.0、120、240和360.kg/hm2。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对子粒发育前期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有明显的提高效应,但随子粒灌浆充实,这种效应逐渐削弱,到成熟期,施氮处理虽能提高子粒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但不同施氮水平间无明显差异。施用氮肥还能显著地提高子粒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的含量,尤其是子粒麦谷蛋白的含量,使子粒麦谷蛋白/醇溶蛋白比值提高。试验还表明,施用氮肥能明显提高子粒湿面筋含量,延长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和断裂时间。综合分析看出,子粒醇溶蛋白和麦谷蛋白的含量以及麦谷蛋白/醇溶蛋白比值是影响小麦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可以作为小麦品质育种中亲本及后代材料的选择、评价和优质栽培技术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纤维风管因具有均匀送风的特点而适用于冷库中,为了明确其开孔形成的喷射送风和风管表面渗透送风的占比对于库内贮藏环境的影响,该研究以西安某实际苹果冷藏库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纤维风管喷射渗透比为仅喷射送风、3∶1、1∶1、1∶2和仅渗透送风这5种工况下冷藏库内速度场和温度场,以确定贮藏环境适宜的喷射渗透比。结果表明:在冷风机制冷量一定的前提下,随着喷射渗透比值降低(即喷射送风量减少),冷藏库内空气区平均速度近似线性降低且速度均匀性逐渐升高,相对于纯喷射工况而言,喷射与渗透相结合的送风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冷藏库风速要求;随着喷射渗透比值降低,冷藏库内货物区平均温度先降后升且温度均匀性逐渐降低,说明喷射为主渗透为辅的送风方式更能满足贮藏环境温度的要求。研究表明喷射渗透比为3∶1时库内平均速度低于0.5 m/s,货物平均温度为(0±0.5)℃,苹果贮藏环境适宜。研究结果为果蔬冷藏库纤维风管的设计及选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张颖  霍晓伟 《河南农业科学》2015,44(2):135-138,155
为研究不同粗饲料日粮在肉牛瘤胃中的降解规律,选择3头体质量相近的装有永久性瘘管的科尔沁黄牛为试验动物,饲喂含有不同苜蓿比例(0~70%)的稻草基础日粮,采用尼龙袋法测定瘤胃中7种牧草(稻草、王草、东非狼尾草、幼嫩苜蓿、苜蓿草块、三叶草、小冠花)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48 h的降解特性。结果显示,随着日粮中苜蓿比例的增加,7种牧草DM、CP和NDF的降解率增加,当日粮中苜蓿比例从0增到30%时,7种牧草DM、CP和NDF降解率提高的幅度比较大,苜蓿含量从50%增到70%时,降解率提高的幅度降低。苜蓿比例为70%时,稻草、王草、三叶草、小冠花、东非狼尾草DM的降解率分别比苜蓿比例0组显著高3.74%、1.96%、1.46%、1.88%、1.73%,稻草、王草、苜蓿草块、三叶草、小冠花、东非狼尾草NDF的降解率分别比苜蓿比例0组显著高5.17%、2.69%、1.69%、2.01%、1.67%、2.19%。7种牧草CP的降解率在各苜蓿比例(0、30%、50%、70%)组间差异均不显著。可见,稻草日粮中添加苜蓿可明显提高牧草DM、NDF的瘤胃降解率,对CP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