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12篇
  免费   257篇
  国内免费   523篇
林业   1034篇
农学   881篇
基础科学   273篇
  655篇
综合类   3564篇
农作物   1210篇
水产渔业   161篇
畜牧兽医   2308篇
园艺   315篇
植物保护   91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59篇
  2022年   276篇
  2021年   328篇
  2020年   238篇
  2019年   334篇
  2018年   150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342篇
  2014年   453篇
  2013年   399篇
  2012年   575篇
  2011年   560篇
  2010年   601篇
  2009年   608篇
  2008年   724篇
  2007年   550篇
  2006年   521篇
  2005年   412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40篇
  2001年   164篇
  2000年   182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35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07篇
  1995年   102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89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77篇
  1988年   49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26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6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果品疏菜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下脚料——果蔬渣。我国仅浓缩苹果汁企业每年产生果渣近200万吨。这些果渣,除小部分粗加工用作动物饲料、发酵柠檬酸、提取果胶外,大部分作为废弃物被丢弃,造成农副产品资源巨大浪费,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济南果品研究院进行了该项目的科学研究,利用果蔬渣提取高活性膳食纤维技术研究获得成功。该技术采用生物酶解技术,提高苹果渣膳食纤维纯度;采用挤压技术和超微粉碎技术显著提高水溶性纤维含量,使产品中水溶性纤维(SDF)含量达17%;采用冷冻干燥、超微粉碎技术处理苦瓜渣膳食纤维,保持了降血糖成分的生理活性,产品中总膳食纤维含量达35%以上。近日,“高活性果蔬渣膳食纤维提取技术的研究”项目通过部级专家成果鉴定,认为该综合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942.
菜用豆类分布地域广,是廉价的蛋白质资源。一般豆类种子蛋白质含量比主要粮食作物高2~3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也高约2~3倍,所以发展豆类作物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营养。Dusztai(1978)报导了栽培莱豆(Phaseolus Valgaris)种子蛋白质的化学成分,凝集素含量和营养价值。TLMOTHY 等(1977)利用 SDS-PAGE 研究了菜豆主要贮藏蛋白多肽亚组分的父母本等位基因的表现,结果指出 F_1代出现的多肽组分是经典的盂德尔共显件。Brown、J、W 等(1981)研究了菜豆贮藏蛋白质 G_1多肽分子量的异质性,指出了  相似文献   
943.
玉米纤维在面包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玉米纤维在面包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玉米纤维添加量的增加和纤维颗粒的减小,面包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玉米纤维的添加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细度为50目、70目和100目的玉米纤维添加量分别不能超过4%,5%和6%;通过延长发酵时间可使面包体积增大,但不能超过45min。  相似文献   
944.
植物激素对棉花Ligon lintless纤维突变体的调控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棉花野生型及突变体Ligon lintless为试材,研究不同种类和浓度的植物生长物质对大田棉株及胚珠离体培养后,胚珠或愈伤组织中GA、IAA、ABA、ZR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F、IAA、GA、ABA、BR处理后,离体胚珠IAA、GA、ABA、ZR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突变体和野生型胚珠在0DPA和+1DPA时的发育情况无差异,第1批纤维均在0DPA起始,+3DPA时,野生型胚珠表面的纤维较突变体长,两者第2批纤维均在+5DPA时突起。  相似文献   
945.
两种株型大麦籽粒灌浆特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竖叶型大麦品种驻啤3号和披叶型大麦品种豫啤1号为试验材料,从籽粒灌浆、蛋白组分和淀粉含量的积累动态变化分析了两种株型大麦籽粒干物质积累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豫啤1号籽粒灌浆相对较快,在花后20~35 d灌浆速率较高,而驻啤3号籽粒灌浆过程较为平稳;两者之间蛋白组分和淀粉的积累趋势基本一致,豫啤1号籽粒蛋白质含量高于驻啤3号;驻啤3号单株穗重和粒重显著高于豫啤1号,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946.
应用了冷冻干燥后过100目筛(A),冷冻干燥后制备自然粒度(B)和新鲜样品(C)3种湖泊沉积物样品常用预处理方法,以太湖不同湖区的4个沉积物样品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湖泊沉积物有机磷分级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研究湖泊沉积物各有机磷组分背景值的角度来讲,A处理方法所得结果可以较为真实的反映湖泊沉积物各有机磷组分的实际情况。但是,从研究湖泊生态系统磷循环的角度来讲,B处理方法所得结果可能更加接近实际情况。而C处理方法所得结果则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各有机磷组分,特别是对有机磷组分中有效性较强的LOP和MLOP影响较大,对MROP有一定影响,而对HROP含量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47.
竹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竹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能、加工性能,采用电镜扫描分析了复合材料的界面及其微观结构.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合理地确定竹纤维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多项性能指标兼优的最佳纤维含量.  相似文献   
948.
不同方法提取苜蓿草渣膳食纤维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正交试验设计,分别采用碱结合木瓜蛋白酶水解法和化学法对苜蓿草渣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两种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用蛋白酶水解法提取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为:NaOH浓度5%,碱浸温度60℃,碱浸时间50 min,蛋白酶用量0.3%.成品气味较淡,膳食纤维含量81.54%,膨胀力高达8.00 mL/g,持水力8.97 g/g.2)用化学法提取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为:碱浸温度80℃,碱浸时间70 min,酸浸温度50℃,酸浸时间4 h.成品气味较差,膳食纤维含量76.09%,膨胀力3.05 mL/g,持水力5.48 g/g.用蛋白酶水解法提取膳食纤维效果明显好于化学法.  相似文献   
949.
目的竹材变色现象普遍发生,但针对其这一特质的功能性开发仍然不足。利用竹材易发生生物变色的特性,可以诱导灰黄青霉侵染毛竹来实现竹材的生物染色。方法通过真菌培养、接种与侵染、灭菌干燥等步骤制备得到灰黄青霉侵染后的毛竹;通过SEM、ATR-FTIR、表面色差测试、表面接触角测试、表面粗糙度测试、质量损失率测试、24 h吸水率测试和力学强度测试来分析灰黄青霉侵染行为对毛竹的微观形貌、化学组分、表面性能和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灰黄青霉分泌的红褐色渗出液累积并渗透附着于竹材表层;灰黄青霉菌丝由维管束中的导管进入毛竹内部蔓延生长,并在毛竹内部产生色素;纤维素、木质素的降解和半纤维素的轻微降解主要发生在侵染前期;侵染行为使毛竹表面色差值不断增大,色调逐渐转变为暗红,形成独特的装饰效果,同时表面接触角变小,表面粗糙度无明显变化;侵染行为对毛竹的物理力学性能影响较小,质量损失率略有升高,24 h吸水率下降,力学性能的下降主要发生在侵染的10 ~ 20 d。结论证明了竹材生物染色在不严重影响竹材性能的同时能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为竹材生物染色技术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50.
鄂桃1号为地方品种,2001年3月通过了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其果重200~250克,最大果重550克。果面大部分着美丽的条纹状红霞,外观美。果肉白色,红色素占1/4-3/4,硬溶质,肉质细嫩松脆,汁液多,纤维少,酸甜适口,香味浓;可食率97%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5%-18.4%,可滴定酸0.13%,品质上。武汉地区成熟期7月上中旬,耐贮运。早果、丰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