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林业   10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种业导刊》2013,(6):39-39
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全球12位著名的植物生物学家在近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指出,他们发现了植物转运蛋白的重要属性,转运蛋白不仅会穿过农作物的生物膜来对抗有毒的金属和昆虫,也能提高农作物的抗盐性和耐旱性,控制水分流失并存储糖分,这个发现将对全球农业产生深远  相似文献   
12.
在同一时间处于两种不同状态是量子比特的一个显著特点,测量量子比特会导致这种叠加态崩溃,使其塌缩成一个单一态。这个测量过程以及由此造成的量子比特坍塌似乎是不可逆转的。但据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12日(北京时间)报道,牛津大学的一个团队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论文称,他们的实验证明,有一种方法可以原则上完美地恢复部分坍塌的单个量子比特的状态。该成果可用于量子系统中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正>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一种能量。人们很早就认识了电。公元前585年,古希腊哲学家塞利斯发现摩擦过的琥珀能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西汉末年的史书有"元始中(公元三年)……矛端生火(金属制的矛的尖端能放电)"的记载。晋朝也有关于摩擦起电的记载:"今人梳头,解著衣,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声。"在后来对电的研究中,外国人走在了前面。1660年,德国物理学家盖利克发明了第一台摩擦起电机;1746年,荷兰莱顿大学的教授慕欣布罗克发明了"莱  相似文献   
14.
有这么一个怪人,他希望在自己死了以后,墓碑刻一个正十七边形。 这个人就是著名的德国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高斯。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并在其中产生积极情绪体验的心理倾向,也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浓厚的兴趣将是人们刻苦钻研、勇于攻关的强大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农村实用科技》2014,(7):52-52
科学家破解肥皂泡隔音之谜 法国物理学家研究发现,不同频率的声波进入肥皂泡后的传播情况有所不同。当使用范围较大的中等频率声波时,声音会被完全封锁在气泡当中,形成了泡沫的隔音效果。  相似文献   
17.
著名天体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警告说,人类要想长期生存,惟一的机会就是在两百年内搬离地球,殖民外太空寻找出路,并适应新星球上的生活,否则人类将永远从世界上消失。电影《2012年》也同样让我们在幻境中看到了世界末日,它让人们更加担心未来地球的命运。除非你相信霍金的这个人类灭亡说,认为地球已经不可救药了,但如果你认为人类社会还要继续发展下去的话,那么面对有限并急剧减少的能源,我们该拿什么来拯救未来的地球?  相似文献   
18.
人类对电现象的认识可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早在公元前585年,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已记载了用木块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后来又有人发现摩擦过的煤玉(也叫煤精)也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能力。1600年,英国物理学家吉伯发现,不仅琥珀和煤玉摩擦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相当多的物质经摩擦后也都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他注意到这些物质经摩擦后并不具备磁石那种指南北的性质。为了表明与磁性的不同,他采用琥珀的希腊字母拼音把这种性质称为“电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动物保健》2010,(12):79-79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8日(北京时问)报道,加拿大研究人员宣称,他们绕过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这一中间环节,直接将成人皮肤细胞变为血液细胞,新方法对于理解细胞分化及再生医学研究均有重要意义。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11月7日的《自然》杂志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20.
《中国动物保健》2010,(12):79-80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1月9日报道,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修复氧基损伤DNA(脱氧核糖核酸)的新途径。论文的第一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化学教授彼得·比尔称该法为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提供了可能。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本周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