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6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林业   7篇
农学   53篇
基础科学   7篇
  47篇
综合类   596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320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63篇
  2022年   214篇
  2021年   225篇
  2020年   147篇
  2019年   20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59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210篇
  2011年   174篇
  2010年   135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75篇
  2007年   136篇
  2006年   127篇
  2005年   149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63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73篇
  1988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41.
青海牦牛肉食用品质及安全性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年龄2周岁左右的12头青海牦牛肉的食用品质及安全性指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牦牛肉食用品质较好,肉质安全,无污染。具有肌红蛋白含量高、亲水率高、多汁性好,香味浓郁,肉质细嫩,口感适宜等特性。肉中肌红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黄牛(P<0.01),肉中重金属元素和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均符合GB18406.3和NY5044的要求,是生产优质牛肉制品的原料,也是一种具有较高生物学价值的安全的肉食品,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2.
本试验旨在利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CNCPS)评价川西北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营养价值并探究不同类型粗饲料的组成规律。分别从汶川、茂县、小金和金川等川西北地区采集5类13种23份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进行常规营养分析,再利用CNCPS法对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类粗饲料中,青贮氨化类、秸秆类和干草类碳水化合物(CHO)含量显著高于酒糟类和鲜草类(P0.05);淀粉和果胶占碳水化合物(CB1/CHO)比例在5类粗饲料中差异不显著(P0.05);酒糟类不可利用纤维占碳水化合物(CC/CHO)比例显著高于青贮氨化类、秸秆类和干草类(P0.05),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占碳水化合物(NSC/CHO)比例显著高于秸秆类和干草类(P0.05),糖类占碳水化合物(CA/CHO)比例显著高于秸秆类(P0.05);秸秆类可利用纤维占碳水化合物(CB2/CHO)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粗饲料(P0.05);不同类型粗饲料中蛋白质组分结构相似,仅酒糟类和秸秆类中不可降解蛋白质占粗蛋白质(PC/CP)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粗饲料,其余4种可降解蛋白质差异不显著(0.05)。由此可见,川西北舍饲牦牛养殖区常见粗饲料中CHO含量较高,CHO中以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为主,结构性碳水化合物中主要是CB2,粗蛋白质中以非蛋白氮(PA)和中速降解蛋白质(PB2)为主。综合分析本试验多项指标,提示鲜草类和干草类中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中各组分比例更符合牦牛等反刍动物的消化特性,而酒糟类和秸秆类在牦牛等反刍动物饲粮中使用时应控制其用量。  相似文献   
43.
以新鲜牦牛乳为原料,研究了Scamorza奶酪的制作技术,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不同量的凝乳酶、氯化钙、食盐以及发酵温度对成品的口感、色泽质地的影响,最终确定了该产品生产的最佳配方及技术条件:凝乳酶0.003%、氯化钙0.01%、食盐22%,发酵温度为32℃.  相似文献   
44.
浅谈冷季牦牛补饲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红原县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好转,畜牧产业发展迅速,畜牧业由传统养殖向现代养殖发展。解决寒冷季节牦牛的渴饱问题是提高牦牛养殖效益的关键性措施。  相似文献   
45.
为了探讨牦牛胎盘肽的抗氧化作用,试验将20只小鼠随机分为药物组和对照组,连续15 d分别注射牦牛胎盘肽和生理盐水,0.2 m L/d,然后处死小鼠,取其心肌、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制成组织匀浆,测定各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表明:药物组心肌和肝脏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心肌、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药物组心肌、肝脏和脾脏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牦牛胎盘肽具有一定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46.
西藏独特的地理环境,给畜牧养殖带来了许多有利条件,但也容易发生各种动物疫病。在西藏地区,牦牛作为一种常见的养殖畜禽,给当地牧民带来了经济收益,但牦牛常见的巴氏杆菌病给当地的牦牛养殖带来了很多困扰。巴氏杆菌病是一种由溶血性巴氏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这种病有极高的死亡率,一旦爆发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就会给养殖带来严重损失,影响西藏畜牧业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47.
为探究异地育肥牦牛模式,本试验对比了低海拔异地育肥耗牛与本地杂交肉牛(秦川×西门塔尔)在同等条件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生长性能的差异。将体重相近的8头1岁本地杂交肉牛(秦川×西门塔尔)和8头4岁青海牦牛各分为2组,每组4头,同一品种的2组试验牛分别饲喂低非蛋白氮饲粮[LNPN,饲粮中缓释尿素添加量为1.0%(干物质基础)]和高非蛋白氮饲粮[HNPN,饲粮中缓释尿素添加量为1.5%(干物质基础)]。预试期10 d,正试期50 d。结果发现:牦牛与肉牛均在LNPN条件下表现出最高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最小的料重比。饲粮非蛋白氮水平未对牦牛与肉牛的血常规指标造成显著影响(P0.05),但是牦牛在各饲粮条件下中性粒细胞数目(Gran#)、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显著高于肉牛(P0.05),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 CHC)和血小板数目(PLT)显著低于肉牛(P0.05)。饲粮非蛋白氮水平未对肉牛和牦牛各项血清生化指标产生显著影响(P0.05)。牦牛在各饲粮条件下血清总蛋白(TP)、尿素氮(UN)、肌酐(GREA)、免疫球蛋白A(Ig A)、免疫球蛋白M(Ig M)和免疫球蛋白G(Ig G)水平均显著高于肉牛(P0.05)。牦牛在HNPN条件下的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显著低于LNPN条件下(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在肉牛和牦牛育肥饲粮中添加1.0%的缓释尿素替代饲粮蛋白质是可行的;低海拔异地育肥牦牛不会对牦牛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8.
动物机体脂肪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储存能源,按照分布位置可分为皮下脂肪(SF)、肌内脂肪(IMF)和内脏脂肪(VF),按照结构、来源和功能可分为白色脂肪(WAT)、棕色脂肪(BAT)和米色脂肪(BeAT)。脂肪代谢分为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其影响动物的生产效率、生产成本和肉品质等。牦牛作为地方特色品种,承担着当地畜牧经济的重任,其脂肪代谢调控机制复杂。文章从牦牛脂肪分类、脂肪代谢及其影响因素和相关基因等内容,综述了年龄、品种、性别、饲养管理、营养因素以及多种脂肪代谢相关基因、非编码RNA的调控对牦牛脂肪代谢的影响,以期促进优良品种的选育,为牦牛脂肪代谢提供研究思路,也为提高养殖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9.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β-胡萝卜素(β-C)对牦牛皮下脂肪颜色及组织维生素A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12头2~3岁牦牛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3个重复。各处理组日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对照)、720(低剂量)、1 440(中剂量)、1 620 mg/d(高剂量)β-C,饲养90 d后,分别测定牦牛脂肪、肌肉色度、背膘厚度及不同组织中β-C和代谢产物维生素A的含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β-C,牦牛背部、胸部脂肪及半腱肌的黄度值(b*)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亮度值(L*)和红度值(a*)没有显著变化(P>0.05);牦牛背膘厚度在中剂量组达到最大值;对照组牦牛血清中β-C及维生素A含量显著低于各试验组(P<0.05),且维生素A含量随β-C添加量的上升呈上升趋势(P<0.05);牦牛皮下脂肪、腹腔脂肪、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及空肠等组织器官中β-C含量在中剂量组均达到最大值,除肝脏中维生素A含量较高外,其他组织中维生素A含量在各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日粮添加β-C影响牦牛皮下脂肪颜色,且在中剂量组牦牛皮下脂肪、心脏、肝脏、脾脏及空肠等组织器官中β-C含量达到最大值,故推荐其最佳摄入量为1 440 mg/d;在日粮中添加β-C影响牦牛肝脏和血清中维生素A含量,对其余组织器官中维生素A含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0.
目前的牦牛养殖,仍以传统放牧为主.这种模式下的牦牛,出栏时间要长,牦牛体况与牧草供给息息相关.一般的养殖规律,夏活、秋肥、冬瘦、春乏.由此,哺乳期的母牦牛,如果营养跟不上,分泌乳汁质量差,根本难以满足犊牛的生长发育需求,导致犊牛长势迟缓,增加犊牛死淘率.传统的犊牛养殖,以自然断奶为主,吃奶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母牦牛繁育周期.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的犊牛养殖模式,不能适应新时代犊牛繁育的要求,需求新的犊牛饲喂管理方法已经是迫在眉睫.文章由此展开论述,要点性知识,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