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33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8篇
  15篇
综合类   163篇
农作物   18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106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茶多酚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梅  李培凡 《中国茶叶》1997,19(3):14-15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以高能微波处理后的木材增值利用为研究目标,制备填缝型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WMC),为微波处理人工林实木增值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抽真空浸渍方法,以锡铋低熔点合金和辐射松微波膨化木为原料,制备填缝型WMC,通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计算机层析成像、动态热机械分析、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红外光谱等测试技术,表征和分析WMC的微观形貌、热稳定性、表面接触角等性能。  结果  锡铋合金填充在微波膨化木的缝隙处,与木材形成“机械互锁”方式的啮合结构,使其在缝隙处紧密结合,提高了界面结合强度。WMC中锡和铋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97%和31.13%,计算机层析扫描图像重构了锡铋合金在WMC中的空间分布位置,实现了WMC可视化的三维渲染,展示了其独特的纹理。WMC与基材相比具有更高的贮存模量、损耗模量和残炭量,热稳定性得到提高。WMC未出现新的酯类、醚类等官能团特征峰,晶体结构未受到破坏,结晶度呈现上升趋势,由基材的25.9%增加至38.6%。60 s时接触角比基材提高了172%,疏水性显著提高。  结论  本研究制备了填缝型微波膨化木基金属复合材料,观察与模拟了锡铋合金在微波膨化木中的分布,表征了其热稳定性与表面接触角等性能,为基于高能微波处理木材研制新型木质产品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3.
试验评定了3种植酸酶产品的制粒稳定性,并通过动物试验评价了其在肉仔鸡日粮中的生物学活性。1日龄AA肉仔鸡770只,随机分为11个处理,分别采食添加不同剂量植酸酶(500、1 0002、000 U/kg)的低磷日粮。结果表明,产品A植酸酶的热稳定性明显优于产品B和产品C。在90℃和95℃制粒,产品A的存留率分别为96.3%和90.7%;产品B和C的存留率分别为26.4%、24.2%和12.6%、14.2%。采食低磷负对照日粮的肉仔鸡生长性能显著低于正对照日粮组(P<0.05)。在低磷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生长性能(P<0.05);肉仔鸡的生产性能随植酸酶的添加量增加而提高,植酸酶产品A趋势明显,添加量由500 U/kg提高到1 000 U/kg和2 000 U/kg,肉仔鸡体增重分别提高3.7%和6.1%,料重比降低3.5%和5.0%。根据配方中植酸磷的含量,植酸酶的添加量可由传统的500 U/kg提高到1 000 U/kg及以上。  相似文献   
124.
木聚糖酶生产工艺研究进展及性能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前言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配合饲料,其原料中往往含有较多的非淀粉多糖(NSP),尤其是谷类作物及其副产品。而对于单胃动物而言,其消化道缺乏消化NSP的酶,因此,此类物质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抗营养因子。  相似文献   
125.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正丁酯(BA)和α-甲基丙烯酸(α-MAA)为单体,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乳液共聚物(PMBM),研究了PMBM玻璃化温度(Tg)分别为80、60和40℃的S1、S2和S3及添加量对纤维素基脲醛树脂模塑料的收缩率、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等影响,并采用动态力学机械分析(DMA)和电镜扫描(SEM)研究了改性前后脲醛树脂模塑料动态力学性能和冲击断面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玻璃化温度为40℃的PMBM(S3)对脲醛树脂模塑料的增韧效果最好;当S3添加量为20%时,脲醛树脂模塑料韧性最好,其模塑料收缩率为0.23%,冲击强度为2.47 k J/m2,弯曲强度为75.16 MPa,其中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比未改性的脲醛树脂模塑料提高了44.4%和39.0%;添加PMBM会降低脲醛树脂模塑料体系的热失重速率,模塑料耐低温性能得到提高。由DMA测试结果可知,S3对模塑料的增韧效果显著,且与脲醛树脂的相容性较好;此外,由SEM分析可知添加20%S3增韧的模塑料断面粗糙,断口光滑,趋于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26.
以苯酚和聚乙-醇-400为液化剂合成竹材液化树脂,并加入表面活性剂、固化剂、发泡剂、交联剂等,制备竹材液化树脂发泡材料,分析质量填充系数对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填充系数从1.73增至2.73,发泡材料的压缩强度增强,热稳定性能良好,阻燃性能略有下降.当质量填充系数为2.27时,发泡材料的压缩强度为0.15 MPa,临界氧指数为31%,可满足外墙泡沫保温材料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27.
与热塑性聚合物相比,热致液晶聚合物(TLCP)具有更低的黏度和更高的结晶度,以及更好的力学性能,有望用于增强竹塑复合材料(BPC)。利用不同质量分数的热致液晶聚合物(对羟基苯甲酸/2-羟基-6-萘甲酸共聚酯,HBA/HNA)作为增强相,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作为界面相容剂,通过熔融共混增强等规聚丙烯(PP),并以增强PP作为基体制备了竹粉质量分数为55%的BPC。通过力学测试、动态力学分析、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蠕变分析、热重分析和热机械分析等方法,研究了HBA/HNA对BPC力学性能、结晶行为、蠕变行为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HBA/HNA质量分数为PP质量的3%时,BPC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35%和10%,而过高的HBA/HNA质量分数会降低增强效果。HBA/HNA未改变PP基体的晶型,但显著提高了PP的结晶温度、结晶速率和结晶度。刚性HBA/HNA限制了PP基体分子链的运动、滑移和取向,从而提高了30℃时BPC的抗蠕变能力。HBA/HNA的加入降低了BPC在30~60℃时厚度方向上的线性热膨胀系数和热膨胀率,提高了BPC的热稳定性。因此,通过HBA/HNA改性PP是提升BPC性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8.
目前,国内外对细菌素的研究比较深入,已经发现几十种细菌素.细菌素是由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通过核糖体合成产生的一类具有抑菌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或多肽,其抑菌范围不局限于同源菌,产生菌对其细菌素有自身免疫性.其中有些作为发酵菌种的细菌素对动物无毒副作用,无抗原性.其抑菌范围广,可以杀死或抑制食物中一些腐烂菌和病原菌,并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既能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又不会破坏食品的风味与组织状态.  相似文献   
129.
芦春斌  黄上志等 《种子》2001,(3):3-5,20
分析两种不同蛋白类型的花生种子贮藏蛋白热稳定性,表明各品种类型花种子贮藏蛋白的3种主要组分的热稳定性存在显著的差异。即伴花生球蛋白Ⅱ热稳定性最高,伴花生球蛋白I次之,花生球蛋白最低,高甲硫氨酸品种类型(汕油523)的贮藏蛋白中无论花生球蛋白还是伴花生球蛋白Ⅱ的热稳定性都高于低甲硫氨酸品种类型(海花1号相应组分的热稳定性,氨基酸分析表明,各品种3种组分中17种氨基酸中的大多数氨基酸含量无显著变化,并且天冬氨酸,谷氨酸和精氨酸的含量最高,三者之和可达总量的45%以上;3种组分中,伴花生球蛋白Ⅱ除了谷氨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高于花生球蛋白,伴花生球蛋白I外,含硫氨基酸(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也明显高于后两者,3个组分中含硫氨基酸水平与热稳定性正相关,即含硫氨基酸水平越高,其热稳定性越高,冷藏过程中含硫氨基酸高的伴花生球蛋白Ⅱ不易降解、保持高热稳定性正相关,即含硫氨基酸水平越高,其热稳定性越高,冷藏过程中含硫氨基酸高的伴花生球蛋白Ⅱ不易降解、保持高热稳定性水平。  相似文献   
130.
高温锻炼对小麦细胞膜热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通过电解质渗漏量的变化研究了冬小麦细胞膜的耐热性.耐热性的程度用50℃下热致死时间表示.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幼苗在34℃下锻炼3天可获得最大耐热性.在20℃/15℃(日/夜)生长条件下.耐热品种与热敏感品种之间耐热性无明显差异,它们在50℃下热致死时间为8~26Min.在34℃下锻炼3天后,耐热品种的耐热性明显地高于热敏感品种,耐热品种的50℃热致死时间为87~110min,而热敏感品种为35~55m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