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54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34篇
  21篇
综合类   541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34篇
畜牧兽医   169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74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硼和钾素营养能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受精结实率,改善作物的品质.为了研究在常规种植条件下,中期喷施硼钾两类营养肥料对棉花主要性状的效应,2007年湖北惠民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棉花中期叶面喷施硼钾肥试验,旨为广大棉农在实践中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2.
清代,大量移民进入和定居山区,兴起云南山区开发的热潮。移民开发山区、巩固祖国边疆的同时,带来很多难题,尤其是人口、生态和贫困问题。以反思视角去审视移民事件,希望能够以史为鉴。  相似文献   
983.
清代前期昆明城的街道承前代基础继续发展。城墙以内的街道已知的达四十余条,大多数分布在五华山东南面、南面和西南面的扇形地域上。城墙外街道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有历史基础的南门外街道最多;东南城外盘龙江以东发展起了若干街道,开启了昆明城地域拓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大小西外和大小东门外也各有多少不等的街道,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与交通密切相关。清代前期昆明城街道的拓展改变了城市的地域结构,使得它的商贸经济功能进一步增强,表明它的发展已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城墙的限制。  相似文献   
984.
红薯高产施肥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薯对氮、磷、钾三要素的需求因生育时期不同而异。氮肥以茎叶生长时期吸收较多,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少;磷肥在茎叶生长中期吸收较少,块根膨大时期吸收较多;而钾肥的吸收从栽插到收获都比氮、磷多,以块根膨大时期更为显著,因此,红薯施肥应围绕这一特点进行。  相似文献   
985.
源远流长的藏书历史,为后世存留了大量的珍贵典籍,使人类文明得以绵延千年而不绝,为保存和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贡献。通过对清代海宁藏书世家的分析探究,论述了藏书世家在清代海宁地区藏书鼎盛时期发挥的作用及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86.
孙思邈在《千金方》一书提到:"凡人卧,应讲究春夏向东,秋冬向西。"并强调:"头勿北卧,勿安床。"清代养生家曹庭栋在《老恒言》一书中也提到:"寝恒东首,谓顺生气而卧也,头勿北卧,谓避阴气。"中医依据"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的观念指出,头为"诸阳之会"、"诸阳之巅",春夏属阳,东  相似文献   
987.
基于开都河流域巴音布鲁克气象站和大山口水文站1960-2007年的逐月降水和径流数据,文中通过采用集中度与集中期为量化指标,对开都河流域降水和径流的年内分配变化以及两者变化的同步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年代降水与径流年内分配各自具有明显的差异,80年代夏季降水量与夏季径流量显著偏小,而2000-2007年却显著偏大,同时这时期年径流量显著增多、最大径流量出现时间较其他年代有所推迟;(2)近48年来,降水量和径流量的集中度都有缓慢的下降趋势,两者的年际变化有很好的同步性。降水量和径流量的集中期有微弱的上升趋势,但它们的同步性较差;(3)不同年代冬季降水量与同期径流量变化是不同步的,而年内其他季节,径流量分配过程主要依赖于降水量变化,降水和径流峰值表现出了很强的同步性。  相似文献   
988.
高山降水是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但现有认识普遍因实测数据匮乏而受到严重制约。基于2009~2014年间疏勒河上游(3400~4200m)的野外观测资料,文中以变差系数(Cv)、降水集中度(PCD)与集中期(PCP)为主要方法,初步分析了高山降水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分布特征及其空间差异。结果显示:年降水量Cv为0.09~0.17,月降水量与其Cv之间呈幂函数关系(P<0.01);91.4%以上的降水分布在5~9月,PCD高达0.70~0.84,PCP为7月;降水日变化的峰值主要出现在15~01时,但主导因素随海拔升高由降水强度转变为降水次数。研究表明,疏勒河上游的高山降水以年际分布稳定、年内分配集中和夜雨偏多为主要特征,并且可能因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呈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89.
【目的】优化木耳菜Basella alba染色体制片条件,并了解其核型特征,为今后研究不同类型木耳菜的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木耳菜品种‘大叶木耳菜’为材料,对影响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取材部位、预处理时间和解离时间等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木耳菜主根根尖的分裂相细胞和中期分裂相细胞比例最多;0.002 mol·L-1的8-羟基喹啉预处理6 h,木耳菜染色体收缩性最好,形态最佳,分散性好;在60℃下1mol·L-1的HCl解离8 min,木耳菜染色体着色良好且细胞质透明,对比度高。木耳菜的核型公式为2n=2x=44=38m(2SAT)+6sm,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为20 M2+22 M1+2 S,染色体长度比为1.93,染色体相对长度变化范围为3.13%~6.06%,着丝粒指数变化范围为35.19%~47.86%,臂比值变化范围为1.09~1.84,第10、16、17对染色体为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余均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第13对染色体具有随体,木耳菜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7.89%,核型按分类标准属1A型。【结论】明确了木耳菜染色体制片的最佳条件参数,并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揭示了木耳菜的核型特征。  相似文献   
990.
李锦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6033-6035
从丰富的物产资源、道路交通的改善和农村市场的发展3个方面,探讨了清代黔东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内部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