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1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183篇
农学   372篇
基础科学   63篇
  71篇
综合类   709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195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536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26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99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172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199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88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81.
以长株潭地区5种母质发育的水稻土,即河沙泥、红黄泥、黄泥田、麻沙泥和紫泥田为研究对象,按土壤系统分类原则挖掘典型剖面24个及剖面土样137个,分析测定了土壤全量和有效态铜、锌、镍含量以及土壤pH值、颗粒分级组成、有机质、游离氧化铁含量,研究水稻土铜、锌、镍元素的剖面分布特征以及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剖面各层土壤全铜、全锌含量平均值随剖面加深逐渐降低,耕作层、犁底层、底土层全铜含量分别为26.82、21.54、18.54 mg/kg,全锌含量分别为75.84、66.00、63.19 mg/kg,全镍含量分别为18.40、17.50、18.23 mg/kg;土壤铜、锌、镍有效态含量平均值随剖面加深均逐渐降低,耕作层、犁底层、底土层有效铜含量分别为4.04、2.99、1.29 mg/kg,有效锌含量分别为4.77、2.76、1.14 mg/kg,有效镍含量分别为0.54、0.44、0.23mg/kg;黄泥田的全量和有效态铜、锌、镍含量均较高,麻沙泥的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决定土壤有效态铜、锌、镍含量的主要因子,土壤游离氧化铁含量是决定土壤全铜、全镍含量的主要因子,全锌含量与土壤pH值、颗粒分级组成、有机质、游离氧化铁含量均无显著相关性。总体上,长株潭地区水稻土0~25 cm土体以及部分剖面土壤全层有效态铜和锌含量高于临界值(铜1.5 mg/kg、锌0.5 mg/kg),呈盈余状态,可满足浅根或中根作物对铜、锌的需求。  相似文献   
82.
为探究经济有效的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首先通过等温吸附试验明确了废烟末、甘蔗滤泥和油菜籽油枯对Cd~(2+)的吸附特性,其次通过土培试验和盆栽试验研究了3种有机物料添加对土壤有效态Cd含量、小白菜Cd含量和小白菜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有机物料对Cd~(2+)的吸附量大小顺序为:甘蔗滤泥油菜籽油枯废烟末,甘蔗滤泥的最大吸附量(Qmax)可达2 106.20mg·kg-1;废烟末、甘蔗滤泥、油菜籽油枯的施用均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幅分别为39.79%、48.81%、47.77%。施用甘蔗滤泥和油菜籽油枯可显著降低小白菜对Cd的吸收量,降幅分别为35.93%和34.43%。施用甘蔗滤泥和油菜籽油枯也可显著增加小白菜的鲜重和干重,鲜重分别增加了81.42%、96.88%,干重分别增加了131.75%、128.91%。因此,以甘蔗滤泥降低农田土壤有效态Cd含量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3.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对啤酒酵母泥中多糖的提取效果,旨在为啤酒酵母泥的高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传统热水浸提法、超声波处理技术、微波辅助提取法、冻融法和酶法从啤酒酵母泥中提取多糖,比较提取效果,并研究了其中提取效果较好的2种方法对酵母多糖提取的协同作用。【结果】传统热水浸提法的酵母多糖提取率为12.8mg/g,酵母细胞破壁率为38%;采用超声波处理技术提取时,时间应控制在30min内,酵母多糖提取率最高达17.6mg/g,酵母细胞破壁率为54%;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提取时,时间应不超过3.5min,酵母多糖提取率最高达16.6mg/g,酵母细胞破壁率达48%;采用冻融法处理啤酒酵母泥,反复冻融5次时,酵母多糖提取率最高可达13.7mg/g,酵母细胞破壁率达42%;采用酶法处理时,当木瓜蛋白酶用量为200IU/g、温度为50℃、时间为15h时,酵母多糖提取率为18.0mg/g,酵母细胞破壁率为58%;采用超声波处理技术与酶法相结合处理啤酒酵母泥时,酵母多糖提取率可达24.5mg/g,酵母细胞破壁率达75%。【结论】采用超声波处理技术与酶法提取酵母泥中的多糖时,二者具有协同作用,且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4.
糖厂滤泥发酵制成生物有机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掌握采用糖厂滤泥经功能菌发酵制成生物有机肥的特点和规律,为促进广西蔗区糖料蔗产业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为政府制定农业种植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在广西重要蔗糖生产区(来宾市兴宾区和崇左市大新县)开展以糖厂滤泥为原料、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的田间试验,研究糖厂滤泥发酵生产生物有机肥的特征及肥效.[结果]采用功能菌发酵糖厂滤泥生产生物有机肥的腐熟速度快,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发酵效果稳定,发酵温度最高达77.2℃,且70.0~77.2℃的维持时间长达12 d;发酵后的有机质含量和有机酸转化率优势明显,分别较传统(自然)发酵提高30.2%和12.3%(绝对值).功能菌发酵生物有机肥对水稻、黄瓜和甘蔗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对应的平均产量分别为5971.5、76705.5和118780.5 kg/ha,较施等量传统(自然)发酵生物有机肥处理分别增产7.83%、41.19%和6.91%.施用功能菌发酵生物有机肥的土壤理化性状指标均高于施用传统(自然)发酵生物有机肥处理,其中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分别为15.75 g/kg、67 mg/kg、14 mg/kg和69 mg/kg,而氮、磷和钾利用率分别为39.3%、12.8%和52.8%.[结论]采用功能菌发酵糖厂滤泥生产生物有机肥较传统(自然)发酵糖厂滤泥生产生物有机肥更具优势,具体表现为腐熟速度快、发酵温度高且保持时间长、发酵后有机质含量和有机酸转化率优势明显,同时具有增产、提高土壤肥力和肥料利用率的作用,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5.
本文研究了脐橙在四川盆西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苗木质量性状、栽植密度和丰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采用壮苗和密植是提高早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6.
荔枝泥蜂透翅蛾的危害规律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7.
几种化学除草剂对盾负泥虫影响的初步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北方地区大豆田和果园常用化学除草剂,用点滴,药纸,涂抹法进行对盾负泥虫影响的测定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氟乐灵,虎威处理的卵孵化率与对照比较差异显著,分别减少22.4%和15.8%。而农农和2,4-D丁酯对卵的孵化率影响很小,与对照比较无显著差异。只减少3.5%和3.7%,  相似文献   
88.
<正> 养鱼池塘由于死亡的生物体、鱼类和其它水生生物体的代谢废物、残剩的饵料和肥料等的不断积累,加上泥沙的混合,使池底形成一定厚度的淤泥。据研究,每平方百米净产 7500kg鱼的混养池塘,其淤泥的年沉积厚度约为10~15cm。而且精养水平越高沉积量越大。实践证明,一定厚度的淤泥对养殖生产是有利的,能够起到调节和缓冲池塘水质突变  相似文献   
89.
泥蚶[Tegillarca granosa(Linnaeus)]肉味鲜美、蚶血鲜红,蚶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维生素B12,蚶壳可入药,有“消血块,化痰积”之功效。泥蚶广泛分布于山东以南沿海,文登市五垒岛湾和埠口湾自古就是其天然的繁衍场地,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资源遭到破坏,产量锐减,为了恢复和发展文登市泥蚶产业,文登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实施了泥蚶综合养殖。现将各个生产环节的技术要点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90.
6-二甲基氨基嘌呤诱导泥蚶三倍体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1年5月,用6-DMAP抑制泥蚶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诱导三倍体的产生。实验设三个6-DMAP浓度梯度,分别为300μmol/L、450μmol/L、600μmol/L,处理时机为受精卵第一极排放体30%,处理持续时间为10min。结果:三倍体诱导率300μmol/L时为35.5%,450μmol/L时为48.6%,600μmol/L时约为58.5%,另外本实验还就6-DMAP浓度对D形幼虫孵化率和畸形率的影响以及在染色体制片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