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29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9篇
  5篇
综合类   181篇
农作物   34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20多年前来白洋淀,我住在王家寨王老汉家。今年中秋,又是住在老王家。与当年不同又让人唏嘘的是,热情朴实的王老汉已经去世,住宿也不是老村旧宅,而是王家寨新建的民俗旅游村。改革开放后,王老汉作为淀中最大渔村的带头人,不得不为乡亲们脱贫致富绞尽脑汁。他站位高、脑子活,胆子大,看准了社会发展的潮流,提议建设民俗村,要祖祖辈辈靠渔猎为生的乡亲们改吃旅游饭。虽说依然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过吃这种"水",脱贫致富能更快些。渔民们难过的是,民俗旅游村建好了,王老汉却积劳成疾,没有享受到自己奋斗的成果。王老汉的儿子伟利小夫妻,继承了父亲的遗愿,近年来在外发展事业的同时,旅游旺季开门迎客,靠诚信和热情,也搞得红红火火。这次食宿在他家,喝喝茶叙叙旧,倒也惬意。坐久了,在小院子里舒展一下腰,不想却有了意外发现——只见一溜屋檐下,筑有一排燕巢。再看厨房前也有,甚至角落的洗手间里边也是。数一数,竟达13处之多。  相似文献   
312.
基于皖南民俗文化的独特性,结合当地历史文化背景和住宅建筑风格,探索了布局、风格、美学、材料特色,及最典型的大厅装饰技法。分析了皖南与民俗的关系,阐述了皖南传统民间家具的民间特色,提出了皖南传统民间家具创作设计的独特理念,应继承和发扬皖南地区的传统民俗家具。  相似文献   
313.
介绍了兰州皋兰东湖公园景观设计的项目现状、背景、设计及思考过程。基于对城市公园的理解,该项目力图构建满足当代城市生活和审美需求的公园景观,阐述了公园设计的原则,讨论了如何在设计中传递自然和生活的感受来提升人们生活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314.
本文以关中民俗小镇马嵬驿为例,深入阐释了如何优化民俗小镇的旅游文化景观,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15.
当前体育社会学视域下的民俗体育文化研究多重视其工具理性探讨而忽略了情感议题。然而,民俗体育文化并不完全是理性的产物,它更是立足于乡土文化空间中的一种身体的情感体验和情感的身体表达。基于皖江宜秀龙舟竞渡的田野调查,认为民俗体育文化以历史记忆为情感生成逻辑,以族群认同为情感作用逻辑,以互动仪式为情感实践逻辑。从情感维度审视,村落民俗体育文化的情感逻辑可以有效地推进乡村情感治理。通过积极情感的释放和消极情感的消解,既有助于民俗体育文化的良性传承,也能推动乡村治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316.
中国作为全球农业发展大国之一,在历经数千年时代变迁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农业民俗文化,这些文化不仅蕴藏着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与魅力的文化内涵和人文风情,还包含了大量的农业生产知识及自然规律,是十分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现代化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民俗文化逐渐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与重视,并且在诸多领域内均有明显体现,其中农业民俗文化在高校和声课程教学中的融入及应用,不仅能够很好地传承与弘扬优秀的农业民俗文化,还可以引导大学生聚焦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将结合《农业民俗研究》一书,深入了解并学习农业民俗文化相关内容及其传承意义,进一步探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民俗文化在高校和声课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有效创新举措,以进一步推动农业民俗文化在高校音乐教育领域内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317.
曹红玲 《安徽农业科学》2023,(2):257-259+263
民俗的产生和传承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所决定,但又反过来制约着人们的物质生活,它既是发展的结果,也是发展的驱动力,它从社会生活中来,又调节着社会生活,它的基因图谱应该从其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生活中铺开。如今,党和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民俗文化来说,恰逢最适宜最肥沃最文明的土壤和生态。发掘民俗文化中积极的且具有亲和力的遗传因素,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活力,将民俗文化传承的步伐融合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318.
苏辙的农事诗主要是其从政期间和闲居颍昌府十二载所作。农村基层实践活动是苏辙农事诗的创作来源,民本思想是其农事诗的思想基础。苏辙农事诗可分为三类:一是悯农诗,关心农事,关注阴晴雨旱,同情民生疾苦;二是劝农诗,劝民勤俭务农,摒弃懒惰、祀鬼陋习;三是以农讽政诗,劝导官吏同僚关心民生,揭露时政弊端。苏辙农事诗体裁多样,感情真挚,内容丰富;语言清新自然,善于用俗事、俗语、方言、口语入诗,诗中多用比喻、典故、对比、双关等艺术手法,使得其诗歌语言平淡自然却不失风趣幽默,体现出以俗为雅的特点。  相似文献   
319.
王石 《核农学报》2022,36(1):256-257
中国作为世界有名的农业大国,其农业文明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历程十分漫长,农业社会体制也在时代不断变化过程中得到极大创新性发展;再加上中国地域宽广、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农村地区均有充满自身独特色彩的地域文化,不但彰显着该地社会文明特征,还充分展现了当地民风民俗,对促进农村整体文明水平提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20.
湖湘先民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就表现出了对自然神灵的狂热崇尚与敬仰,这种崇拜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畏惧以及对自然现象的神秘感。作为传说中三苗活动的主要区域,这里长期民神杂糅,人、自然、宗教团体更多地是在一种原始的状态下得以相互交流,与天对话并不属于特权。一般认为湖湘民俗主要是在楚文化基础上传承下来的,但就湖湘巫风的源头而言,恐怕还应从这些更为古老的文化传统中进行探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