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40篇
基础科学   40篇
  10篇
综合类   141篇
农作物   139篇
畜牧兽医   30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龙须茶又名"束茶",采用条形茶叶以彩色丝线捆成一束花条.它的外形半直墨绿,很象神活中的"龙须",因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22.
从燃气茶叶杀青机的结构及茶叶杀青过程入手,分析燃气茶叶杀青机制造和使用两方面的节能途径.提出生产企业可从排气扇工作时间控制、燃烧器工作时间控制、燃烧器出口与杀青滚筒的间距、杀青机的保温、燃烧器出气口形状改进等方面对燃气茶叶杀青机产品进行优化设计并制造,以有效降低燃气消耗率的建议。指出操作者可从单次杀青量、通气窗开启时间、燃烧火焰控制、杀青温度、杀青过程的操作方式等方面寻求节能途径。  相似文献   
23.
以鲜叶的摊放时间、蒸汽杀青叶的脱水方式、振动理条、干燥、干燥后期的提香工艺为重点,开展了蒸青针形名茶香气影响因素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振动理条、干燥、干燥后期提香工艺是影响蒸青针形名茶香气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4.
正浙江桐庐20多年来摸索出一条比较完善的雪水云绿名茶全机制工艺流程,所制出的雪水云绿茶条形紧直,绿润似茅,汤色绿明,幽香持久,滋味鲜醇,冲泡后朵朵直立。因其品质优越,在历届国际、国家、省市级名茶评比中均获金奖,2007年荣获浙江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称号。2008年7月又成功注册了"雪水云绿"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实现了原产地域保护。2010年雪水云绿名茶产量为295吨,产值达11700万元,占全县茶叶总产值的70.9%,名茶产业的快  相似文献   
25.
乌龙茶的制作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含有多种矿质营养元素,饮用乌龙茶对调节人体代谢功能,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抗疲劳、降血脂、降血压等均有一定功效,但乌龙茶的品质受生产工艺影响很大。概述了传统乌龙茶与半球形乌龙茶的制作工艺,并对现代乌龙茶先进制作技术作出展望,为生产和加工优质乌龙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
休耕即通过休耕管护,对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综合治理,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问题。本文以保墒促苗、土壤理化改善为核心,制订了包括范围、环境要求、休耕流程、休耕栽培的技术规程,重点就休耕地的地块选择、绿肥品种、种植时期、播种方式、播种量、机具选择、还田方式、杀青时期、翻压深度、深翻深度、深耕质量、有机肥施入时期、耙耱保墒等关键管护技术提出具体操作规范,为充分发挥休耕管护在半干旱地区干旱缺水、生态严重退化区域的地力提升作用,确保急用之时能够复耕,复耕后能高产出等提供参考。重点提出按照春季种植绿肥→杀青还田→深翻晒垡→秋季增施有机肥→耙耱保墒(镇压)的流程,落实休耕地年度管护措施,实现耕地质量提升,做到休而不荒、休而不废。  相似文献   
27.
<正>湘阴县为顺应国内外市场的需求、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以藠头、有机茶、无公害蔬菜为重点产业,以14个规模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为试点单位,广泛开展诚信建设活动。湘阴县境内现有茶叶加工企业16家,为保持湘阴名茶优势,"讲诚信,重健康,更优质"成为了湘阴茶叶的产业之风。在茶园管理上严格按绿色食品茶和有机茶标准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广频振式杀虫灯和黄板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并在基地树立有奖举报的承诺牌,向社会郑重  相似文献   
28.
绿茶的品质主要有色、香、味、形四个方面的表现,而作为绿茶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工序,杀青技术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绿茶的品质。本文重点论述了花香型绿茶加工技术路线,并特别提出了过热蒸汽杀青技术在花香型绿茶加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分析比较绿茶加工中不同热源杀青机械的能耗和热效率。[方法]对四川省茶叶生产企业杀青工序中使用的燃气式和燃煤式滚筒连续杀青机在实际生产中的燃料消耗进行测定、计算、分析。[结果]试验得出,热源为天然气的6CST-7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和热源为烟煤的6CST-6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对1 kg单芽鲜叶进行杀青工序需要消耗的热量及热效率分别为4 615.92 kJ、23.35%和6 732.80 kJ、16.01%。在扁形芽茶杀青工序中,不同热源杀青机械的热能利用率不同,使用热源为天然气的6CST-7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热效率优于使用热源为烟煤的6CST-6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的热效率。[结论]研究可为茶叶机械设备生产企业降低杀青机械能耗并提高效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0.
将电磁微波共轭杀青工艺应用于乌龙茶杀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电磁杀青滚筒温度、转速以及微波磁控管开启个数、微波杀青带速等因素对乌龙茶杀青叶理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微波共轭杀青较佳工艺参数为:高温滚筒杀青温度310℃,滚筒转速为10 r·min-1,低温滚筒温度150℃,配套微波杀青,微波电磁管开启6个,输送带带速为0.14 m·s-1,且共轭杀青最佳含水率为3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