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48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441篇
林业   43篇
农学   569篇
基础科学   579篇
  497篇
综合类   3545篇
农作物   434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0篇
园艺   109篇
植物保护   311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12篇
  2016年   141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267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24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79篇
  2006年   290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217篇
  2003年   243篇
  2002年   232篇
  2001年   247篇
  2000年   188篇
  1999年   185篇
  1998年   158篇
  1997年   151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15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74篇
  1992年   68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22个水稻品种进行旱作试验,通过各品种生育期、产量等综合表现,垦稻27号、龙粳27号、龙粳20号、龙庆稻5号比较适合进行旱作栽培。  相似文献   
82.
为筛选兴安盟地区旱作条件下适宜引进栽培的优良苜蓿品种,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呼和马场种植11个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通过连续2年观测参试品种的越冬率、株高、产量、茎叶比及营养成分等指标,对旱作条件下11个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和饲用价值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图牧2号、敖汉苜蓿和呼伦贝尔杂花苜蓿两年的平均越冬率较高;SK3010、呼伦贝尔杂花苜蓿和敖汉苜蓿在株高、生长速度和干草产量方面表现较好;图牧2号的茎叶比均最大,其次是呼伦贝尔杂花苜蓿、SK3010和敖汉苜蓿;WL168HQ、斯普雷德和呼伦贝尔杂花苜蓿两年的粗蛋白质含量均高于18%;巨能2和斯贝德的粗纤维含量较高;WL168HQ、呼伦贝尔杂花苜蓿、WL343HQ、SK3010和WL319HQ的粗灰分含量均高于10%。对11个苜蓿品种的越冬率、产量特性和饲用品质进行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呼伦贝尔杂花苜蓿的综合表现最优,适合在该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83.
为揭示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马铃薯“水改旱”种植对其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选取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27个站点,基于站点的气象数据、土壤数据和管理数据驱动充分验证的APSIM-Potato模型,模拟分析农牧交错带地区灌溉和雨养马铃薯的耗水差异。结果表明: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区马铃薯种植连续灌溉10、20 a和30 a的产量分别为15 900~35 600、16 400~34 800 kg·hm-2和16 600~34 800 kg·hm-2,改为旱作后对应的产量分别为12 800~30 600、13 900~29 100 kg·hm-2和12 700~25 500 kg·hm-2;灌溉马铃薯产量均表现为西部较高,旱作马铃薯产量则为东部较高。连续灌溉10、20 a和30 a的播前1 m土层土壤含水量分别为163~388、161~394 mm和154~398 mm,改为旱作后分别下降31.8%、35.3%和36.9%。连续灌溉10、20 a和30 a后的地下水消耗量分别为5 360~21 330、8 910~4...  相似文献   
84.
农田土壤氮矿化是陆地生态系统氮循环的重要过程,对维持土壤供氮能力及作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陇中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是我国西北部重要的粮食生产区,如何实现当地旱作农田氮素高效利用一直是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关于该地区不同耕作措施对旱作麦田土壤氮矿化的影响规律我们却知之甚少。为此本文以黄土高原旱作麦田为研究对象,于2021年春小麦生育期(3—8月)采用树脂芯原位培养法监测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T)、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覆盖(TS)、免耕+秸秆覆盖(NTS)]对土壤氮矿化的影响特征,通过分析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氮素含量和水热条件的影响规律,以此来探究耕作措施对土壤氮矿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1)T、NT、TS和NTS处理下土壤氮素在春小麦生育前期(播前-开花期)呈净氮固持状态、中后期(开花期-成熟期)呈净氮矿化状态。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差异显著(P<0.05),呈现为NTS>TS>NT>T。(2)相较T处理,3种保护性耕作在春小麦生育期内增加了土壤全氮、NH4+-N含量和土壤水分,减少了NO3  相似文献   
85.
粮饲兼用型冬小麦鲁原886是我所于1997年利用航天搭载与同位素示踪技术选育而成的新品系之一。在品比和示范试验中表现为抗旱、高产、稳产。为进一步探讨该材料的生产性能,我们在田间条件下,进行水旱对比试验,以为该材料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春小麦耐热性的筛选方法与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51份春小麦材料对3种耐热性方法进行了研究评价。供试材料在田间通过晚播计算各基因型的粒重感热指数(Se)或于籽粒浆期用塑料简棚进行遮盖处理并计算千料重感热指数(Sg)评价其耐热性,而在室骨采用膜热稳定性测定方法,以相对热损伤率(RI%)大小评价基因型的耐热性。相关分析表明:Se在年际间和年份内的相关系数均呈极显著高度正相关,从而具有较好的重演性,而RI%与Sg呈显著正相关说明基因型的热稳定性大  相似文献   
87.
姚卫华 《小麦研究》2007,28(2):34-36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位于北纬48°15′~49°10′,在这样的高寒地区,通过100万亩大面积高产攻关的生产实践,总结出"深松秋耙,良种包衣,配方施肥,精量少播,两早两压,两防两补"的五大连池小麦高产模式。通过模式的推广应用,使五大连池市的30万亩小麦产量水平达到250kg/666.7m2,比1995年以前增产小麦50kg/666.7m2左右,取得了显著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8.
豌豆是甘肃中部旱作农业中的主要抗旱作物,具有倒茬、养地、发展畜牧、产业化开发等作用,是甘肃、青海、宁夏、山西、内蒙等省的主要豆类作物之一.  相似文献   
89.
1992~1993年度,对235份春小麦、黑麦、小黑麦材料进行了抗壳针孢叶枯病(Septoriatritici)和燕麦壳针孢菌小麦专化型(Septoriaavenaef.sp.triticea)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仅有为数不多的高抗品种,品种间抗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0.
水稻旱作的需水规律与土壤水分调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为了研究水稻旱作的水分调控指标和节水效果,采用单阶段旱试验方法,设置13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得到了旱作水稻的需水特性和规律,土壤水分、耗水量和产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受旱对各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受旱对最终产量的影响等,并求得了旱作水稻各阶段受旱的水分敏感指(系)数和水分生产函数。结果表明:受旱对产量影响最大的阶段为拔节孕穗期,抽穗灌浆期次之,分蘖期适当的水分亏缺反而有利于旱作水稻的协作发育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