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2篇 |
免费 | 67篇 |
国内免费 | 23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篇 |
农学 | 409篇 |
基础科学 | 24篇 |
71篇 | |
综合类 | 672篇 |
农作物 | 147篇 |
水产渔业 | 69篇 |
畜牧兽医 | 458篇 |
园艺 | 54篇 |
植物保护 | 3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4篇 |
2023年 | 58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85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47篇 |
2016年 | 64篇 |
2015年 | 59篇 |
2014年 | 71篇 |
2013年 | 67篇 |
2012年 | 118篇 |
2011年 | 114篇 |
2010年 | 110篇 |
2009年 | 86篇 |
2008年 | 128篇 |
2007年 | 86篇 |
2006年 | 92篇 |
2005年 | 94篇 |
2004年 | 74篇 |
2003年 | 83篇 |
2002年 | 48篇 |
2001年 | 53篇 |
2000年 | 32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23篇 |
1997年 | 24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10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4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1.
3个STR位点在中国7个民族遗传距离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技术、质量分数4%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银染技术,研究了D16S539,D7S820和D13S7133个STR位点在新疆锡伯族和哈萨克族中的遗传结构,结合汉族、黎族、朝鲜族、藏族和维吾尔族相同位点的相关遗传资料,应用亲缘系数和遗传距离研究了7个民族间的遗传关系,并根据遗传距离绘制遗传系统树。结果显示,汉族、朝鲜族、黎族、藏族和锡伯族为一群,而新疆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为一群。其中,汉族与朝鲜族遗传距离最近,其他依次为黎族、藏族和锡伯族。 相似文献
92.
选用来源于中国黄淮和美国的熟期组II~IV的8个大豆品种, 按Griffing方法II设计, 配成28个双列杂交组合, 包括8个亲本共计36份材料。选用300个SSR标记, 对8个大豆亲本进行全基因组扫描, 利用基于回归的单标记分析法, 对大豆杂种产量和分子标记进行相关性分析, 估计等位变异的效应和位点的基因型值, 剖析杂种组合的等位变异。结果表明, 300个SSR标记中有38个与杂种产量显著相关, 分布于17个连锁群上, 其中D1a和M等连锁群上较多, 有8个位于连锁定位的QTL区段内(±5 cM)。单个位点可分别解释杂种产量表型变异的11.95%~30.20%。杂种的位点构成中包括有增效显性杂合位点、增效加性纯合位点、减效加性纯合位点和减效显性杂合位点4部分, 其相对重要性依次递减。从38个显著相关的SSR标记位点中, 遴选出Satt449、Satt233和Satt631等9个优异标记基因位点, Satt449~A311、Satt233~A217和Satt631~A152等9个优异等位变异, 以及Satt449~A291/311、Satt233~A202/207和Satt631~A152/180等9个优异杂合基因型位点。这些结果为理解杂种优势的遗传构成和大豆杂种产量聚合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3.
旨在分析猪THRSP基因5’调控区多位点SNP联合调控THRSP基因表达的效率。实验从猪基因组获取包含多位点SNP的目的片段,利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pGL3-Basic构建表达载体,检测多位点SNP 的联合启动效率,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THRSP基因表达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在5个SNP位点中,TCAGA 的启动效率最高,比CTGGA的启动效率高129%,而CCAGA、CTAGA和CTGAT的启动效率较CTGGA分别低99.0%、73.2%和42.6%。TCAGA的启动效率较CCAGA高75.6%,而CCAGA比CTAGA的启动效率高96.6%;报告基因所揭示的SNP启动效率与THRSP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94.
分子基因组分析技术的应用使猪遗传差异的检测方法发生了巨大变化。近年来,遗传学家们致力于探讨包含未知遗传标记和已知基因的基因图谱。此外,比较基因组图谱的研究也有助于寻找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基因。这些基因图谱的内容足以用于数量性状位点(QTL)的连锁分析。对QTL进行连锁分析涉及基因组扫描技术,基因组扫描通常需两个世代或回交家系的表型及基因型资料(从基因组甚至基因组间的大量标记得到)。 相似文献
95.
鸡源株与人源株H9N2流感病毒血凝素受体结合位点氨基酸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H19N2病毒可以感染多种禽类和哺乳动物,包括人类。流感病毒血凝素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可以影响受体结合特性。为了解鸡源株与人源株H19N2病毒受体结合部氨基酸的差异,作者对二者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鸡源株与人源株血凝素受体结合部位氨基酸的第137、183、190、226位点存在差异,鸡源株在这些位点分别为K、N、AorVorT、LorQ而人源株则分别为R、H、E、L。虽然尚不清楚这些位点的改变对病毒与细胞亲和力及宿主范围的影响,但由于H9N2在我国养鸡业的普遍存在,加强H9N2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6.
本研究采用电泳技术,对我国北方系统牛──延边牛、蒙古牛、复州牛、安西牛的6个蛋白位点进行了遗传检测,得出了各品种的表现型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并分析了各品种在这几个位点的等位基因类型及分布特点。特别是复州牛中含有北方系统牛中所没有或少有的HbB、Hbc和基因,同时还计算了遗传距离进行聚类分析,得出了他们的血液型分类关系,其中复州牛遗传距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97.
玉米叶面积的大小及分布特征不仅影响其光合效率、蒸腾速率,而且与其耐旱性、耐密性、抗倒伏性及产量形成紧密相关。深入剖析不同水旱环境下玉米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叶位叶面积的分子遗传机理对玉米耐旱高产新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构建的2套F2∶3群体为试材,在8种水分环境下,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和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CIM)对玉米相应叶(V18时期第10片叶、R1时期穗三叶)叶面积进行单环境和多环境联合QTL分析;参考玉米基因组B73 RefGen_v3挖掘稳定表达的QTLs (sQTLs)区间内的候选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CIM法,单环境下2个生育时期2套F2∶3群体间总共定位到了7个玉米相应叶叶面积QTLs,主要受显性(81.0%)、部分显性(14.3%)和超显性(4.7%)等遗传效应的调控,其中在干旱环境下定位到了5个QTLs。采用MCIM法,在2套F2∶3群体间总共检测到6个相应叶叶面积的联合QTLs,其中1个表现为显著的QTL与环境的互作(QTL×E, Bin 2.08~2.09),1对QTLs (Bin 1.08~1.10与 Bin 2.08~2.09)参与了显著的加性与加性(AA)上位性互作。结合CIM和MCIM法进一步分析在2套F2∶3群体间检测到了6个sQTLs,其分别位于Bin 1.08~1.10、Bin 2.08~2.09、Bin 4.08~4.09、Bin 6.05、Bin 8.03和Bin 10.03处,并在这些sQTLs区间内确定了12个玉米叶发育相关候选基因。采用生物信息学,总共收集了75个玉米叶发育相关候选基因,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这些候选基因划分为3大进化分支,且上述检测到的12个候选基因分布于这3大进化分支上。这些结果为系统地解析玉米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水旱环境下相应叶叶面积的分子遗传机理提供理论依据,检测到的sQTLs可作为叶面积改良的重要染色体区段,检测到的候选基因为其进一步克隆、功能分析及育种应用提供了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98.
介绍了AquaCrop模型的原理及基本参数,从模型的校验与应用两方面阐述了该模型的研究进展。指出目前仍缺乏实测数据验证AquaCrop模型对蒸发及蒸腾的模拟效果;AquaCrop模型在严重水分及盐分胁迫下模拟结果精度较差;已开展的模拟研究地域范围窄;由于缺少更复杂的生理子模块,AquaCrop模型不能很好解释水分胁迫对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分配过程的影响。为了提高模型的模拟精度并进一步延伸模型的应用范围,应完善模型水分及盐胁迫模块,并在较广范围内获取丰富的实测数据对模型开展进一步的校验研究。 相似文献
99.
利用野生稻高代回交群体分析水稻农艺性状QTL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用来源于马来西亚的普通野生稻(IRGC-105491)与珍汕97B杂交并回交构建148个株系的高代回交群体(BC_2F_4),用152个均匀分布的SSR标记构建了分子遗传连锁图,其图谱长为1 342.1 cM,相邻标记间距为8.8 cM.利用该群体检测定位到影响株高、生育期、穗数、穗长及千粒重、粒长、粒宽等农艺性状的27个QTL;在这些QTL中约有59%有利基因来源于野生稻.野生稻中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将为分子标记辅助培育水稻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0.
分子标记是一种新型的遗传标记,通过着重介绍以不同反应原理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林木遗传连锁图谱构建中的应用,并随着分子标记技术的不断更新,将极大地推动林木遗传改良进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