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21篇
  免费   409篇
  国内免费   901篇
林业   1595篇
农学   1014篇
基础科学   2089篇
  1928篇
综合类   9399篇
农作物   678篇
水产渔业   1638篇
畜牧兽医   3005篇
园艺   1607篇
植物保护   878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478篇
  2022年   652篇
  2021年   699篇
  2020年   587篇
  2019年   698篇
  2018年   336篇
  2017年   566篇
  2016年   737篇
  2015年   862篇
  2014年   1391篇
  2013年   1173篇
  2012年   1493篇
  2011年   1542篇
  2010年   1548篇
  2009年   1347篇
  2008年   1343篇
  2007年   1172篇
  2006年   1037篇
  2005年   976篇
  2004年   696篇
  2003年   675篇
  2002年   526篇
  2001年   496篇
  2000年   336篇
  1999年   267篇
  1998年   276篇
  1997年   262篇
  1996年   198篇
  1995年   193篇
  1994年   188篇
  1993年   133篇
  1992年   142篇
  1991年   131篇
  1990年   96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37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9篇
  1978年   11篇
  1977年   12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8篇
  1957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生态沟渠花叶芦竹(Arundo donax var. versicolor)为材料,采用便携式CID–340光合仪,在晴朗天气测定花叶芦竹成熟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叶温(Tl)、叶周围气温(Ta)和蒸腾速率(Tr)等影响因子,对花叶芦竹光合特性日动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花叶芦竹叶片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峰值为19.76 μmol/(m2•s),峰值出现在15:00左右;②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主要受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叶温和气温的影响;③偏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也是影响花叶芦竹净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且胞间CO2浓度的影响比蒸腾速率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992.
研究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在白粉病发病前用药2次,对黄瓜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控制病害的发生危害且对黄瓜安全。推荐使用剂量为250~300 g/hm2。  相似文献   
993.
以草莓品种丰香为试材,以菇渣为对照,将菇渣与水苔按不同质量比混配成栽培基质,研究不同配比的新型基质对草莓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比的新型基质理化性状(EC值、p H值、容重、比重、孔隙度)均适合草莓生长,混配基质栽培的草莓茎粗、叶面积、还原糖、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及果实产量均优于对照,以菇渣∶水苔=15∶1的处理更能显著提高草莓生长量,提高果实产量及品质。  相似文献   
994.
为促进贵州高原湿地草海的可持续发展,改善草海水环境状况,恢复草海保护区的湿地功能,研究了草 海在丰水期和枯水期的底泥及上覆水的氮磷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并以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曳作为评价依据对草 海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个时期草海底泥TN 和TP 呈现中等程度的空间变异性。丰水期草海底泥TN 的空间 特征是S 区跃N 区跃E 区,丰水期和枯水期底泥碱解氮含量为S 区跃N 区跃E 区;丰水期底泥有效磷含量分布规律为E 区跃N 区跃S 区,枯水期底泥有效磷含量为E 区跃S 区跃N 区。丰水期和枯水期草海底泥TN、碱解氮含量由南至北逐渐 升高,西至东逐渐升高。草海的东水域区的各项指标数值都比西水域区高。草海底泥及上覆水中主要是草海周边农 田化肥、周边村落畜禽养殖所产生的粪尿和居民的生活污水。应重视农业生产中对废弃物和废水排放量的限制。  相似文献   
995.
汪进  陈冕  何瑞珍 《浙江农业科学》2014,1(9):1390-1394
面对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作为城市生态环境和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水空间的安全、美观和高效越来越受到规划和管理部门的重视,成为当今城市生态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现代滨水景观设计应以本土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人文特征为现实背景,依托场地环境,凸显文化内涵,丰富景观环境。在镇平赵河滨水景观设计中,对地域文化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营造了一个休闲、郊游、亲子、娱乐、科普及城市的文化宣传场所,形成并带动外来人员短期旅游、观光、购物等活动的综合性城市滨水空间。  相似文献   
996.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畜牧业早已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然而,在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给其带来不小的影响,成为了当今畜牧业中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严重的制约了畜牧业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了当今畜牧养殖中常见的动物疾病的发病原因,并探讨了对其相应的控防对策,对今后畜牧养殖中对于动物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及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97.
<正>自压管道输水灌溉是以管道代替明渠输水灌溉的一种工程形式。自压管道输水减少了输水过程中的渗漏与蒸发损失,井灌区管道系统水利用系数在0.95以上,比土渠输水节水30%左右,节能20%~30%。渠灌区采用管道输水后,比土渠节水40%左右。  相似文献   
998.
涌泉根灌不同浓度肥液入渗特性及土壤湿润体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为了研究涌泉根灌肥液入渗特性及湿润体水氮运移的变化规律,在陕北米脂山地微灌枣树示范基地原状土上进行了涌泉根灌肥液入渗试验。结果表明:累积入渗量与入渗时间之间符合Kostiakov幂函数关系(R20.9,P0.01);涌泉根灌入渗能力与增渗效果均随肥液浓度增大而增大;水平湿润锋与竖直湿润锋运移距离均随肥液浓度增大而增大,且均与入渗时间呈显著的幂函数关系,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湿润锋运移距离的拟合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在–3.84%~5.20%以内。肥液浓度的不同对于湿润体大小略有影响。提出了涌泉根灌肥液入渗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和NH_4~+-N浓度分布的数学模型,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单位含水率的变化可引起的肥液浓度变化,且模型的计算精度较高(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在10%以内),并符合湿润体内土壤含水率和NH_4~+-N分布规律,可对不同位置处土壤含水率及NH_4~+-N含量进行估算。水分分布情况对肥液浓度条件敏感性较低,NH_4~+-N分布情况对肥液浓度条件敏感性较高。研究可为涌泉根灌水肥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紫色土丘陵区生物埂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分离水动力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野外采集紫色土区六棱型预制网格式护坡生物埂内不同植被类型原状土样,通过室内模拟细沟水槽(长4 m,宽0.12 m,深0.1 m)冲刷试验,探究不同植被类型影响下土壤分离能力与水动力学参数之间的关系。选择麦冬、韭菜2种生物埂类型,以单一网格式裸坡为对照,在3个坡度(15°,20°,25°)、5个流量(39.86,59.98,79.67,100.45,121.16 L/min)组合条件下进行冲刷试验。结果表明:生物埂内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分离能力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麦冬(均值2.24 kg/(s·m~2))对照(均值1.34 kg/(s·m~2))韭菜(均值1.09 kg/(s·m~2))。幂函数方程可用于描述土壤分离能力与水流剪切力(R~2=0.75)、水流功率(R~2=0.73)、单位水流功率(R~2=0.46)及过水断面单位能量(R~2=0.63)间的数学关系。生物埂各植被类型下土壤发生分离的临界剪切力τ_c表现为τ_c麦冬(8.75 Pa)τ_c韭菜(6.47 Pa)τ_c对照(1.93 Pa),表明植被可增强网格式护坡生物埂土壤抵抗分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定量评价了岷江源头区交错带云杉针叶林、云杉针叶林—山生柳灌丛交错区(乔灌)和窄叶鲜卑花灌丛3个林型的地被物(枯落物和苔藓)和土壤持水特征。结果表明:3个林型地被物储量差异显著,其大小顺序为乔灌(72.67t/hm~2)针叶林(43.87t/hm~2)灌丛(11.00t/hm~2);针叶林和乔灌的苔藓层的储量分别为27.00,44.71t/hm~2,占地被物总储量的61.5%以上。地被物层最大持水总量表现为乔灌(21.23mm)针叶林(11.33mm)灌丛(2.45mm);针叶林和乔灌枯落物层的最大持水量分别为7.45,12.12mm,均大于苔藓层的最大持水量;针叶林和乔灌枯落物层和苔藓层最大持水量分别是其储量的4.3~4.4,1.4~2.0倍。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持水能力则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0—20cm最大持水量大小顺序为乔灌(153.70mm)灌丛(132.28mm)针叶林(128.25mm)。综合地被物持水和土壤持水,交错带生态系统的持水能力在不同林型间差异显著,其最大持水量表现为乔灌(174.93mm)针叶林(139.58mm)灌丛(134.73mm),其中,土壤层是生态系统持水能力的主导层,占综合持水量的87.9%以上。研究结果有利于全面认识岷江源头区生态水文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