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6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林业   136篇
农学   249篇
基础科学   121篇
  41篇
综合类   1493篇
农作物   200篇
水产渔业   79篇
畜牧兽医   634篇
园艺   99篇
植物保护   176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60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93篇
  2007年   166篇
  2006年   151篇
  2005年   131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132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8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55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40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研究采用STS改良法抽提家蚕后部丝腺的两类核酸(DNA和RNA),研究家蚕杂交原种后部丝腺的核酸含量与若干数量性状的遗传相关,从定量分析上证明了DNA控制RNA的转录合成,并决定家蚕的生物学产量;RNA决定丝蛋白代谢的速度和强度,并从微观上证明了多丝量品种的体弱难养,为育种实践上应用核酸分析预测产量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82.
83.
84.
对不同性别的家蚕进行饲养,其结果调查如下:食下量雌蚕较雄蚕多,消化率雌蚕较雄蚕低,熟蚕丝腺量 雌较雄的重,而遗腹丝雌较雄的轻,全茧量雌的较雄的重,茧量雌雄无差异,茧丝量雌较雄的轻,茧丝长雌较雄的短,这说明饲养雄蚕的经济效益比雌蚕高。  相似文献   
85.
微卫星标记与丝羽乌骨鸡产蛋性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鸡的遗传图谱中选择9个与产蛋性能相关的微卫星基因座,对在产蛋性能上有明显差异的丝羽乌骨鸡个体共170只进行标记基因型与产蛋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有4个标记G31913、X82867、Z95315、G01672与丝羽乌骨鸡的4个月连产蛋量、开产蛋重及500日龄产蛋量间存在显著的关系。标记G31913中基因型AB所对应的开产体重最小二乘均值与其它基因型的对应值间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开产蛋重间无显著差异。标记Z95315的基因型CC所对应开产蛋重、开产体重最小二乘均值最高,并且均显著高于其余8种基因型所对应的开产蛋重、开产体重最小二乘均值。标记G01672基因型为EE、AE所对应开产蛋重最小二乘均值与基因型为CE、CC的对应值间差异显著;等位基因E与开产蛋重有显著正相关,等位基因C与开产蛋重有显著负相关。标记X82867基因型CD所对应500日龄产蛋量最小二乘均值显著低于AB型,4个月连产蛋量、300日龄产蛋量也低于基因型为AB个体。研究表明,标记G31913的基因型AB和标记Z95315的基因型CC有望作为开产蛋重、开产体重早期选择的辅助标记。  相似文献   
86.
山东小麦纹枯病菌致病性与遗传分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山东麦区被鉴定为双核丝核菌的35个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的基础上,选用15个随机引物对上述菌株进行了RAPD分析,共标记出171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161个,多态率为94.15%。用UPGMA法构建系统树,以遗传距离0.33为阈值,被鉴定为AG-D融合群的33个菌株隶属于同一个RAPD组,而3个未定融合群菌株(WK-6、WK-37和WK-13)均为独立的RAPD组。以遗传距离0.25为阈值,将属于同一个融合群的33个AG-D群菌株划分为7个亚组,说明受试小麦纹枯病菌株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综合分析受试菌株的致病力测定结果与RAPD分析发现,供试菌株的RAPD组与菌株致病力的强弱无明显的相关性,但少数菌株的致病力强弱与亚RAPD组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87.
通过不同条件对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率影响的试验研究表明,甲醛处理对玉米丝黑穗病菌冬孢子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萌发率达88.89%,冬孢子在麦芽糖和水琼脂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达84.49%。在不同温度和pH条件下冬孢子萌发率差异较大。冬孢子在28℃时最适合萌发,达89.67%,在pH为7时萌发率最高达89.02%。  相似文献   
88.
一、玉米丝黑穗病(乌米)丝黑穗病是危害玉米的主要病害,玉米一旦染病造成损失很大。病菌的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沾在种子表面越冬。冬孢子可在土壤中存活三年左右,玉米播种发芽时,冬孢子同时萌发侵入玉米。从种子萌发至5叶期,都可侵染。病菌侵入后,蔓延在生长锥基部的分生组织中,花芽分化时菌丝向上蔓延至花蕾原始体,形成丝黑穗。防治方法: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减少初侵染来源。一是铲除病苗和可疑苗;二是中期铲除病苗;三是后期割除病株,并把病株带出田外深埋;施用腐烂的粪肥;加强苗期管理,促进快出苗,增强抗病力。三是药剂防治。在苗期利用药  相似文献   
89.
马学文 《种子世界》2007,(11):42-42
1发病原因 1.1品种多、乱、杂,感病品种多 据种子经销商不完全统计,3年以来长治各县区市场上销售的品种每年都不下百个,其中不乏有未经审(认)定的品种或虽已审定但不适宜长治地区,甚至有假冒伪劣种子。因此,整个种子市场可以说是鱼目混珠。农民在购种常识不足的情况下,选种了较多的抗病性弱甚至感病的品种,为该病的爆发提供了有利的寄生条件。[第一段]  相似文献   
90.
品种来源:通辽金山种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用金自L610×昌7-2配组而成的玉米新品种,审定编号是国审玉2011004。省级审定情况:2008年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在东华北春玉米区种植,出苗至成熟128 d,与对照郑单958相当。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绿色,叶缘浅紫色,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265 cm,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