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84篇
  免费   258篇
  国内免费   383篇
林业   893篇
农学   876篇
基础科学   231篇
  290篇
综合类   5544篇
农作物   814篇
水产渔业   216篇
畜牧兽医   1791篇
园艺   1318篇
植物保护   652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55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157篇
  2017年   262篇
  2016年   354篇
  2015年   419篇
  2014年   560篇
  2013年   540篇
  2012年   735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720篇
  2009年   729篇
  2008年   736篇
  2007年   558篇
  2006年   564篇
  2005年   578篇
  2004年   411篇
  2003年   386篇
  2002年   289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170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58篇
  1996年   184篇
  1995年   166篇
  1994年   148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22篇
  1991年   147篇
  1990年   115篇
  1989年   9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4篇
  195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牧草的再生性能是草地持续利用的基础,牧草贮藏的碳水化合物对牧草再生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针对刈割强度对羊草(Leymus chinensis)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现存量、再生速度及不同部位碳水化合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羊草和无芒雀麦地上部现存量随留茬高度的降低呈降低趋势;第2次刈割后,羊草和无芒雀麦留茬4cm的再生速度均高于留茬8和12cm。刈割后无芒雀麦不同部位可溶性糖含量均在第2次刈割后16d上升,到秋季枯黄期降至最低值,且未恢复到刈割前水平。第2次刈割后16d,羊草茎基部还原糖含量可恢复到刈割前水平,而无芒雀麦茎基部还原糖含量降至刈割后最低值,到秋季枯黄期,留茬12cm羊草和无芒雀麦茎基部还原糖含量可达到刈割前水平。试验期间牧草主要生长季(6-8月)降水较少,严重抑制了羊草和无芒雀麦的再生和碳水化合物的贮藏。因此生长季降水少的干旱年份,羊草和无芒雀麦草地以留茬8~12cm、刈割1次为宜。  相似文献   
82.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黄芪茎叶对断奶仔猪饲料养分消化率、小肠食糜理化特性及盲肠发酵效果的影响。选择36头平均体质量为(10.84±1.86)kg的长×大二元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0.0%黄芪茎叶组(对照组)、2.5%黄芪茎叶组(Ⅰ组)、5.0%黄芪茎叶组(Ⅱ组)和7.5%黄芪茎叶组(Ⅲ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猪,预饲期5d,正式期35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Ⅰ组粗蛋白、粗纤维及干物质消化率均差异不显著(P0.05),Ⅲ组显著降低(P0.05);相比对照组,Ⅰ组小肠各段pH值差异显著(P0.05),小肠各段失水率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十二指肠、空肠胰蛋白酶活性以及空肠、回肠脂肪酶活性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Ⅰ组仔猪盲肠pH值降低,同时提高了总VFA的含量,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黄芪茎叶会对仔猪养分消化率、小肠食糜理化特性以及盲肠内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以2.5%添加量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83.
云南地区扁穗雀麦繁殖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野生种牧草扁穗雀麦的繁殖对策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有性繁殖和营养繁殖效果都很好,种子产量可以达到270.00 g/m2,且种子发芽率在无任何处理的情况下也能达到80%以上,总繁殖效力平均为34.24%。扁穗雀麦有性繁殖苗期生长缓慢,生长速率为0.361 cm/d,但分蘖以后生长速率加大,抽穗开花期达最大;扁穗雀麦营养繁殖成活率较高,为89.7%,生长速度比有性繁殖快,并且随植株长大,生长速率呈下降趋势;种子产量随地上生物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84.
近年来,小麦茎基腐病在山东省宁津县刘营伍乡逐年加重发生,严重影响了当地小麦的生产。为保证当地小麦生产,根据当地小麦茎基腐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经过多年试验、观察,并向上级对口单位请教、学习,摸索出适合当地防治小麦茎基腐病的方法。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指导方针,采用播种前深耕深翻土地的方式,将前茬作物秸秆和杂草深埋至土层30 cm以下,阻断了病原菌与作物接触,同时深埋能杀死一部分杂草种子和病原菌;隔行秸秆还田,减少秸秆还田数量,从而减少菌源;实行轮作,切断病原菌的侵染循环链;适时推迟小麦的播种期,创造不利于致病菌侵染的环境;药剂拌种和返青期对小麦茎基部喷施药物等多种方法在小麦各个管理环节实施。经过农户的实际应用取得不错的防治效果,刘营伍乡小麦茎基腐病进一步蔓延的趋势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85.
我国扁杏产业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我国扁杏产业的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86.
为挖掘更多的茎基腐病抗性QTL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中抗茎基腐病品种CI12633和感茎基腐病品种扬麦158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采用SSR和SNP等分子标记对群体中的94个家系进行基因型分析,绘制遗传连锁图,并结合3次室内群体的茎基腐病抗性鉴定结果对小麦茎基腐病抗性QTL进行定位.结果表明,与小麦茎基腐病抗性相关...  相似文献   
87.
阐述了我国萧氏松茎象(Hylobilelus ×iaoi)的发生与危害现状,分析了主要发生原因,提出了包括治理思路、工程治理、机制创新、预防措施、调控措施和除治措施等方面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88.
89.
主要由假禾谷镰孢Fusarium pseudograminearum引起的茎基腐病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害,对产量及质量都有严重影响,目前尚无登记应用在该病害防治上的化学药剂。本研究从河南省17个地市采集病害样本,分离纯化得到82株小麦茎基腐病菌菌株,包括76株假禾谷镰孢和6株禾谷镰孢。嘧菌酯抑制76株假禾谷镰孢孢子萌发的EC50值为0.02~1.54μg/mL,平均EC50值为(0.33±0.29)μg/mL;经数据异常值检验,舍弃异常菌株LHWY-6及SQYC-6后,嘧菌酯对74株(97.37%)正常菌株的平均EC50值(0.30±0.24)μg/mL可作为假禾谷镰孢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不同地市菌株间敏感性存在差异,同一地市菌株间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差异较大,许昌、焦作、洛阳和商丘4市的菌株间敏感性差异倍数均在20.00以上,南阳、三门峡和开封3地的菌株间差异倍数均在2.00以下,其他地市菌株间差异倍数在2.70~12.00之间;假禾谷镰孢孢子萌发对嘧菌酯与其对丙硫菌唑、多菌灵、咯菌腈、氰烯菌酯、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的敏感性相...  相似文献   
90.
热技术方法测算树木茎流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热技术方法根据其设计原理可分为热脉冲法、热平衡法、热扩散法和激光热脉冲法.回顾利用热技术方法测算树木茎流的历史,概述热技术方法的产生和发展过程,重点论述4种热技术方法的设计原理、最新研究成果和概况,及实际应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基于热技术法的特殊优点,对其拓展性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应用热技术方法对林木耗水进行尺度扩展,扩展模型中主导环境因子的导入,不同树种群体耗水量的估测等难点问题的深入研究和解决,将推动热技术理论和研究方法的进步.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和研究目标进行分析认为,热扩散方法将成为未来几年研究树木液流的重要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