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44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513篇
林业   260篇
农学   1008篇
基础科学   245篇
  281篇
综合类   4820篇
农作物   774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1190篇
园艺   220篇
植物保护   204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213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330篇
  2020年   249篇
  2019年   240篇
  2018年   128篇
  2017年   203篇
  2016年   225篇
  2015年   224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307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499篇
  2010年   476篇
  2009年   477篇
  2008年   453篇
  2007年   455篇
  2006年   451篇
  2005年   411篇
  2004年   307篇
  2003年   314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68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09篇
  1995年   99篇
  1994年   106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109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76篇
  1989年   87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篇
  195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焦宏 《养猪》2009,(6):28-28
为了进一步宣传陆川名猪,丰富陆川名猪文化,展示陆川名猪品牌,做强做大陆川猪产业,促进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10月23目,2009中国名猪(陆川)文化节在广西玉林市陆川县举行。该县通过举办首届陆川名猪文化节,重点对陆川名猪产业文化做一次全面的包装、交流、推广与提升,全力打造“陆川名猪”品牌,延长“陆川名猪”产业链,促进餐饮、副食品加工等行业及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2.
李连胜 《饲料广角》2009,(15):20-21
1行情回顾篇 纵览强麦上半年走势.其特征可以概括为“暴涨阴跌”,主导行情的因素为:旱情炒作、强麦供需状况以及国家政策。  相似文献   
33.
小麦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品种的遗传性、栽培措施和环境条件三个方面,群体密度是影响小麦产量主要栽培因素之一,不同密度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5],但对垄作小麦垄上行间不同密度的研究较少,我们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期为本地区的主栽品种——龙麦26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
川中岛桃,目前我省栽培约有1000hm2,由于栽培技术方面的原因,果实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存在着逐步下降的趋势。根据我们多年的观察、试验,现提出影响原因及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35.
36.
37.
晚熟老芒麦与披碱草种间天然远缘杂种的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在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系牧草试验站的田中发现了数株晚熟老芒麦与披碱草(ElgmusdahuricnsTurcz.)的种间天然远缘杂种植株,穗子外形特征为晚熟老芒麦和披碱草的中间型、半弯的镰刀状型,取样固定,经花粉母细胞镜检发现,染色体数为2n=35(SSHHY),这与预期数相符,表明了它是晚熟老芒麦与披碱草的天然远缘杂交种,并且雄性不育。  相似文献   
38.
11月份主要把好小麦、油菜播种出苗关。主要技术:一是选用良种,做好播前种子处理。种子应选用信得过的种子公司生产的并在当地推广效果良好的品种,播种前做好晒种、精选、消毒等处理,以提高播种质量;二是开好“三沟”,降低地下水位。由于目前多采用稻板麦、稻板油菜等免耕栽培技术,在晚稻收割后,  相似文献   
39.
地处淮河流域的豫南地区,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是典型的一年稻--麦(油)两熟区,稻茬麦常年种植面积15.3万公顷以上,占小麦总面积的80%。由于该区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保水保肥性能较差,小麦生育后期阴雨天气多,日照偏少,不利于小麦蛋白质积累和面筋形成。2003年豫南稻茬麦被农业部列为"长江流域弱筋小麦优势种植区划带"。多年来,尽管在栽培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小麦产量没有大的突破。八十年代单产只有100多公斤,九十年代达到200公斤左右,2004年实现历史最高水平,平均单产245.6公斤。就全省来说仍属低产水平。本文通过对稻茬弱筋小麦生产技术方面存在的限制因素,运用氮素调控技术,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稻茬优质专用弱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40.
我县麦子(包括小麦、大麦、元麦)面积占夏粮面积的97%左右,也是全年种植面积最大、最稳定的作物。因此,力争三麦高产对提高夏粮和全年粮食产量都有重大意义。但近几年来,麦子亩产忽上忽下,处于停滞状态。为改变这种情况,我们根据近几年的麦作生产实际情况,对麦子产量变化的特点进行了探讨,並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