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3篇
综合类   2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6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川西平原小麦免耕覆草高产高效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广汉市连山镇棉花一社,以绵阳26号,89-107为材料,进行定位试验和比较研究表明,免耕覆草栽培能显著增强小麦分蘖力,改善个体怀群体质量,促进增产,省工节本,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培肥能力,改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川西平原的农牧业生产是以粮、猪为主。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对青饲料的需要量也越来越大。本地区人多地少,粮食生产任务很重,目前要用更多的耕地种植饲草,估计在短期内还不能实现。再加上本地区野生饲草资源又很短缺。所以,养猪业的发展与青饲料的矛盾非常突出。根据笔者在新都县斑竹园乡部分村组调查25户村民,全年共出栏肉猪30头,平均每户1.2头,其中无猪户  相似文献   
13.
麦豆稻、油稻豆是川西平原研究成功的变麦(油)稻两熟制为三熟制的一种新的种植制度。据广汉点试验结果,麦豆稻三熟比麦稻两熟,每亩全年增产原粮30公斤,青饲料825公斤,大豆61公斤,纯收入增加52元。油稻豆三熟比油稻两熟,每亩减产水稻45公  相似文献   
14.
[目的]川西平原秋季多绵雨,为避开播种期湿害影响,筛选适合川西平原生态区免耕晚直播的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方法]以10个甘蓝型油菜新品种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免耕晚直播,稻草覆盖,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川油58’、‘华油杂10号’和‘宁杂11号’产量高,折合单产3 000 kg/hm2以上,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生育期短、抗性好、品质优;‘华油杂13号’和‘浙双3号’有高产潜力,单产2 775 kg/hm2以上,抗性好、品质优、生育期适中;其他品种较对照减产极显著、综合性状表现较差,抗性较差。[结论]‘华油杂10号’、‘宁杂11号’、‘华油杂13号’和‘浙双3号’等长江中下游优异品种可以成功引种并在川西平原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川西平原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少、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为16.1℃,降雨充沛,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2.1%,多年平均蒸发量为994 mm。露地架杆类瓜果蔬菜栽培一般只有2季,为了合理安排作物间的茬口衔接,使土地资源利用最优化,通过几年时间研究形成一套适用于川西平原露地的"一杆四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技术优点突出:露地栽培不需采用设施大棚,节省基础投入;种植4次,收获4季,提高复种指数,增加架材类果菜产品收获;一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地处大西南的川西平原,是四川省省会,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确定的西南地区科技、商贸、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近年来,成都市始终坚持中央提出的"全社会办林业、全民搞绿化"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川西平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后耕地变化及效益评价体系,以川西平原冉义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例,在实地调研和充分收集研究区基本资料的基础上,构建川西平原土地综合整治效果评价逻辑框架,运用ArcGIS空间分析软件测算冉义镇土地综合整治前后耕地的面积、形态、分布特征的变化,并从土地流转及生产效率、农户经营收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促进城市化发展等角度探究冉义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的效果。结果表明:1)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冉义镇耕地总面积增加14.60%,耕地斑块数却骤降64.21%,平均斑块面积和集中连片性均增加,正方像元指数从0.08减少到0.03,形状趋于规则;2)增加耕地的主要来源是农村宅基地与其周围林地组成的"林盘",随着"林盘"的大量减少,林地在城乡建设用地中面积比例由51.82%下降至17.72%;3)农业机械化耕种率和土地规模经营率显著提高,能够有效避免零散耕地被边际化的现象发生;4)冉义镇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提高了耕地利用效率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同时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当地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5)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要因地制宜,应当重点考虑区域自然资源禀赋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一、郫县稻瘟病发生情况 郫县地处川西平原,常年水稻栽插面积23万亩。水稻稻瘟病是全县水稻的重点防治病害之一,发病品种涉及杂交稻、常规稻、糯稻,主要发病品种为D优68、岗优527、岗优906等。2005年我县稻瘟病曾出现重发生。  相似文献   
19.
川西平原应加快稻麦联合收获机械推广步伐@刘伟荣@杨建章川西平原应加快稻麦联合收获机械推广步伐刘伟荣杨建章素有“天府之国”著称的川西平原,地势平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灌溉条件好,物产丰富,发展农业机械化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农田耕作,灌溉、植保、播种、运输等...  相似文献   
20.
成都市园林植物造景特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璟  尹玉洁  刘珊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14-18015,18062
回顾了成都园林植物造景的发展历史,将其归纳为4个阶段,分别为:①1949~1978年的起步时期,整修扩建了传统纪念性古典园林,新建了武侯祠、桂湖、杜甫草堂等一批公园和街道绿化;②1979~1989年的突破束缚时期,修缮扩建了"十年动乱"中被损坏的古典园林,首次编制了绿地规划,开始探索本土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园林形式,以植物园、游乐园、塔子山公园、百花潭公园为代表;③1989~1999年的全面振兴时期,形成了府南河环城绿带,并在1996年编制了新一版成都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以蜀都大道、府南河环城带状公园、新华公园、活水公园为代表;④自2000年起的继往开来时期,以"建设田园城市"为目标,城乡统筹,形成了较成熟的绿地规划理念,浣花溪公园、沙河带状公园、三圣花乡、北湖森林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金沙遗址公园、东湖公园、三环路道路绿带、人民南路道路景观是该时期的代表。从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两个层面探讨了成都园林植物造景特色,根据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道路绿地、风景游览绿地4种用地类型进行植物造景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设建议,强调努力发掘地域自然文化特征是时代的需求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