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1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95篇
林业   639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84篇
  545篇
综合类   1157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105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98篇
  2013年   119篇
  2012年   158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168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190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72篇
  2002年   132篇
  2001年   106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土壤的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问题,是发展必须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以大沽河流域农田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栅格形采样,共采集大沽河流域土壤样本124份。采用化学方法测量5种重金属(As、Cd、Cr、Hg、Pb)含量,并基于山东及全国的土壤背景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和比较分析。采用样条差值法,基于此数据使用Arc GIS,实现5种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专题制图。对重金属分布特性与人类活动和流域特征进行分析,指出污染严重的地区。重金属污染的区域分布特征,可以为新一轮大沽河流域的土壤综合控制和产业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农用地分等及土地开发整理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盼盼  宋戈  王越 《农业工程学报》2016,32(11):258-264
解决耕地占补平衡中补充耕地数量和质量不到位等问题,对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借助GIS的空间分析功能,以鄂尔多斯-安平-沧州输气管道工程(盂县段)项目为基础,进行微观案例分析,探索农用地分等及土地开发整理成果在耕地占补平衡中的具体应用。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可以准确定位被占耕地的数量及空间布局,经过计算和分析,确定被占耕地等级。2)基于农用地分等和土地开发整理成果,可以确定补充为耕地的土地利用等别、数量及空间布局,补划为基本农田的一般农田的等别、数量及空间布局;可以保证补充耕地的等级和数量不低于被占耕地的等级和数量;补划为基本农田的等级和数量不低于被占基本农田的等级和数量;补充的耕地与其他耕地集中连片。3)耕地异地占补平衡当中,交易机制不健全,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价格区域间差异甚大,在解决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交易问题的基础上,将补充耕地及基本农田补划的方法推广到耕地异地占补平衡中,为耕地占补平衡提供更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3.
EzMap和ArcGIS作为GIS产品的重要成员,为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人员开展野外调查、数据采集、内业整理等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然而,如何将EzMap和ArcGIS之间矢量数据的相互交换及共同分享,相关文献不是很多。文章出于确保数据资源的交换流畅、消除信息孤岛并充分体现EzMap和ArcGI软件各自独特优势的角度出发,通过SHP数据格式,成功实现了EzMap和ARCGIS之间数据相互精准转换,这一成果将为实际工作提供极大的便利,同时,提高了林业调查规划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994.
基于GIS的福建省水土保持小流域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河流、流域、小流域一体化管理的思路,按照福建省地形地貌特点、自然汇水关系和水土保持工作特点,以1∶5万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利用地理信息和遥感技术,通过模型计算和人工修正等技术手段,首次完成了全省水土保持小流域边界的提取,并进行小流域面积量算、编码、命名,建立了小流域基础地理数据库,为全省水土保持规划、综合治理、监测评价、预防监督、信息化建设等提供基础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95.
基于GIS技术的濑溪河流域泸县境内农村非点源污染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技术对濑溪河流域泸县境内进行水系提取及流域划分,并利用GIS空间技术分析了各乡镇污染贡献度。选取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城镇地表径流、畜禽散养、农村生活污水以及化肥流失5大污染源,计算各镇总等标污染负荷比。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农村畜禽散养、化肥流失、生活污水的污染源总和比重高达69.71%,福集镇占研究区乡镇总污染的31.17%,导致泸县濑溪河水质差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非点源污染,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96.
吉林省东部山区近50年森林景观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RS与GIS的支持下,综合集成遥感影像(TM、MSS)与地形图在专家知识的参与下重建吉林省东部山区1954、1976和200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信息,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研究区森林景观时空变化特征,进一步从森林变化的自然因素、空间区位作用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3个方面分析森林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吉林省东部山区森林变化总体上呈先减少后增加的“V”形趋势.由于1976年前的毁林开荒与1976年后“封山育林”的影响,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先增加后减少;研究区以林地—耕地,林地—草地为主要转换类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集中变化区域;林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坡度较缓、高程较小、土壤条件相对较好的低山或平原区;林地的变化随距离城乡居民地和道路的距离呈指数衰减.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功能区建设对森林景观的生态保育功能具有积极的作用.林地变化主要包括3个层次的驱动因素,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国家林业政策的失误是林地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森林生态保育政策的引导是林地增加的最主要的驱动力;自然因素、距离城乡居民用地和道路的距离是林地变化空间区位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7.
1主要支撑技术精确林业是指由信息技术支持的根据空间变异、定位、定时、定量地实施的一整套现代化林业操作技术与管理系统。精确林业以"3S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遥测系统)、信息技术、智能化决策技术、可变量控制技术等为技术支撑体系,以生态学、造林学、工程学、系统学、控制学、测绘学为指导,能在自动化、智能化、一体化、时效性、准确性、可靠性等方面满足人们的需要,建立依赖于地球空间信息基础理论及其他高新  相似文献   
998.
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定位系统为支柱的空间信息技术为林火预防和扑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99.
基于GIS的林权证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权证管理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依据林权证管理的现状及需求,研究设计了基于GIS技术的林权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方案.设计了需求分析过程模型、数据模型、功能模块、体系结构及开发平台.该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是维护和调节河西走廊生态平衡的主体,是河西国家重点工业和地方数以千计企业发展的基本保证,是河西各族人民群众的生命线,在河西乃至甘肃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确保祁连山森林资源安全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