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287篇
  免费   366篇
  国内免费   439篇
林业   2689篇
农学   1015篇
基础科学   653篇
  892篇
综合类   11420篇
农作物   839篇
水产渔业   331篇
畜牧兽医   2730篇
园艺   2975篇
植物保护   1548篇
  2024年   75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311篇
  2021年   334篇
  2020年   367篇
  2019年   477篇
  2018年   256篇
  2017年   432篇
  2016年   500篇
  2015年   631篇
  2014年   1132篇
  2013年   1154篇
  2012年   1362篇
  2011年   1448篇
  2010年   1358篇
  2009年   1437篇
  2008年   1514篇
  2007年   1295篇
  2006年   1108篇
  2005年   1146篇
  2004年   1118篇
  2003年   1199篇
  2002年   886篇
  2001年   909篇
  2000年   730篇
  1999年   424篇
  1998年   461篇
  1997年   451篇
  1996年   364篇
  1995年   348篇
  1994年   322篇
  1993年   224篇
  1992年   216篇
  1991年   268篇
  1990年   195篇
  1989年   179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2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13篇
  1957年   5篇
  1956年   3篇
  195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荔枝、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荔枝、龙眼的主要生产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区,种植历史悠久。由于大面积集约化种植,导致虫害问题日趋突出。福建省荔枝、龙眼害虫发生多集中于4~10月份,笔者就福建省荔枝、龙眼严重发生的害虫按月份逐一调查统计,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1主要害虫及其为害特点1·1种类各月份发生的害虫如表1所示。表1各月份发生的害虫月份主要害虫4荔枝蝽龙眼角颊木虱白蚁5荔枝蝽龙眼角颊木虱荔枝瘿螨白蚁6荔枝蝽龙眼角颊木虱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荔枝瘿螨白蚁7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荔枝瘿螨龙眼亥麦蛾白蚁8荔枝蒂蛀虫荔枝尖…  相似文献   
942.
对浙西北桐庐地区17年(1987—2006年)灯下金龟子成虫的监测结果表明,桐庐地区金龟子种类主要为铜绿金龟子、大黑金龟子、黑绒金龟子等,其中以铜绿金龟子为优势种,其次为大黑金龟子。铜绿金龟子在本地一年发生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一般在5月下旬至7月底,早的年份在5月上中旬至7月上旬,迟的年份在6月上中旬至8月中下旬。不同年份间金龟子种群数量变动大,其发生高峰期间隔周期约为10年;在同一年份内旬发生量消长多呈单峰型,发生频率占76.5%,双峰型约占23.5%。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毒.唑磷3 kg/667 m2,3%毒死蜱3 kg/667 m2,3%辛硫磷2 kg/667 m2拌细土15 kg均匀撒施,对蛴螬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95.9%,86.3%,95.9%,药后25 d的防效分别为88.9%,92.2%,85.5%,保苗效果达86%以上。苦参碱的防效和保苗效果相对较差,分别为72.6%~77.8%和80.0%。  相似文献   
943.
烟粉虱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温室蔬菜和花卉以及大田作物的产量。利用自制的LED-塑料杯诱杀器研究烟粉虱的趋光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对三种灯的趋性差异极显著,烟粉虱对甲、乙两种灯趋性较大;三种距离之间差异极显著,15 cm和60 cm对粉虱有很好的诱集效果;黏杀剂之间差异极显著,且黏杀剂1比2的效果好。LED-塑料杯对烟粉虱的诱捕作用最大可达44.4%。  相似文献   
944.
选用7个不同的小麦品种,研究了小麦籽粒从灌浆期到成熟期蛋白质组分、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和总蛋白含量的积累变化规律,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籽粒中的清蛋白和球蛋白在灌浆初期的积累较高,以后逐渐下降,一般在灌浆中后期到达一个最低点,到达最低点以后直到灌浆期结束又有所上升;不同品种之间没有明显差异;②籽粒中醇溶蛋白含量在成熟时较灌浆初期都有所下降,具有优质亚基组合的品种醇溶蛋白积累较少,品种间醇溶蛋白积累规律差异较大;③谷蛋白积累量随着灌浆过程逐渐升高,与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变化过程一致;④大多数品种GMP含量在成熟期达到最高峰,在花后20 d以前都在较低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的积累量,花后20 d以后,GMP含量随着灌浆过程的进行而逐渐升高;⑤籽粒总蛋白含量在灌浆期间都有一个最低点,其前、后各有一个高峰,前一个高峰主要受清蛋白、球蛋白和醇溶蛋白积累的影响,而后一个峰值主要是受谷蛋白积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5.
介绍了辣椒炭疽病的症状识别、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46.
黄瓜霜霉病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吴勇 《农技服务》2007,24(1):57-58
介绍了黄瓜霜霉病的症状识别、发生规律、快速鉴定方法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947.
棉盲蝽的寄主种类、转移规律、生态分布与寄主的适合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2004~2006年,采用面上普查的方法,初步查明盐城农区绿盲蝽的寄主植物为28科100种,中黑盲蝽为29科105种。通过系统调查结合室内饲养校正,明确了两种棉盲蝽在棉田内,全年有3次迁入高峰和1次迁出高峰。棉盲蝽具有强烈的趋嫩、趋绿和趋花习性,能随着寄主植物开花顺序依次转移,棉盲蝽的成虫期决定着其虫量的再分配。绿盲蝽2、3、4代和中黑盲蝽的2、3代为棉田的主害世代,其余世代则主要分布在棉田外寄主上。依照当地不同生态区的环境特点,研究了两种棉盲蝽在各生态区的寄主范围、生态分布与危害特征。并且根据两种棉盲蝽对寄主植物取食危害的差异,划分了棉盲蝽对多种寄主的适合性程度。  相似文献   
948.
对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典型样地及绥芬河市区典型对照样地的空气负离子密度、温度、湿度、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和噪音进行了测量,并分析了森林公园与市区样地中各生态因子的日变化规律,比较了森林公园与市区、森林公园内典型样地间的空气负离子密度、温度、湿度、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及噪音在监测时段的发生量。结果表明,森林公园与市区样地的温度、湿度日变化规律基本一致。森林公园和市区的空气负离子密度、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和环境噪音具有各自的日变化规律。绥芬河国家森林公园空气质量和生态效益整体上高于市区。  相似文献   
949.
按照榨菜的正常播种时间和生长季节,连续3 a对榨菜移栽苗、返青苗、榨菜茎膨大初期、膨大期、成熟期及雨水节后期按GB/T 15401-94方法进行了硝酸盐含量的测定,从900多个检测数据中发现了硝酸盐蓄积量从移栽到成熟过程中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950.
近年来,由于栽培制度、水稻植期和水稻品种的变动,加上冬春气候温暖,雨量少,文昌地区三化螟普遍发生为害。每年螟害发生面积为4800hm^2次,一般为害率为2%~3%,严重达11%以上,稻谷损失756t。为了摸清三化螟的发生规律和控制其为害,确保水稻产量。从2003年至2006年,我们在全市东南西北中不同地区对该虫的发生规律、为害程度进行定点定时调查和结合历年的有关资料等进行分析,基本上掌握了三化螟在我市的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