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87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627篇
林业   361篇
农学   1135篇
基础科学   884篇
  602篇
综合类   6409篇
农作物   760篇
水产渔业   67篇
畜牧兽医   1236篇
园艺   504篇
植物保护   248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25篇
  2022年   430篇
  2021年   501篇
  2020年   415篇
  2019年   399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355篇
  2016年   463篇
  2015年   465篇
  2014年   652篇
  2013年   570篇
  2012年   659篇
  2011年   660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669篇
  2008年   591篇
  2007年   429篇
  2006年   424篇
  2005年   395篇
  2004年   329篇
  2003年   337篇
  2002年   301篇
  2001年   361篇
  2000年   262篇
  1999年   178篇
  1998年   144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06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96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7篇
  1958年   6篇
  1957年   16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4篇
  1953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播娘蒿的甜菜碱醛脱氢酶基因全长cDNA序列(DsBADH)。DsBADHcD-NA序列全长1653bp,其中开放阅读框长1503bp,编码一个由50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推测的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54kD,pI为5.5。序列比对结果表明DsBADH与其它物种的BADHs无论在核酸水平还是在蛋白质水平上都表现较高的同源性,表明BADH基因家族具有较高的保守性。DsBADH基因的氨基酸序列在进化上与同属十字花科植物BADH基因距离较近。蛋白质序列存在一个编码十肽的高度保守序列,该结构在醛脱氢酶中是高度保守的,这些残基可能包含NAD 结合位点及酶催化位点,而且含有与酶功能有关的醛脱氢酶高度保守的氨基酸残基Cys,表明DsBADH可编码活性蛋白。N端存在信号肽,初步将该酶定位于叶绿体。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DsBADH在根、茎、叶以及角果中均表达,但在角果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它组织,而且表明DsBADH受盐诱导正调节表达。  相似文献   
152.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播种期、施氮量及密度,对油菜“全油6号”产量等因素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期、施氮量、密度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对“全油6号”生育进程影响较小;不同播期、施氮量、密度及施氮量与密度的互作效应,均对“全油6号”产量结果产生明显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分析表明:在我地“全油6号”高产栽培适宜播种期为10月2日—8日,施氮量为 280kg/h㎡,密度为42-48万株/ h㎡,最高组合产量为3422.4kg/h㎡。  相似文献   
153.
一、适期早播 种子要精选,发芽率保证在85%以上,种子处理前晒种2~3天。为防治病虫害,须用药剂拌种。我团主栽品种有新陆早26号、新陆早36号、中棉所297-5等。膜上或膜下点播,严把播种质量关,做到播行笔直,压膜确实,种孔对位,下籽均匀,覆土良好,深浅一致,接行准确,到头到边。  相似文献   
154.
2012年甬优12最高单产在浙江突破1 000 kg/667 m2。本文对此评议,认为意义无法估量,不但表明浙江省水稻育种及栽培取得了重大突破,而且更主要的是将极大提高浙江乃至我国南方稻区的粮食生产能力,为确保粮食安全,也为让出更多耕地用于发展经济和维护生态安全开启了全新的篇章。产量突破主要是因种栽培的结果,需大力提升对栽培研究的支持力度。偏粳型超大穗将是超高产的主要方向,要改变目前育种力量分配以选育籼型品种为主的局面。包括土、秧、密、肥、水、保等各方面的配套栽培技术已初步集成,但推广工作任重道远,思想认识转变、农田质量改善、不同基因类型品种选育、栽培理论研究及技术到位等方面均有大量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155.
增施磷钾对马铃薯提质增产的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矿质元素通过参与促进同化物的合成、转运和分配,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有重要作用[1].同薯8号每生产Ⅰ t鲜薯吸收N、P、K分别为4.38 kg、0.79 kg、6.55 kg,其中以钾吸收量最大[2].丽水市是浙江省马铃薯主产区之一,马铃薯栽培有良好的基础.但在当地农业生产中由于偏施氮肥,磷、钾肥施用量少,至使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调,制约了马铃薯生产.本试验通过对马铃薯高产施肥措施的研究,为马铃薯栽培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6.
维生素C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素,结球甘蓝作为主要蔬菜品种之一富含维生素C。该试验利用可见/短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开展结球甘蓝维生素C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研究。首先通过Kennard-Stone(K-S)法将样本按照6:1划分为校正集(60个样本)和验证集(11个样本),分别利用反射率和吸光度的原始光谱、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FD)和二阶导数(second derivative,SD)光谱预处理后对应的6个数据集,建立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回归模型。针对最优光谱预处理方法处理后的光谱,设置5个置信水平(0.95,0.975,0.99,0.995,0.999 5),利用逐步回归(stepwise regression,SR)进行建模波长选择,以各置信水平对应的各组优选波长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模。结果表明:利用FD光谱预处理方法可以提高PLS回归模型精度,验正集R~2从处理前的0.85提高到0.96,是该研究的最佳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利用降维后的7个主成分继续建立PLS回归模型,校正集R~2为0.92,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RMSECV)为0.658 0 mg/100 g,验证集R~2为0.96,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为1.620 4 mg/100 g。PLS回归模型预测维生素C含量,检测精度高,可以代替传统检测方法,为结球甘蓝的品质评定提供一种新的途径。进一步分别应用8,6,5个优选波长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建模,校正集R~2平均为0.78,RMSECV平均为3.760 9 mg/100 g,验证集R~2平均为0.73,RMSEP平均为2.879 2 mg/100 g,虽然R~2有所降低,但波长点少,利用较少的波长变量来预测维生素C含量,降低模型复杂度,可以为便携式检测仪器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以提高结球甘蓝内部品质评定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157.
复播绿豆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试验,总结出适合晋南地区麦茬复播绿豆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模式和各生长发育阶段生产管理技术措施,实现了麦茬复播绿豆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58.
本研究通过测定紫花苜蓿分别与3种生活型禾草混播草地牧草生产力和生理指标对混播成分和比例的响应,为建植可持续高产的混播草地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混播紫花苜蓿和苇状羊茅MDA含量减小,抗逆能力和光合能力增强;建植初期混播草地早熟禾MDA含量大于单播,抗逆生理和光合生理指标在豆禾比为7∶3时小于单播,5∶5和3∶7时大于单播;混播无芒雀麦MDA含量大于单播,抗氧化指标在豆禾比为7∶3时小于单播,5∶5和3∶7时大于单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光合生理指标大于单播,说明紫花苜蓿与苇状羊茅混播时二者生理协同效应较好,建植初期豆禾比为7∶3时紫花苜蓿对草地早熟禾和无芒雀麦有种间竞争胁迫,适当下调紫花苜蓿比例有利于草地早熟禾和无芒雀麦生长。隶属函数评价结果显示紫花苜蓿与丛生型苇状羊茅3∶7混播时两种牧草生理表现最好,增产率和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9.
在克赖诺的北部用豌豆和燕麦混播作对照,进行萝卜+一年生黑麦草、萝卜+燕麦、春播油菜+黑麦草、春播油菜+燕麦的混播试验,表明在混播组中萝卜+黑麦草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0.
介绍了甘蔗种植机结构特征、控制系统方案、拖拉机及排种器驱动马达速度的检测方法、利用负反馈实现拖拉机行走速度与下种速度同步的方法。根据甘蔗单芽段种植机结构特征,设计一种基于西门子PLC控制的速度同步负反馈控制系统。该系统经过田间试验和数据统计,在拖拉机行走速度变化时,种植机能及时地调整排种器驱动马达转速,且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理论计算转速,能有效实现单芽段种植机在不同种植农艺下拖拉机行走速度与下种速度的同步变化,保证甘蔗种植密度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