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9篇
  28篇
综合类   105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冲沟侵蚀是金沙江干热河谷土壤流失的重要原因,造成严重的土地退化,威胁区域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探究冲沟的形态发育特征明确其侵蚀速率,对于冲沟侵蚀量化评估和土地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为摸清冲沟发育演变规律,该研究选取元谋干热河谷金雷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附近沟谷地貌流域为研究区,选择35条冲沟,通过无人机遥感影像提取冲沟形态参数,分析形态特征,并结合高分遥感影像计算冲沟侵蚀速率。结果表明:1)研究区冲沟直线长度、顶宽、底宽、深度的范围分别为25.21~180.43 、10.76~51.76、3.56~26.85、1.22~11.92 m;面积、体积的范围分别为257.50~8987.88 m2、142.64~19479.25 m3。冲沟形态参数差异性较大,长度在发育过程中受坡面限制小于其他地区。2)冲沟底部宽度和顶部宽度比值(BW/TW)的范围为0.24~0.59,冲沟主要为“V型”和“V~U型”;冲沟顶部宽度和深度比值(TW/D)的范围为2.56~26.29,均值为6.04,横向侵蚀速率远大于下切侵蚀速率。3)2015—2022年,35条冲沟中,19条长度明显增长,冲沟溯源侵蚀速率为0.02~1.10 m/a(均值0.34 m/a);27条宽度明显增长,冲沟横向侵蚀速率为0.07~1.10m/a(均值0.36 m/a);29条面积和体积明显增长,冲沟面积增长速率为1.64~105.40 m2/a(均值23.44 m2/a);冲沟体积侵蚀速率为1.26~339.42 m3/a(均值51.21 m3/a)。冲沟横向侵蚀速率大于溯源侵蚀速率,在面积和体积增长中贡献较大。研究结果可为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大尺度冲沟的发育演变规律和侵蚀定量评估提供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292.
293.
294.
使用无人机和智能手机分别从空中和地面拍摄的样地林分影像构建三维点云模型,并从三维点云模型中获取样地内单木树高和胸径参数。本研究以池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PhotoScan Agisoft软件对无人机倾斜摄影和智能手机近景摄影的样地影像进行三维重建,通过对齐照片、控制点刺点、对齐优化、建立密集点云等步骤,构建出与样地实景相符的三维点云模型;通过LiDAR 360软件从样地三维点云模型中获取单木的树高和胸径参数,将其与实地测量获取的单木树高和胸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利用无人机和智能手机影像构建的三维模型可以满足《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测图规范》的精度要求。通过实测数据和点云数据获取的树高和胸径的平均差值分别为-0.9 m和-0.8 cm,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4%和7.1%。以实测数据作为自变量x,以点云数据作为因变量y,树高和胸径回归模型的R2分别为0.809 5和0.918 4。将倾斜摄影和近景摄影的点云模型统一在同一空间参考基准下可构建出与样地实景相匹配的三维点云模型,从样地三维点云模型中获取的单木树高和胸径与实地测量结果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可以代...  相似文献   
295.
以30棵一年生人工林69(Populus deltoids Bartr. cv. ''Lux'' (I-69/55))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节将其中的15棵苗木人工倾斜45°,将直立生长和倾斜生长的苗木分别平均分成5组(每组3棵),分别施加0、5、20、50和100 mg·kg-1的Cd(NO3)2,记为C0、C1、C2、C3和C4。苗木生长8个月后开始取样,树干按其纵向上的高度分为顶部、中部和基部,倾斜生长分应拉区和对应区对其解剖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土壤中重金属Cd浓度的增加,直立生长下的杨树的纤维长度在C0、C1、C2浓度下大于倾斜生长,C3、C4浓度下则小于倾斜生长;在倾斜生长下,C0与C4浓度下应拉区纤维长度小于对应区,而C1、C2、C3则相反。在树干纵向分布上,纤维长度为基部>中部>顶部。方差分析表明,不同Cd浓度对纤维长度的影响显著,不同区域上影响不显著。(2) 导管长度上,直立生长大于倾斜生长,应拉区的导管长度大于对应区;纵向分布上,在倾斜生长下导管长度为基部>中部>顶部。方差分析表明,不同Cd浓度和不同区域对导管长度的影响显著。(3)双壁厚上,C0、C1为直立生长小于倾斜生长, C2、C3、C4则与此相反。方差分析表明,不同Cd浓度对双壁厚的影响显著,不同生长方式和高度上影响不显著。(4)微纤丝角上, C0、C1、C2浓度下直立生长大于倾斜生长,C3、C4浓度下则相反;倾斜生长下的应拉区微纤丝角小于对应区。方差分析表明不同Cd浓度和不同区域对微纤丝角的影响显著。(5)结晶度上,倾斜生长下应拉区结晶度大于对应区;在纵向分布上,结晶度为基部>中部>顶部。方差分析表明,不同Cd浓度和不同区域对结晶度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296.
笔者从事输配电工程工作多年,经常发现电力线路杆塔出现倾斜的安全隐患,严重影响电网安全运行。对杆塔倾斜的原因认真研究分析,找出杆塔倾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在工作实际中充分采用这些措施,有效防止了电力线路杆塔倾斜,提高了电力线路的整体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297.
【目的】 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对农村宅基地进行影像采集,建立实景三维模型,为后续农村宅基地科学合理化管理平台的建立提供技术支撑。【方法】 文章以邢台市信都区为研究区,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获取测区影像数据,通过大疆智图软件构建实景三维模型。【结果】 实景三维模型结果精度较高,误差均达到地籍测绘规范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村宅基地管理系统平台。【结论】 通过平台搭建,推动宅基地各项流程电子化管理,实现实景立体三维模型,为农村宅基地管理提供技术保障的同时还方便后续农村宅基地管理工作进行。  相似文献   
298.
V形犁式无沟铺管机为暗管排水控盐技术提供强有力的工程支撑。为解决无沟铺管机在施工时会出现以较快速度倾斜,导致挂载架摆动幅度偏大,而引起挂载架后下控制臂水平检测精度降低的问题,通过分析无沟铺管机组成结构及控制机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风险控制的自适应补偿水平检测方法。该算法使用Kalman滤波算法得到车架的水平倾角和挂载架后下控制臂的水平倾角两组检测值,通过无沟铺管机的控制结构特性,确定两组水平倾角的关系,然后利用后下控制臂纵向加速度,对后下控制臂水平检测准确性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的风险对该两组检测值进行自适应加权,获取较精确的水平倾角信息。经过静态检测试验表明了该方法前后方向最大波动幅度为0.858°,左右方向最大波动幅度为0.778°,能够满足无沟铺管机的检测需求;经过动态检测试验表明了该方法能够比原始方法提前10.8 s得到有效的目标倾斜角度,且检测的倾角与目标角度最大波动量为0.69°,波动范围较小,提高了后下控制臂动态水平检测精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299.
针对在山区采用固定高度航摄得到的影像分辨率不一致、重叠度差异大、生产的地形图精度难以满足项目要求的问题,深入分析倾斜摄影和仿地飞行技术,提出采用倾斜摄影和仿地飞行相结合的方案进行山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生成。首先,采用固定航高,搭载单镜头相机进行航空摄影作业,得到高精度数字地表模型(DSM);其次,基于DSM成果,搭载5镜头相机,采用仿地航线进行倾斜影像采集;然后,利用瞰景Smart3D软件生产实景三维模型,采用EPS软件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最后,采用实地采集的特征点,在EPS软件中对地形图精度进行检测。由检测结果可知:采用该方案生成的地形图其平面位置中误差可达到±0.231 m,高程中误差可达到±0.264 m,满足1:500地形图精度要求,可为山区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00.
切沟是坡面土壤侵蚀最剧烈表现形式,其形态特征刻画的精确性与适用性,对切沟的调查、研究与防治具有重大意义。该研究选取黄土丘陵区小流域4个地点10条切沟共82个断面,利用地面测量验证携带多频全球导航卫星系统且内置实时差分定位技术(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and Real-Time Kinematic,GNSS RTK)的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提取的沟长、沟宽、沟深指标的精确性并建立体积估算模型探讨沟长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1)与地面测量相比,沟长、沟宽的偏离度(Deviation Extent,DE)均值不大于3.70%,精度较高;沟深的DE均值不小于25.49%,误差较高。2)切沟体积与沟长之间有显著的幂函数关系,沟长选取沟头至沟口的最大汇水线长度时拟合效果最好,沟道中心线长度次之,直线长度拟合效果最差。因此,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运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方法测量切沟沟长、沟宽指标具有高度可行性,在精度要求较高的沟深测量方面的应用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由于野外测量的局限性,直线长度较最大汇水线长度的测量更简单便捷,当坡度小于18.2°时,测量直线距离作为切沟沟长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