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55篇
农学   35篇
基础科学   102篇
  41篇
综合类   320篇
农作物   62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138篇
园艺   37篇
植物保护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将共表达NDV F和IBDV VP0基因重组鸡痘病毒(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10日龄~11日龄SPF鸡胚,连续传10代,分别对第5、8、1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分别对第1、5、10、15、20、25、30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重组鸡痘病毒vFV282翅翼刺种于鸡体上,连续传8代,对第3、5、8代传代毒进行病毒毒价测定和PCR鉴定.结果表明,重组鸡痘病毒vFV282在SPF鸡胚上传10代、在SPF鸡胚成纤维细胞传30代、在鸡体传8代后,其毒力未返强,F基因和VP0基因未发生缺失和变异.  相似文献   
832.
串联表达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E0和E2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鉴定其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研究亚单位疫苗和猪瘟ELISA抗体检测方法提供材料。应用PCR技术分别扩增CSFV E0和E2基因片段,运用重叠PCR将其串联扩增后克隆至pET-28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E0+E2。通过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重组蛋白E0+E2,切胶纯化后免疫昆明小鼠制备血清,通过间接ELISA方法测定抗体水平,间接免疫荧光(IFA)分析多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37℃,1 mmol/L IPTG诱导条件下,E0+E2蛋白能够以包涵体形式表达,经纯化复性后免疫小鼠,制备的血清能与感染CSFV的细胞特异性反应。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了E0+E2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反应性。  相似文献   
833.
本研究通过探讨宁夏南部山区ET0时空变化规律,为当地作物需水量计算、灌溉制度设计、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等提供理论依据。选用海原县、西吉县、隆德县和彭阳县4个县的气象站点1959—2019年间的气象资料,对各地ET0进行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彭阳县和隆德县在1970—2010年,年累计ET0呈上升的趋势,与1960年相比,2019年ET0分别增加了59.83 mm和6.24 mm。西吉县和海原县年ET0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征,但前者整体处于稳定状态,后者整体处于下降的趋势。在气象数据统计观测的时间段内,ET0的空间变化趋势均是北边大于南边,东边大于西边,海原县1970—1980年平均ET0较隆德县高33.01%,彭阳县较西吉县高7.42%。海原县和隆德县ET0差异在相同时间段内变化趋势不大,前者较后者高30.15%~33.07%,而彭阳县与西吉县ET0差异恰恰相反,彭阳县平均ET0  相似文献   
834.
在株两优02制种母本株1S见穗15%、25%、35%、45%、60% 5个时期均分别喷施"九二O"(GA3)8、12、16、20 g/(667 m2),研究了茎秆性状的变化及其与抗折压力、倒伏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株1S喷施"九二O"后倒伏部位一般在倒四、倒三节间的下部50%以内区域;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和倒二、倒一节间长与倒伏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倒四节和倒三节间长与抗折压力呈负相关,与倒伏指数呈一定的正相关;倒四、倒三节间茎壁厚度与抗折压力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与倒伏指数呈一定的负相关;倒四、倒三节间茎粗与抗折压力及倒伏指数均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增加倒四、倒三节间茎粗及茎壁厚度对提高株1S茎秆抗折压力有较明显的正向作用.株1S系列组合制种,在母本见穗指标达35%时喷施"九二O"8 g/(667 m2)或见穗指标达45%时喷施"九二O"8~12 g/(667 m2),既能较好地改善母本异交态势,又能较好地控制稻秆倒伏.  相似文献   
835.
[目的]研究恒河猴幼猴从出生到6月龄各生长发育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统计该单位2020年幼猴的出生情况,选取同年出生的140余只幼猴,跟踪称量从出生到6月龄体重的变化情况,测量头围、坐高、体长、胸围、前肢长、后肢长、尾长的生长情况,观察牙齿的生长情况。将父母是引进猴或是野外猴的与父母是自繁猴的幼猴进行比较。[结果]幼猴出生后各生长发育指标都呈线性增长关系,0~4月龄雄猴平均体长、坐高、前肢长、后肢长、头围、胸围、尾长高于雌猴。5月龄雄猴平均体长、坐高、前肢长、后肢长、胸围、尾长高于雌猴。6月龄雌猴头围、坐高、尾长高于雄猴。父母是野外猴或引进猴的幼猴与自繁猴的幼猴各生长发育指标间无显著差异。6月龄时20颗乳牙基本长齐。[结论]该研究为人工繁育恒河猴的科学饲养管理和试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836.
在我国持续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宏观背景下,林业系统在自然资源供给、生态功能服务及生态安全保障等领域具有显著影响。文中提出林业系统生态承载力的概念,对其基本内涵进行理论解构,并辨析其与我国高质量发展之间的作用关系;基于2008—2018年统计数据,通过构建林业系统生态承载力综合测度模型、GM(0,1)灰色预测模型以及障碍度评价模型,进一步探究中国林业系统生态承载力水平及变动趋势,识别制约林业系统生态承载力提升的障碍因子,以期为不断优化林业系统内在协调性、增强林业系统生态支持潜力、促进林业系统自身及其与其他经济社会系统之间协同并进,继而有力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实践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37.
O-岩藻糖基转移酶(protein O-fucosyltransferase,POFUT)是催化蛋白质0-岩藻糖基化的关键酶,被证实与动物的生理病理过程密切相关.但在植物中,POFUT的鉴定和功能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首先通过同源序列的BLAST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推测在拟南芥基因组中AT3G05320编码的蛋白具有潜在的...  相似文献   
838.
张珩  张增强 《西北农业学报》2013,22(10):176-183
采用批试验方法研究中国具有代表性的7种土壤(陕西杨凌 土 娄 土表层、陕西杨凌 土 娄 土粘化层、重庆忠县黄壤表层、湖北十堰黄棕壤表层、陕西汉中黄棕壤表层、陕西汉中水稻土及辽宁抚顺棕壤表层)存在下,对Fe0还原脱除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影响并考察土壤性质对硝酸盐去除的影响。试验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对Fe0还原硝酸盐的影响不同,以汉中水稻土和抚顺棕壤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除汉中水稻土外,其他土壤灭菌处理对Fe0还原硝酸盐影响不大;不同初始pH对土壤存在下Fe0还原地下水中硝酸盐有不同的促进作用,初始pH为3.0和4.0条件下,不同土壤的促进作用差异不明显,此时pH为反应的主要控制因素,反应进行5 h就基本结束,随着初始pH的不断升高,在pH为5.0和6.0的条件下,不同土壤间促进作用的差异性渐渐显现出来。陕西汉中水稻土和辽宁抚顺棕壤对Fe0还原硝酸盐有促进作用;土壤中的反硝化微生物对Fe0还原硝酸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土壤有机质含量也对硝酸盐的还原有促进作用;不同初始pH对于土壤 Fe0体系具有影响,初始pH越小,还原效率越高。  相似文献   
839.
本文报道了重庆园林常见的桑科植物种类,计5属17种(含种以下分类等级及栽培植物)对其属的分布、生活型及观赏特性作了简要介绍,并从孤植、列植、片植、垂直绿化、花境花坛、盆栽观赏、绿篱、风景林树种八种园林应用形式作了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840.
车前(Plantago asiatica)饲用品质高,能提高反刍动物的蛋白利用率.为此在黄土高原开展两年的田间试验,研究长叶车前(P.lanceolata)在多次刈割(模拟轮牧)和一次刈割(收获干草)两种利用方式下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多次刈割下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含量和产量均高于一次刈割,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和产量均低于一次刈割(P<0.05).多次刈割的车前产草量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和≥0℃积温增加呈上升趋势,而粗蛋白、粗脂肪等含量呈下降趋势(P <0.05).利用生长时间和≥0℃积温,建立了预测长叶车前品质和产量的线性和Logistic模型,≥0 ℃积温2 069?2 984 ℃是长叶车前产量和品质形成较为关键的时期,研究区对应的生长时间为102?161 d.研究结果可为黄土高原栽培草地的管理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