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4篇 |
免费 | 3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9篇 |
农学 | 10篇 |
7篇 | |
综合类 | 133篇 |
水产渔业 | 1篇 |
畜牧兽医 | 17篇 |
园艺 | 13篇 |
植物保护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12篇 |
2021年 | 9篇 |
2020年 | 8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11篇 |
2017年 | 7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12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29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32篇 |
2008年 | 11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0篇 |
2005年 | 2篇 |
2004年 | 3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0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2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3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解盐碱胁迫对乌桕幼苗的耐盐碱能力,以1年生乌桕盆栽幼苗为试验材料,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施用50mmol·L-1、100mmol·L-1、150mmol·L-1、200mmol·L-1、250mmol·L-1的Na2CO3溶液进行处理,21d后检测各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MDA、可溶性蛋白、总抗氧化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丙二醛含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50mmol·L-1处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总抗氧化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150mmol·L-1处理的总抗氧化含量最高,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50mmol·L-1处理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值最高,显著高于对照.根据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值50mmol·L-1处理的最高为0.78,在超过150mmol·L-1处理时迅速下降.由此可见,乌桕幼苗能耐受150mmol·L-1的Na2CO3溶液盐碱胁迫. 相似文献
62.
测定了乌桕不同种源间种子性状的地理变异情况。结果表明:乌桕不同种源间种子带蜡和去蜡百粒质量均呈极显著差异。有7个种源的种子外形大,带蜡百粒质量在14 g以上,为大粒型;有3个种源的种子较小,带蜡百粒质量在10 g以下,为小粒型;其余种源种子为中粒型,带蜡百粒质量为10~14 g。湖南新宁、江西上饶、湖北房县、浙江宁海4个种源种子去蜡百粒质量在所有种源中最大(〉10 g),带蜡百粒质量也很高,为大粒果用乌桕良种选育的种源材料;贵州龙里、开阳、道真,四川广元,湖北房县,江西新建、于都、上饶,广东阳春9个种源净籽率较高(75%~90%),为梓油果用良种选育的种源材料;浙江杭州,广西南宁,江西遂川、赣县,贵州石阡,湖南新宁,安徽黄山、贵池8个种源净籽率较低(60%~70%),为皮油果用乌桕良种选育的种源材料。相关分析表明,与纬度密切相关的年均温度与≥10℃积温是影响乌桕种子性状的主要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63.
乌桕育苗及幼苗生长节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乌桕种子育苗的方法及不同外界环境对幼苗年生长节律的影响。结果表明:乌桕幼苗苗高增长呈S型增长模式,苗木增长出现缓慢期、速生期和停滞期3个时期;苗高速生期起点为5月下旬,持续至9月中旬,在5月下旬出现苗高速生点;在种子的处理中,用洗衣粉加温水处理的比不加任何处理的发芽率要高;在不同施肥处理中,施尿素的植株长势最好,不施肥的植株长势最差;在不同光照处理中,光照强的植株比光照弱的长势好。 相似文献
64.
文章从乌桕的特征特性开始介绍,并将采种、播种前种子处理、育苗地选择与处理、播种和苗期管理等技术进行了小结,以期为乌桕种子育苗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65.
66.
阐述了乌桕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观赏价值和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并简要探讨了乌桕在园林绿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67.
以来源于入侵地美国和中国本地的乌桕(Triadica sebifera)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UV-B辐射增强、氮沉降加剧,研究两者对不同种源地乌桕种群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和氮沉降在乌桕株高方面存在显著交互作用,UV-B辐射和种源在Fv/Fm方面存在显著交互作用;UV-B辐射显著增加乌桕SPAD;氮沉降显著增加乌桕SPAD,降低Y(Ⅱ)、ETRmax;氮沉降能减缓UV-B辐射对乌桕株高生长的胁迫作用;来源于入侵地美国的乌桕种群相比于中国本地乌桕种群,具有较高的实际光能转化效率和株高生长速度,较低的SPAD,并对UV-B辐射胁迫更敏感。 相似文献
69.
山乌桕(Triadica cochinchinensis)种子表皮的蜡质层阻碍了种胚汲水,用洗衣粉、双氧水、高锰酸钾溶液处理蜡质能有效破除蜡质,促进种胚汲水发芽;高锰酸钾溶液处理出芽率高达81%以上,双氧水溶液处理次之,出芽率76%,洗衣粉溶液最低,出芽率接近60%。 相似文献
70.
于2013年期间采用株行距10cm×10cm、10cm×15cm、15cm×20cm等3种密度进行了乌桕播种育苗生长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乌桕一年生播种苗的最适密度为株行距10 cm×15 cm,生长量最高,平均苗高达137.7 cm,平均地径达1.81 cm,平均主根长度达60.5 cm,≥5 cm长Ⅰ级侧根平均条数达26.3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