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074篇 |
免费 | 405篇 |
国内免费 | 47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86篇 |
农学 | 701篇 |
基础科学 | 72篇 |
653篇 | |
综合类 | 2783篇 |
农作物 | 459篇 |
水产渔业 | 392篇 |
畜牧兽医 | 509篇 |
园艺 | 975篇 |
植物保护 | 11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1篇 |
2023年 | 149篇 |
2022年 | 233篇 |
2021年 | 286篇 |
2020年 | 285篇 |
2019年 | 312篇 |
2018年 | 233篇 |
2017年 | 300篇 |
2016年 | 361篇 |
2015年 | 301篇 |
2014年 | 372篇 |
2013年 | 408篇 |
2012年 | 441篇 |
2011年 | 478篇 |
2010年 | 400篇 |
2009年 | 338篇 |
2008年 | 391篇 |
2007年 | 373篇 |
2006年 | 334篇 |
2005年 | 286篇 |
2004年 | 214篇 |
2003年 | 199篇 |
2002年 | 160篇 |
2001年 | 139篇 |
2000年 | 117篇 |
1999年 | 110篇 |
1998年 | 93篇 |
1997年 | 81篇 |
1996年 | 78篇 |
1995年 | 85篇 |
1994年 | 59篇 |
1993年 | 37篇 |
1992年 | 45篇 |
1991年 | 39篇 |
1990年 | 38篇 |
1989年 | 28篇 |
1988年 | 23篇 |
1987年 | 10篇 |
1986年 | 7篇 |
1985年 | 6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5篇 |
1979年 | 2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6年 | 2篇 |
1955年 | 6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验证腐殖酸复合生物肥在日光温室番茄上的施用增产效果,选用液体冲施型腐殖酸复合生物肥,采用多处理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常用肥+腐殖酸生物肥配施追肥与常用肥单施追肥比较,番茄的植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均存在显著差异,常用肥+腐殖酸生物肥配合追施产量高达8697.62kg·(667 m2)-1,较常用肥单施追肥增产671.01kg·(667 m2)-1,增产率8.36%,收益达20544.28元/667m2,增收1580.4元/667m2,增加8.33%,增产增收效果明显,适宜在温室番茄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有效控制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害,科学合理选用防治正安县地区水稻菌性条斑病的杀菌剂,本研究以当地主要栽培水稻品种“宜香优2115”为试验材料,测定了60%唑醚·代森联、6%春雷霉素、20%吡唑醚菌酯、40%稻瘟灵对水稻菌性条斑病防治效果及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药剂防治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间存在差异性显著(p<0.05),20%吡唑醚菌酯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病情指数最低和防治效果最优;较喷施清水对照处理相比,60%唑醚·代森联、6%春雷霉素、20%吡唑醚菌酯和40%稻瘟灵施用时水稻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增幅分别为10.29%、13.48%、15.17%、12.92%和15.15%、16.77%、18.92%、17.31%;20%吡唑醚菌酯施用时的水稻穗粒数和产量最高,分别为61.76穗/粒和627.75kg/亩。本研究可为遵义市正安县地区水稻生产中细菌性条斑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3.
探讨不同养殖模式下金背鲤 (Cyprinus carpio var. Jinbei) 肠道菌群和鱼肉风味品质差异,对金背鲤的繁殖优化具有重要意义。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稻田放养和池塘养殖模式下金背鲤的肠道微生物进行测序,利用液相色谱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联用 (HS-SPME-GC-IMS) 技术测定其滋味物质、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结合感觉阈值计算滋味活性值和相对气味活度值。结果显示:两种养殖模式的金背鲤肠道细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稻田放养 (FGF) 组以弧菌 (Vibrio)、拟杆菌 (Bacteroides)、交替单胞菌 (Alteromonadales)、希瓦氏菌 (Shewanella)、嗜冷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psychrophile) 和Brevinema属为主,池塘养殖 (FGP) 组以莫拉克斯氏菌 (Moraxella) 和克雷伯菌属 (Klebsiella) 为主;FGF组中鲜味肌苷酸含量及其滋味活性值 (1.676 g·kg−1, 6.705) 远高于FGP组 (0.246 g·kg−1, 0.985),FGF组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 (0.143和2.052 g·kg−1) 高于FGP组 (0.109和2.001 g·kg−1),而其苦味氨基酸 (3.193 g·kg−1) 却低于FGP组 (3.836 g·kg−1);金背鲤的挥发性化合物组分复杂,其关键气味化合物 (ROAV≥1) 和对整体风味有修饰作用的化合物 (0.1≤ROAV<1) 的种类存在差异。菌属与风味物质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弧菌属、拟杆菌属、克雷伯菌属和摩根菌属 (Morganella) 与风味物质呈显著相关 (0.01≤P<0.05 & 0.001≤P<0.01 & P<0.001)。研究表明,养殖模式影响了金背鲤的肠道微生物,并间接影响了其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4.
5.
6.
应用荧光定量PCR 技术分析普通菜豆品种中尖镰孢菜豆专化型定殖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尖镰孢菜豆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phaseoli)引起的菜豆枯萎病是菜豆生产中最严重的维管束类病害之一, 防治该病害有效方法是利用抗病品种。因此, 一种能够从菜豆受侵染组织中准确鉴定并定量检测枯萎病原菌含量的方法将有助于筛选抗性品种, 应用于普通菜豆枯萎病抗病育种。本研究基于荧光定量PCR技术开发出一种能够对定殖于菜豆组织中的枯萎病原菌准确定量的新方法。该技术对根、茎组织中病原菌DNA的最低检测量为1 pg, 能在接种病原菌6 d后明显区分抗病性不同的品种, 可在菜豆植株表现出明显发病症状前准确鉴定不同品种抗性水平的差异。经验证参试的感病品种BRB-130和A0640-1根、茎组织中定殖的病原菌DNA量显著高于抗病品种260205和黑芸豆, 与表型鉴定的结果完全符合。利用荧光定量PCR技术能够在病原菌侵染早期快速、准确、高效定量菜豆组织中定殖的病原菌, 这对指导菜豆抗病育种和植物病害传播的研究都具有非常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番茄品种耐弱光性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32,自引:4,他引:32
研究了苗期弱光条件对幼苗素质,开花,果实大小及产量的影响,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法对品种的耐弱光性进行评价,并探讨了番茄耐弱光性状的鉴定方法,结果表明,苗期弱光对幼苗素质影响最大,其次影响开花,果实大小和产量,春雷2号和春雷1号属于耐弱光惭弱的品种,白果强丰属不耐弱光品种。 相似文献
8.
单生育期水分胁迫对温室葡萄根际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单生育期水分胁迫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选取5a生'红地球'鲜食葡萄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以全生育期充分供水为对照(CK),依次在葡萄5个生育期分别设置轻度(M)和重度(S)两个水分胁迫水平进行大田试验,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的群落构成和多样性.结果表明:葡... 相似文献
9.
10.
应用鲎试剂动态浊度法,将硫酸链霉素制备成4、2、1、0.5mg/mL溶液,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进行干扰预试验,计算回收率,确定不干扰浓度为0.5—2mg/mL。从中选出1mg/mL为最佳浓度,然后进行3个批次硫酸链霉素正式干扰试验。在供试品中定量添加标准内毒素,其回收率分别为125.8%、126.1%、127.3%,均在50%-200%之间,说明此浓度的供试品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因此,内毒素含量在0.015—1EU/mL范围内,将硫酸链霉素制备成浓度为1.0mg/mL的溶液,可用于细菌内毒素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