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9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87篇
林业   312篇
农学   192篇
基础科学   89篇
  197篇
综合类   790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229篇
植物保护   6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2篇
  2014年   101篇
  2013年   120篇
  2012年   190篇
  2011年   160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考证认为,一年生辣椒(Capsicum annuum L.)于16世纪80年代从日本传入中国,最早的传入点是浙江。以浙江为起点,向北、西、南3个方向传播。向北方向,经江苏传到山东,虽然江苏没有接受辣椒,但山东很快接受并把辣椒当作花椒的替代品,名称由番椒变成了秦椒;再以山东为中心,继续向河北、辽宁传播,东北的辣椒是闯关东的山东人传播的;向西传到了天津、山西、河南、北京、甘肃、内蒙古,形成华北传播路线。向西方向,从浙江沿长江西上,安徽、江西、湖北没有接受,但湖南很快接受了辣椒,并以湖南为中心,向贵州、四川、云南、广东、广西、陕西等地传播,形成影响最大的长江传播路线,新疆的辣椒是在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由湖南军人传过去的。向南传播的速度非常缓慢,传到江西、福建的时间都较晚。从荷兰传入台湾的灌木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和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传入台湾的中国辣椒(Capsicum chinense Jacq.),经福建传到海南和云南。  相似文献   
12.
结合我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在对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产业分析理论框架改进的基础上,构建了农业情报分析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元谋县冬春蔬菜产业发展中面临的竞争态势进行竞争情报分析,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相似文献   
13.
早熟性是蔬菜作物育种的重要指标,对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本文对果菜类蔬菜早熟性评价指标,早熟性相关农艺性状和早熟性育种方法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基因工程辅助早熟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褚佳  张洁  吴长兵  张铁中 《农机化研究》2015,(6):105-108,112
为了提高嫁接作业的自动化水平,实现嫁接操作的流水线生产,设计了用于嫁接作业后期对载有嫁接苗的苗盘自动叠放的装置。该装置的机构部分包括由滚筒和线性模组构成的推送平台,以及由链条、链轮、机架构成的升降机构,采用PLC进行系统控制。试验表明,该装置运行稳定可靠,升降定位精度±1.0mm,最长动作周期26s,适用于现阶段蔬菜嫁接生产流水线。  相似文献   
15.
2JT-M-2014型茄果类蔬菜嫁接切削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茄果类蔬菜气动嫁接切削器价格较高、作业不方便等问题,研制出2JT-M-2014型手动切削器,有效解决了以上问题。为检测其性能,设计了以切削苗切削作业质量为目标函数,以刀片磨损度、切削苗茎径和切削速度为影响因素的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试验表明:刀片磨损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植物茎秆直径和切削速度对切削效果影响不大;刀片磨损微小时,切削表面拉丝少而短,更有利于后期嫁接作业。另外,通过对切削器顶丝伸出高度和植物切削角度关系的测试,得出该切削器的切削角度可在35°~51°内调节。  相似文献   
16.
随着精准农业的发展,智能化管理将在现代农业中广泛应用。针对智能化管理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中尚鲜见报道的情况,该研究以日光温室蔬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日光温室环境特征的分析,设计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的低成本温室监测系统,用于监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关键环境参数,并建立日光温室蔬菜系统,通过建模,建立不同子模块,实现蔬菜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无公害蔬菜的种植面积逐步扩大,尤其对于南方地区的日光温室无公害蔬菜而 言,种植品种不断增多,蔬菜品质不断提升,产量也不断提高。但是,受到蔬菜抗病虫能力、种植土壤 以及温室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蔬菜病虫害的发生几率逐年升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将围绕西兰花, 黄瓜,大白菜三种蔬菜的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方法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18.
果蔬受到真菌、细菌或病毒侵染时,自身能诱导产生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s,PRs)。根据它们的结构亲缘关系和生物活性,PRs被分为17个功能家族。在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研究中,利用激发子诱导产生果蔬抗性已逐渐成为果蔬采后病害防治中一种安全、高效的保鲜方法,这也成为果蔬采后抗病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本文综述了果蔬病程相关蛋白的分类、功能、诱导表达,以及蛋白组学技术在果蔬采后PRs表达水平上的应用,以期为果蔬病程相关蛋白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氮肥利用研究现状及培育耐低氮胁迫蔬菜品种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我国目前的氮肥施用情况以及过量施用氮肥引起的问题、氮肥对蔬菜品质的影响、高氮效率植物的生理机制和遗传特性作了简述。并提出培育耐低氮胁迫蔬菜品种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examines soil amelioration by planting 15 leguminous and graminaceous plant species, including herbaceous annuals, perennials and biennials, and woody perennials and biennials. Disturbed and undisturbed natural regrowth were planted with leguminous species, in some cases with fertilizer applied at planting (400 kg ha−1 of 15:15:15 NPK). The studies were made on two highly degraded sites in southwestern Nigeria which had been subjected to intensive mechanized cropping for a period of 10 years. Changes in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were monitored from 1989 to 1991. Acacia difficilis, Brachiaria lata and Mucuna utilis had the lowest survival rates by the following growing season. Soil fertility and compaction levels differed between sites. Planting had no effect on the latter. The decreases in compaction (i.e. macroporosity) between 0.00 and 0.10 m depth at both sites one month before and five and 17 months after planting were 43, 59 and 61 per cent, respectively were attributed to exclusion of heavy machinery from the sites. Large decreases in fertility occurred at both sites and were attributed to a combination of nutrient extraction and to leaching. Between fallow species, exchangeable Ca, pH and the cation-exchange capacity (CEC) were greater and total acids lower for herbaceous cover compared with woody perennials, and was attributed to a higher Ca demand by the latter. Highest and lowest values of Ca, CEC and pH occurred in plots where plant material was returned to the soil (i.e. by cutting or die-back) and in cropped plots, respectively. Natural regrowth was as effective or better than planted species in improving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Therefore the use of exotic plant species for ameliorating highly degraded alfisols is unnecessary. Amelioration of highly degraded alfisols may be best effected by allowing natural regrowth to occur while excluding all mechanized traffic from the si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