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6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12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大面积水域溶解氧含量监测系统,设计了基于C/S模式的监测系统软件架构,应用完成端口通信技术,对监测系统的服务器进行网络通信优化,使其能够承载大量的数据监测客户端,提高实时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72.
在对河南交通运输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变系数指数外推模型,对河南交通运输系统不同时期各种运输方式的运量、周转量的需求进行了预测,可为有关部门制定运输方案、运价政策、调整运输结构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3.
74.
75.
76.
介绍一种基于射频卡及读卡器进行软件开发而成的方便实用的监所巡更系统。由PC微机、射频卡及其读卡器等部分组成,完成巡更资料的采集、传输、管理等功能。该统既可以加强对监所的管理,又可以省去管理人员检查的麻烦,同时也适应各监所逐步普及计算机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的要求,具有很好的实用和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7.
云南省红壤旱耕地保护性耕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云南省红壤旱耕地近年来出现的水土流失、肥力下降的问题,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旨在防止云南红壤旱耕地因地表被破坏而导致荒漠化的保护性耕作技术,从而实现保护耕地、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云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78.
以植物根群为纽带,分析荒漠区地下生境结构与地表植被结构间的关系,据此推断荒漠区植被斑块格局演化的生态地质学机制。研究证明:荒漠区地下生境结构对地表植被具有控制作用;相对完善和稳定的地下生境结构是植被斑块形成和维持的基础;外力作用下地下生境结构的改变与重建则是植被斑块格局演化的深层机制;生态建设中,地下生境的保护与改善应作为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79.
明清之际,中国书院作为一种文化教育制度,移植到了一衣带水的近邻日本。日本书院以传播儒家文化为主要使命,有着教育教学、出版图书等多种文化功能。其学校性质的书院又分为寺子屋、私塾、乡学、官学等几个高低不同的层次,另外还有专门教授医学知识和培训中国留学生的书院。甲午战争中国失败之后,日本人把书院办到了中国本土,惜乎这一书院的回流是一种充满痛苦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0.
Structure classes and changes in the vegetation attributable to the altitude of the terrain were studied in the Hammastunturi virgin coniferous forest area. The area is located in Finnish Lapland, approximately 250–350 km to the north of the Arctic Circle (68°15'N; 68°45'N). The following forest classes were formed on the basis of the ground vegetation and stand coverage: (1) Pine stands, with birch admixture (n=14), (2) Vaccinium‐vitis‐idaea‐type pine stands (n = 24), (3) Vaccinium myrtillus‐type pine stands (n = 17), (4) mixed stands, dominated by pine (n = 8), (5) mixed stands, dominated by spruce (n=18), (6) paludified spruce stands (n = 3) and (7) vigorously growing spruce stands (n = 6). The forest structure classes were depicted using DCA ordinates. The differences were more distinct than those between the normal forest type classifications of the same sample plots. The basal area and volume of pin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ltitude,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spruce on those sample plots where it was present increased. Birch was present at an equal frequency at all altitudes. The floral composition and between‐species abundance changed along with increasing altitude. The change in floral frequencies could not be designated to a specific altitude z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