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2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225篇
农学   62篇
  114篇
综合类   313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Classical biological control remains the only tool available for permanent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management of invasive alien species that flourish through absence of their co‐evolved natural enemies. As such, this approach is recognized as a key tool for alien species management by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 the 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 (EPPO) and the European Strategy on Invasive Alien Species (ESIAS). Successful classical biological control programmes abound around the world, despite disproportionate attention being given to occasional and predictable non‐target impacts. Despite more than 130 case histories in Europe against insect pests, no exotic classical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 has been released in the EU against an alien invasive weed. This dearth has occurred in the face of increasing numbers of exotic invasive plants being imported and taking over National Parks, forests and amenity areas in this region, as well as a global increase in the use of classical biological control around the world. This paper reviews potential European weed targets for classical biological control from ecological and socioeconomic perspectives using the criteria of historical biological control success, taxonomic isolation from European native flora, likely availability of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invasiveness outside Europe and value to primary industry and horticulture (potential for conflicts of interest). We also review why classical biological control of European exotic plants remains untested, considering problems of funding and public perception. Finally, we consider the regulatory framework that surrounds such biological control activities within constituent countries of the EU to suggest how this approach may be adopted in the future for managing invasive exotic weeds in Europe.  相似文献   
52.
不同倍性鸭茅同功酶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化遗传学的方法,对我国亚热带地区几个二倍体和四倍体野生鸭茅不同生育期的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功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鸭茅二倍体各品系之间,四倍体各品种(系)之间的同源性较高,遗传差异较小,二倍体与四倍体之间,酯酶,过氧经物酶同功酶等都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3.
辽宁省刺槐人工林立地质量评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择Richards生长函数H=a(1-e-bA)c作为辽宁省刺槐优势高生长模型.用差分法展开导向曲线编制了单形立地指数表;应用分组整理后解析木资料,拟合出最优多形立地指数模型,编制了多形立地指数表.在综合分析影响刺槐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基础上,选择了7个立地因子,运用数量化理论Ⅰ方法,建立与立地指数的回归模型,经减少项目法筛选出包含5个因子的立地指数最佳预估方程,编制了数量立地指数得分表.  相似文献   
54.
钱善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544-8546
[目的]提高大叶速生槐种根的繁殖系数和苗木的质量。[方法]对不同直径不同长度的大叶速生槐种根的繁殖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直径5 mm以上的种苗种根采用直接栽种的方法,直径3~5 mm的种根采用先育苗再移栽的方法,育苗主要采用沙坑密植、营养袋育苗和塑管育苗等方法。[结论]此法不仅提高了大叶速生槐种根的繁殖系数,而且提高了苗木的质量。  相似文献   
55.
该文对刺槐在3种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的诱发变色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对变色前后试样的视觉物理参数、红外光谱和气相 质谱做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刺槐的颜色可获得均匀的深褐色;②压力汽蒸条件下,刺槐的颜色更加均匀;③羟基(—OH)等助色基团在预处理条件下氧化成羰基(—CO)、酯基(—COO—)等发色基团,使刺槐的颜色加深。   相似文献   
56.
刺槐叶蛋白的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3种刺槐叶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及含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其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3种刺槐叶蛋白中均含有18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也很丰富,属完全蛋白质;其总氨基酸含量为63.97%~96.8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42%~44%,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为73%~80%,第1限制性氨基酸为色氨酸或含硫氨基酸,符合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质模式;刺槐叶蛋白还含有丰富的呈味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34%~38%,具有较好的适口性;刺槐叶蛋白的贴近度为0.64~0.89,比较符合婴幼儿及少年食用;刺槐叶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与紫花苜蓿叶蛋白相当,刺槐叶蛋白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优质植物蛋白.  相似文献   
57.
通过在砚山县铳卡农场对圣诞树、滇合欢、新银合欢、刺槐4个树种不同造林密度、施肥措施、苗根处理方式及苗期喷云大-120等5个因素的对比试验,幼树期的结果表明树种对林木生长量及生物量的影响最大,施肥措施和苗根处理方式对林木的生长发育也具有一定的作用,而苗期喷云大-120对定植后林木的生长发育作用不明显,密度效应除圣诞树外其他3个树种还不显著。参试的4个树种中,圣诞树3年生时已经郁闭,其最佳技术组合A1B1C1D1E1的树高、地径、冠幅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5.05m、4.72cm、1.79m和7.05kg,每公顷可提供薪材22678kg、绿肥和饲料24345.5kg,产值3485.08元;滇合欢的最佳技术组合A2B1C2D2E1的树高、地径、冠幅和单株生物量分别为1.84m、4.33cm、1.23m和1.26kg,每公顷可产薪材6936.8kg、绿肥和饲料1467.4kg,产值767.05元;新银合欢则不太适应试区的气候,每年都受霜冻的危害。预计在滇东南岩溶山区选择多用途的圣诞树和滇合欢,采用最佳的技术措施组合造林,能取得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8.
以从北京、河南、山东引进的13个刺槐优良无性系为材料,于2005年初在武汉市黄陂区沙口林场、郧西县佘家湾林场、广水市中华山林场进行造林试验。根据试验期间调查的结果,A05、3-I等2个无性系显示出良好的生长趋向,极显著优于对照品种本地刺槐。  相似文献   
59.
不同硬实程度的刺槐种子活力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始温 80℃水浸种 1~ 4d吸胀的刺槐种子视为不同硬实程度的种子T1 、T2 、T3及T4 ,与第 4天仍未吸胀的刺槐硬实种子 (记作Tr)为试材对其种子活力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硬实程度的提高 ,即Tr>T4 >T3>T2 >T1 ,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呼吸速率呈上升趋势 ;而电导率呈下降趋势。通过测定人工逆境 (盐胁迫、低温、人工老化 )处理种子的SOD酶活性和MDA含量 ,发现硬实种子具有较高的抗逆性 ,且其抗逆性随硬实程度的增高而增强 ,进一步证实了硬实种子具有较高的活力水平。指出硬实种子在生产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0.
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生根的解剖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四倍体刺槐嫩枝插穗扦插前和扦插后的切片观察,结果表明:(1)在插穗的切口处有愈伤组织,在愈伤组织内未发现产生根原基;(2)四倍体刺槐嫩枝茎内无潜伏根原基,不定根由诱生根原基发育形成,诱生根原基源于髓射线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