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2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132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18篇
  243篇
综合类   250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75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26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为探究草原不同放牧强度下植被群落的改变,解析群落特征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方法] 以希拉穆仁荒漠草原控制放牧试验区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和禁牧(CK)下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团聚体特征及二者的关系,揭示植物群落变化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结果] (1)植物群落物种数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LG的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D)显著低于其他放牧强度(p<0.05)。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HG的地上生物量显著低于其他放牧强度(p<0.05)。不同放牧强度下地下生物量差异显著,且不同土层的地下生物量均以LG最高。(2)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的变化趋势与大团聚体含量一致,在0—5, 5—10 cm土层表现为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再增加(LG最高、MG最低)。(3)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s均匀度指数(J'')、地上生物量、容重是影响大团聚体含量、MWD和GMD的显著性因子(p<0.05)。[结论] 放牧强度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具有负反馈调节作用,主要通过影响植被群落多样性指数(H''J'')、地上生物量、土壤容重的变化而引起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变化。该结果为希拉穆仁草原放牧强度选择及生态恢复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选取3个翻耕模式(深翻、浅翻及免耕),以未补播的原生沙质草地为对照(CK),分析不同模式下禾-豆混播草地土壤颗粒组成、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数量特征,研究退化沙质草地土壤质地及植物群落对翻耕和补播措施的响应。结果表明:深翻、浅翻、免耕及CK对应的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分别为9、9、5种和8种,机械扰动和补播牧草降低了游击型克隆植物的繁殖与扩展能力,提高了补播牧草在群落中的优势度,深翻处理下多年生禾本科及豆科牧草优势度最为明显,翻耕及补播后草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明显增大,生态优势度与物种多样性变化趋势正好相反,其中浅翻处理下补播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最高,游击型克隆植物提高了原生草地生态优势度;补播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大小表现为:深翻(348.39 g·m~(-2))浅翻(285.77 g·m~(-2))免耕(242.08 g·m~(-2))CK(141.83 g·m~(-2)),且与原生草地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补播草地土壤颗粒组成主要以50~250μm的细沙粒为主,深翻、浅翻及补播牧草显著提高了0~20 cm土层土壤黏粉粒含量和土壤颗粒体积分形维数(P0.01),土壤质地改善效果明显,土壤整体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报道了广东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生性阔叶林、次生性阔叶林、马尾松林及次生草坡等4种植物群落中20种植物的菌根感染率和土壤中内生菌根菌孢子的分布状况,除了2种植物;荒萁和瘟氏柿外,18种植物均可与真菌形成内生型或外生型菌根菌孢子的4种斗科植物和马尾松具有外生菌根,其它13种植物具有丛生-泡囊型内生菌根,外生菌根菌子实体在以壳斗科植物为优势种的原生性次生林中较多且种类丰富,在松林和次生阔叶林有少数种  相似文献   
4.
白芝兵  张洪江  任改 《安徽农业科学》2012,(30):14839-14843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法(DCCA)对重庆四面山森林植物群落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TWINSPAN等级分类将四面山50个调查样地划分为14类,代表14个群系,分类的结果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四面山的森林植被类型,属亚热带性质的次生植被类型。DCCA二维排序的结果与TWINSPAN分类结果较为一致,TWINSPAN分类所得到的14个群系在DCCA二维排序图上均有其相应的分布范围,但不同的森林植物群落间没有显著的分界界线。由海拔决定的土壤水分和温度的综合梯度是决定四面山植物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素,坡度和坡位对植物群落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另外,大面积人工营造杉木林也对植物群落分布起到较大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African Zoology》2013,48(1):138-146
The relative population numbers of rodents were studied in nine habitats in and outside the N’washitshumbe enclosure site, Kruger National Park, before and after burning the firebreaks that surround the enclosure. Trap success was exceptionally high, and the field work is suspected to have coincided with a Mastomys population explosion. This genus dominated the small mammal communit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burn, and never disappeared from the burnt patches. Its numbers also did not crash directly after the burn, as have been reported in most other studies. Movement from the burnt areas was observed, which may have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numbers of rodents caught both inside the enclosure and in the more natural areas outside.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fire can be investigated as a tool to keep rodent densities down in areas where they are nuisance animals, especially when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models that forecast outbreaks of Mastomys. It also emphasizes the value of long-term studies informing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animal damage control and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6.
祁连山是我国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拥有大量的草地资源。研究草地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关系,可对维持草地生态及了解祁连山土壤细菌群落组成提供一定的数据基础。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并分析了祁连山默勒镇3种类型草地 (高寒草甸、人工草地、沼泽化草甸)0~10 cm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并对上述土壤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1)沼泽化草甸土壤全氮、全磷、有机质碳、含水量和硝态氮显著高于高寒草甸和人工草地(P<0.05)。2)3地共测得有效序列1022446条,以97%的一致性将序列聚类,高寒草甸、人工草地、沼泽化草甸OTU聚类均值分别是4917、5233、5075条。3)Shannon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3地间差异不显著,Chao1指数表现为人工草地>高寒草甸>沼泽化草甸(P<0.05)。4)在门水平上,3地均以变形菌门、酸杆菌门、放线菌门和浮霉菌门为主要类群;在属水平上,表现出不同类型草地细菌富集类型不同。5)有机质碳、全磷、土壤含水量与土壤细菌群落的组成表现出极显著相关(P<0.01)。综上,祁连山地区小生境内3种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有机质碳、全磷、土壤含水量是影响群落的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中蜂与蜂巢包围物空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长白山区观测调查了在7种不同蜂巢包围物中野生或家养的154群中蜂 ,发现大包围物中的蜂巢较大、群势较强 ,结成复脾蜂团 ,外勤蜂直接飞出飞入蜂团 ;而小包围物中的蜂巢较小、群势较弱。进一步证明 ,中蜂在进化过程中 ,某些方面像西蜂那样演变 ,而更多方面仍接近祖型[福建农学院 ,主编 .养蜂学[M] .福州 :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1 .30~31.]。长白山中蜂在大包围物中营造较大蜂巢、维持较大群势 ,系原始野生特性的延续 ,这种特性是中蜂改良饲养中不可忽视的生物学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8.
《草业科学》2012,43(4)
随着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围岩变形特征更加复杂。基于ANSYS数值模拟软件,研究4种不同支护条件下深部巷道围岩的变形情况,研究结果表明:30MPa原岩应力作用下,联合支护产生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都要比其他支护小,变形影响区域也最小,最为适合围岩地质条件较差的巷道。  相似文献   
9.
颗粒人工饲料育对小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了颗粒人工饲料育的饲养方法和饲育环境对小蚕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2龄最适给饵量为50mg/头,适宜饲养密度为1.5头/cm^2,增加给饵次数有利于小蚕的生长发育,温度和光照对小蚕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以29-30℃黑暗饲育成绩最好。  相似文献   
10.
兰州地区胡麻田杂草消长动态及群落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调查和室内测定、相对丰度和生态位计算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地区胡麻田杂草群落进行了研究。初步明确了兰州地区胡麻田间杂草种类共有11科23种,其中主要科为:禾本科、菊科、藜科、苋科和旋花科;优势种群为:地肤、狗尾草、藜、苣荬菜、稗草和打碗花。同时明确了优势杂草的消长变化规律,即4月中旬为杂草始发期,5月中旬和6月中旬为2个出草高峰期。优势杂草生态位的研究结果表明,地肤的综合生态位宽度值最大,对胡麻的危害最大,其次为狗尾草和藜;地肤与狗尾草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与苣荬菜的水平生态位重叠值最大;而苣荬菜和藜的垂直生态位重叠值最大,它们相互之间利用资源的相似性较高。利用相对丰度和生态位宽度均能确定优势杂草的种类,反映杂草对作物危害程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