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86篇
  免费   384篇
  国内免费   542篇
林业   250篇
农学   263篇
基础科学   381篇
  2131篇
综合类   1930篇
农作物   130篇
水产渔业   376篇
畜牧兽医   252篇
园艺   75篇
植物保护   224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222篇
  2020年   222篇
  2019年   246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289篇
  2016年   319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386篇
  2010年   336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34篇
  2007年   327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6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黄河中游流域产沙量随降雨变化的区域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黄河中游地区选择 5 0多个位于不同自然地理地带和地域的水文测站流域 ,流域面积从 5 0 0 km2 至 2 5 0 0km2 ,代表 6种不同自然地理类型。在流域降雨、泥沙及环境特征数据获得基础上 ,以不同自然地理类型流域为参数 ,建立了流域产沙量与降雨季节性、年际变化和年降雨量之间关系。结果表明 ,对于不同类型流域 ,产沙量与降雨季节性变率和年际变率之间有相当好的正相关关系 ,不同类型流域曲线的斜率各不相同 ,在图中所处的位置也不相同。由沙黄土、砒砂岩流域 ,经黄土流域、黄土 基岩流域 ,到基岩山地 黄土流域和基岩山地流域 ,曲线的斜率渐趋减小 ,曲线的位置由上而下呈有序的排列。流域产沙量与年降雨量之间关系遵循 L angbein— Schumm曲线 ,但是由沙黄土、披砂岩流域向基岩山地流域过渡 ,流域产沙量峰值趋于减小 ,而峰值出现所需要的降雨量渐趋增大。流域产沙量随降雨变化的特征是流域降雨、地面物质、植被和地貌发育程度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2.
伊通河(长春市区段)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化学形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伊通河(长春市区段)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形态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元素的总量呈现出沿河变化的趋势,且各重金属元素沿河变化程度有很大区别;沉积物中铁主要以残渣态存在,Mn、Pb、Cu、Zn元素残渣态含量很低,而有效态含量却很大(70%),即伊通河沉积物中存在着潜在的重金属污染。沉积物中重金属在各形态的叠加也有所区别,Pb和Cu主要叠加在有机物态和残渣态中,而Zn则主要叠加在铁锰氧化物态中。  相似文献   
173.
氮、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方法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非点源污染最主要的影响就是使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差,从而影响到生产、生活、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其中氮、磷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又是最主要的。经过30多年的研究,非点源污染研究逐渐从初期的定性化研究转向定量化,由统计、调查与机理研究转向实用治理研究。就众多的防治方法来看,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源”(Source)防治和“汇”(Sink)防治。  相似文献   
174.
小流域侵蚀产沙分布式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反映因下垫面因子空间分布不均和人类活动对流域侵蚀产沙的影响,建立了基于场次暴雨的小流域侵蚀产沙分布式数学模型。该模型能够模拟出流域在不同水土保持措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径流和侵蚀产沙的时空过程,从而加强了在水土保持措施制定中的应用,并能够检测流域管理措施对径流泥沙过程产生的影响,进而为配置流域内水土保持措施和检测流域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经黑草河小流域实测资料率定和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175.
流域侵蚀产沙的尺度变异规律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侵蚀产沙的尺度变异规律,是当今土壤侵蚀研究的前沿,它涉及的研究范围广泛,小到土壤颗粒,大到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过程。特别是不同尺度流域之间侵蚀产沙和输移,究竟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小流域所获得的研究成果是否能推广应用到大中流域,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有关流域侵蚀产沙与输移过程随流域尺度复杂变化的研究,国际上刚刚开始,国内有关流域尺度研究主要涉及于水文学领域的一些尺度研究,关于流域侵蚀产沙与输移过程随流域尺度复杂变化的研究不多。作者对国外当前土壤侵蚀模型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侵蚀产沙的尺度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由于具有GIS强大的空间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它将在流域侵蚀产沙尺度变异这一侵蚀产沙的问题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6.
发展沟道人工湿地 改善基岩产沙区生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随着沟道坝系工程建设的开展 ,黄土高原基岩产沙区出现了一些沟道湿地迹象。发展沟道人工湿地对于改善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增加生物群落、净化环境和水源等具有重要意义。鉴别和确认湿地的类属有利于湿地的研究、利用、保护和发展。依据我国湿地的定义、界定条件及类型等 ,对黄土高原基岩产沙区沟道治理形成的湿地进行了确认 ,并指出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7.
According to the yearly maximum suspended sediment concentrations (SSC) in the Yellow River and its tributaries, the river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 of more than 300, 20–300, and less than 20 kg/m3. The middle Yellow River basin is located in the transitional zone from subhumid to semiarid climates, and covered by a thick loess mantle. Neighboring on the desert areas to the northwest, the surface material of the Loess Plateau exhibits some marked areal differentiation in grain size and forms three zones covered by sandy loess, (typical) loess and clayey loess from northwest to southeast. Controlled by these physico-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he grain size of river-transported sediment shows some particular characteristics; at small water discharge or SSC, the grain size of suspended sediment abruptly decreases to a minimum with increasing water discharge or SSC. At water discharge of more than ca. 40 m3/s or at SSC of more than ca. 40 kg/m3, the grain size increases with water discharge or SSC.During the low-stage season, the relatively clear baseflow may scour the coarse bed materials, so the suspended sediment is relatively coarse. In the rainy season, rainstorm runoff washes out fine loess materials to the river, making suspended sediment fine. During relatively strong rainstorms, there often occur hyperconcentrated flows at SSC of more than 300 kg/m3. The relatively coarse grains could then remain suspended in the mixture of water and fine suspended sediment.  相似文献   
178.
This study documents the history ofpollution inputs in the Burlington region of LakeChamplain, Vermont using measurements of anthropogenicmetals (Cu, Zn, Cr, Pb, Cd, and Ag) in four age-datedsediment cores. Sediments record a history ofcontamination in a region and can be used to assessthe changing threat to biota over time and to evaluatethe effectiveness of discharge regulations onanthropogenic inputs.Grain siz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radiometricdating and pollen stratigraphy were combined withtrace metal data to provide an assessment of thehistory of contamination over the last 350 yr inthe Burlington region of Lake Champlain. Magneticsusceptibility was initially used to identify land-usehistory for each site because it is a proxy indicatorof soil erosion. Historical trends in metal inputs inthe Burlington region from the seventeenth through thetwentieth centuries are reflected in downcorevariations in metal concentrations and accumulationrates. Metal concentrations increase above backgroundvalues in the early to mid nineteenth century. Themetal input rate to the sediments increases around1920 and maximum concentrations and accumulation ratesare observed in the late 1960s. Decreases inconcentration and accumulation rate between 1970 andthe present are observed for most metals. Theobserved trends are primarily a function of variationsin anthropogenic inputs and not variations in sedimentgrain size. Grain size data were used to removetexture variations from the metal profiles and resultsshow trends in the anthropogenic metal signals remain. Radiometric dating and pollen stratigraphy providewell-constrained dates for the sediments therebyallowing the metal profiles to be interpreted in termsof land-use history.  相似文献   
179.
在总结分析黄河下游引黄灌区近40年来泥沙处理的主要方针和泥沙公布状况的基础上,客观评价了当前及今后灌区泥沙治理环境,分析了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泥沙治理及分布的主要发展趋势。认为在渠首自流集中沉沙的优越条件日渐丧失的条件下,今后引黄泥沙将主要采取浑水灌溉,远距离输沙及分散沉沙的处理方式,黄河下游悬河的现状及古黄河冲积区洼地的存在为这种处理方式提供了前提。提出了结合黄河大堤淤背处理引黄泥沙的设想,开阔了泥沙治理的视野。  相似文献   
180.
基于文献计量的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概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巢湖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以CNKI、维普、SCOPUS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巢湖农业面源污染主题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治理方向的发文量最多,其中大多数是从源头控制、中间拦截、末尾治理定性叙述的,模型和现状的关注度也比较高,主要参考国外通用模型进行验证及负荷估算等。安徽农业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机构为巢湖该领域发展做出很大贡献;马友华团队等是该领域的核心团队,主要发文期刊有《中国农学通报》、《安徽农学通报》、《水土保持学报》、《环境科学学报》等。由此发现,巢湖流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治理方向,其中定性叙述治理措施文献偏多,定量研究治理效果和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模型的创新性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