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30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88篇
  29篇
综合类   46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干旱胁迫下沙棘膜脂过氧化保护体系研究   总被引:57,自引:1,他引:56  
研究了干旱胁迫下沙棘幼林苗木自由基清除系统活性与沙棘耐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长期轻度及中度干旱胁迫下保护酶系统SOD、POD、CAT活性均高于正常水平,重度干旱下3种酶活性均能在胁迫初期随时间延长而上升;抗氧化物质AsA在轻度、中度干旱下高于对照,GSH含量在轻度干旱下含量与对照接近,中度及重度干旱下前、中期随时间延长趋于增加,而后期降低,表明干旱下自由基清除系统活性高,能有效减轻膜脂过氧化伤害,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加不明显.由于沙棘保护酶体系(SOD、POD、CAT)、抗氧化物质(AsA、GSH)、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增加缓慢,重度干旱下也能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这些物质是构成沙棘强耐旱性的内在基础.  相似文献   
52.
沙棘林木生长与地上部生物量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1998年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安塞、吴旗的调查资料,对沙棘年生长及单株地上部生物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时间的三次系基式与生长的关系能较好地反映生长期内生长与时间的关系;(2)沙棘单株地上部各器官生物量占地上部生物量的分配比率顺序为:枝〉茎〉叶〉桔枝;且枝、叶、枯枝生物量与树彰有十分显著的相关关系,茎与树龄间有的相关关系;(3)可用树高、地径、树个械模型与地径、冠幅、多年生枝长结合模型估测  相似文献   
53.
沙棘果实中主要活性成分质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棘作为一种抗逆性、适应性、萌蘖性较强的植物资源,被广泛应用于黄土丘陵地区荒山绿化、土壤改良、水土保持和砒砂岩治理.沙棘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价值,其果实中富含多种生物活性物质.本文凝练了沙棘果实中活性化合物的构成、分布及活性特征,并对沙棘果实活性物质的研究进行展望.基于相关文献,针对黄酮、花青素、酚酸、有机酸、肌醇、维生...  相似文献   
54.
1998年以来,吴起县共在退耕地营造沙棘林12.53万hm2,人均1hm2,吴起也成为全国沙棘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但退耕8年后,农民的生计如何解决,是一个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对“果用型”沙棘林分改造技术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对退耕地中条件较好的4万hm2雌株沙棘林,在保证密度、不破坏地被物、不引起水土流失的前提下,进行适度改造,以形成良好的结果冠形,增加结实量,借此增加农民的采果叶收入,提高其种植、管护、经营沙棘林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生态、经济“双盈”的目标。  相似文献   
55.
先锋植物沙棘Ⅲ——生活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沙棘生态习性,应归属r-型生态对策型。沙棘的生活史具两型性(有性和无性繁殖),是对有限资源权衡利用与分配在生命维持-生长-繁殖-扩散上的不均衡结果,是长期自然选择,进化的结果。固氮与克隆生长有利与扩大了r-型生态对策。雌雄异株的进化,避免了近交衰退和提高了沙棘的适合度。沙棘的花序分化受多种同源异型基因调控,而性别决定则受Y性染色体上性基因连锁决定。沙棘繁殖力很高,但衰老较快,是一种生命期(20年左右)较短的灌木。  相似文献   
56.
果胶酶澄清沙棘果汁最佳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是用果胶酶对沙棘果汁进行单因素澄清及最佳澄清工艺条件的确定试验。结果表明,在果胶酶用量为0.03~0.06g/kg、温度40~50℃、pH值2.0~3.0的条件下澄清沙棘果汁,透光率达99%以上,果汁中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不变。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果胶酶对沙棘果汁澄清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果胶酶用量为0.035g/kg,温度为45℃,pH值为3.0,时间为90min。  相似文献   
57.
 ‘秋阳’是从蒙古沙棘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中熟、适于加工的新品种。灌丛开张, 长势中庸。果大, 圆柱形, 橙黄色, 无刺或少刺, 果柄长, 易采摘, 平均单果质量0.69 g, 含可溶性固形物819% , 维生素C 4 800 mg·kg-1 , 出汁率78% , 品质佳, 抗性强, 丰产性和稳产性好。果实8月上、中旬成熟。  相似文献   
58.
本文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了印度Leh地区沙棘叶油中种脂肪酸的含量,结果显示:该地区沙棘叶油中富含硬脂酸,其值可以达到13.853%,山嵛酸13.938%,亚油酸7.579%,掬焦油酸6.638%,十八稀酸4.622%。  相似文献   
59.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退耕地沙棘林密度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吴起县北部沙棘人工成林为研究对象,定位观测了沙棘林地林木蒸腾、土壤蒸发及土壤水分状况等,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确定退耕地沙棘林适宜密度及其动态调控。结果表明:沙棘林分生长季节内,丰水年土壤贮水量总体为盈余;平水年的同期降水不能满足林地蒸散消耗;枯水年土壤水分明显亏缺。该地区沙棘林稳定群落密度为1445株(丛)/hm^2,初植密度为2223株(丛)/hm^2。造林密度过大是造成土壤水分亏缺、植被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难以发挥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0.
砒砂岩区沙棘定植株与萌蘖株生长指标间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砒砂岩区为中国自然生态环境最为恶劣的地区之一。多年来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均证明,沙棘为适应这一地区的最佳先锋植物。2~8a沙棘定植株的平均高、地径分别与萌蘖株高、冠幅间存在着较好的正相关关系;中等盖度(40%~70%)的沙棘人工林分,其萌蘖能力最高。生产实践中可充分利用沙棘萌蘖性能强的优势,有效降低种植密度,减少种植成本,实现砒砂岩区快速、经济、高效恢复植被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