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63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12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6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山西省农田啮齿动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掌握山西省不同地区农田啮齿动物的多样性,探索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本文采用笼捕法和夹捕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山西省11个市的17个县(市、区)的啮齿动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临汾市隰县农田的啮齿动物捕获率(C)最高,达到14.77%,该地的啮齿动物多样性指数(H′)也最高,为1.811 1;朔州市朔城区的多样性指数最低,为0.600 1。每个变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纬度与农田啮齿动物的捕获率、物种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J′)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优势度指数(D)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纬度可能是影响啮齿动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52.
林业害鼠(兔)是我国4大类林业有害生物之一,对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造成严重危害,探讨其分布范围、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对保护我国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中论述了我国林业害鼠(兔)的主要种类、发生现状、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并简要回顾了不同防治措施的发展历程,总结归纳了取得的防治效果及近年来涌现出的新技术、新药剂,指...  相似文献   
53.
三种影响条件下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土壤物理及力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放牧和鼠害对黄河源区高寒退化草地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该研究选取位于黄河源区青海河南县高寒草地作为研究区,分别设置禁鼠、禁牧和自然3种影响条件,并将草地依次划分为未退化、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4种退化类型。通过测定3种影响条件下4种退化类型草地的土壤含水率、密度、含根量、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析3种影响条件对不同退化类型草地土壤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探讨不同退化类型草地土壤含水率、密度、含根量对土壤黏聚力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退化程度加剧,土壤含水率、含根量及黏聚力均呈逐渐降低的变化趋势,而土壤密度则呈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进一步研究表明,同一退化类型草地,土壤黏聚力由大至小依次为禁鼠、禁牧和自然条件,且禁鼠条件土壤黏聚力显著大于自然条件(P<0.05);未退化和轻度退化草地,土壤黏聚力与含根量间的关联度相对较高,关联度为0.706~0.778,而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草地,土壤黏聚力与密度和含水率间的关联度相对较大,关联度分别为0.586~0.785和0.622~0.779。研究结果对于科学有效防治黄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及其所引起的水土流失、浅层滑坡等灾害现象的发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4.
洞庭湖区农村住宅鼠类群落结构和演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作者1982-2005年在洞庭湖区研究农业害鼠积累的数据,系统分析了该区域农村住宅的害鼠群落结构和演替趋势。结果表明,洞庭湖农村住宅区的害鼠种类主要有褐家鼠、黄胸鼠和小家鼠,根据各地鼠类群落中优势种的特点,将农村住宅区鼠类群落结构划分为2个群落类型区,即小家鼠 黄胸鼠群落:该群落区位于洞庭湖的东面平原区和丘陵区,以及湘江以东的丘陵区;小家鼠 褐家鼠群落:位于洞庭湖的西、南的平原区和丘陵区。"小家鼠 黄胸鼠"群落区的鼠种组成变化特点是褐家鼠在群落中的比例增加明显,黄胸鼠有所减少,小家鼠没有变化,而黄胸鼠减少的比例正好是褐家鼠增加的比例。在"小家鼠 褐家鼠"群落区,褐家鼠在群落中的比例逐步下降,小家鼠在群落中的比例逐步增加。小家鼠已经成为整个洞庭湖农区农房鼠类群落中的优势鼠种,群落两个时间段的鼠种组成差异显著。两个群落的主要差别也就在大型鼠种(褐家鼠和黄胸鼠)在群落中的配置不同。  相似文献   
55.
啮齿动物是我国东北农牧交错带主要有害动物类群, 威胁当地农牧业生产与居民身体健康。为探讨农牧交错带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于2020年和2021年的6月-9月, 调查了东北农牧交错带南段不同类型生境中啮齿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利用增强回归树模型分析气候、生产力、生境异质性、土壤等因子与啮齿动物密度、物种多样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共捕获601只啮齿动物, 分属于18个种, 优势种为黑线仓鼠 Cricetulus barabensis, 占总捕获个体数的27.94%。草地生境中啮齿动物的捕获率(2.99%)最高, 农草交错区生境中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不同生境类型的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具有一定差异, 且优势鼠种在不同生境类型的捕获率及空间分布格局亦存在差异。气候和生境异质性因子对啮齿动物密度、物种丰富度的综合作用最大, 其中净初级生产力通过上行效应调控啮齿动物密度与物种丰富度。基于此, 我们建议根据不同生境类型中啮齿动物密度及群落特征制定针对性的鼠害防控对策, 并加强优势鼠种在不同生境类型间的迁移及为害的研究, 以便更好地开展景观管理, 实现害鼠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56.
用人拒食的拒食剂与诱鼠剂等配成了高效安全型灭鼠诱饵,保证了对人的安全性,提高了对鼠的适口性,由此配成的高效安全型灭鼠毒饵,现场盗食丰达90%以上,灭鼠率达85%以上,实验室死亡率达100%,使用十分方便。  相似文献   
57.
荒漠鼠类群落格局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荒漠鼠类群落是群落生态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型系统。基于三个明显的优点,1)荒漠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影响群落的因子相对较少,容易鉴别主要影响因子;2)同域分布的荒漠鼠类彼此间存在明显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关系;3)不同地域的荒漠鼠类群落内共存种在生态、形态、行为、生理生化等诸多水平上趋同,荒漠鼠类群落研究一直广受关注。通过对荒膜啮齿类群落格局之间相同和相异特征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深入理解不同尺度上荒膜鼠类群落格局形成的过程及主要制约因子的作用机制。本文综合评述了不同时空尺度荒漠鼠类群落局特征,着重通过对北美和亚洲中部荒漠鼠类群落共存种的组成、分类学、生态学和生态形态学特征比较,分析群落结构组成的趋向和趋异特点、格局的形成过程、相关的主要制约因子,以及群落物种的共存机制并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8.
2012年7、9月及2013-2014年5、7、9月,采用标志重捕法研究了连续放牧、季节轮牧和禁牧对呼伦贝尔典型草原啮齿动物捕获率、捕获量比例、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均匀性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1)啮齿动物捕获率表现为连续放牧季节轮牧禁牧,连续放牧区显著高于禁牧区(P0.05)。2)不同放牧方式使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连续放牧区主要以草原黄鼠(Citellus dauricus)为主,捕获量比例为38.60%;季节轮牧区以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和草原黄鼠占的比例较大,捕获量比例分别为37.30%和31.50%;禁牧区以黑线仓鼠为主,捕获量比例为38.89%。3)连续放牧区啮齿动物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为最高;季节轮牧中均匀性指数为最高;禁牧中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性指数均为最低。连续放牧中的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显著高于禁牧(P0.05)。不同放牧方式明显改变了啮齿动物群落组成及多样性。综上,本研究结果表明,季节轮牧方式更利于合理利用草地资源并且能够抑制鼠害发生。  相似文献   
59.
为筛选出防治达乌尔黄鼠的杀鼠剂及其施用技术,用3种杀鼠剂、3个用药浓度、3个投饵量和3种饵料进行L9(34)正交试验,经方差分析和F检验发现,各因子对灭洞率的有效性自大至小顺序为:杀鼠剂用药浓度投饵量饵料种类。以灭洞率为评价指标,对不同因子各水平进行SSR测验证明:3种参试杀鼠剂的有效性依次为溴鼠灵(87.56%)C型肉毒梭菌生物毒素(80.00%)敌鼠钠盐(73.89%);灭洞率随用药浓度和投饵量变化,用药浓度越大、投饵量越多,灭洞率亦越高;用玉米、苜蓿草颗粒和玉米秸秆草颗粒作饵料灭洞率差异不显著,表明用苜蓿草颗粒和玉米秸秆草颗粒代替粮食作达乌尔黄鼠的饵料是可行;A2B3C2D3(0.15%的溴鼠灵、苜蓿草颗粒作饵料、每个有效洞口投25粒毒饵)是最佳处理组合。  相似文献   
60.
Although seed hoarding by rodents has been extensively studied, differentiation in seed‐hoarding behaviors among sympatric rodent species has not been well investigated. Using semi‐natural enclosures, we demonstrated that three sympatric rodent species showed clear differentiation in food selection, scatter versus larder hoarding behaviors and eating behaviors when offered seeds of four plant species from a warm temperate forest in northern China. The large field mouse Apodemus peninsulae preferred seeds of wild apricot (Prunus armeniaca) and Liaodong oak (Quercus liaotungensis), whereas the Chinese white‐bellied rat Niviventor confucianus preferred seeds of cultivated walnut and Liaodong oak, and the David's rock squirrel Sciurotamias davidianus preferred seeds of cultivated walnut, wild apricot and Liaodong oak. All three rodents showed larder hoarding of seeds from all four plant species, but the large field mouse showed scatter hoarding of wild apricot, and the David's rock squirrel showed scatter hoarding of Liaodong oak and wild walnut. Acorns of Liaodong oak, which have a soft seed hull, were more often eaten in situ, whereas wild walnuts, which have a hard seed hull and more tannin, were less hoarded by all rodent species. Differentiation in the scatter versus larder hoarding behaviors of sympatric rodent species suggests that sympatric rodents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the regeneration of different sympatric plant spec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