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3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101篇
林业   300篇
农学   353篇
基础科学   56篇
  114篇
综合类   1361篇
农作物   174篇
水产渔业   50篇
畜牧兽医   411篇
园艺   105篇
植物保护   10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80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10篇
  2019年   10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88篇
  2012年   262篇
  2011年   251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180篇
  2008年   158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94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The establishment of water-saving crop planning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water-saving agriculture for the water-deficiency region in the arid and semiarid Loess Plateau of China and the world. The water-saving crop planning refers to the planting structure that centres the adjustment of the crop's adaptation to water, the optimization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layout for crops, the local natural resources, marketing resources, human resources and financial input to enable region or basin with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to achieve the maximum economic, social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of planting industry under certain technology and economy. After the analysis on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optimization theory, optimization goals, optimization methods of water-saving cultivation structure and macro-control measures, it is pointed out that the main deficiencie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water-saving cultivation pattern optimization are lacking of a strong theoretical basis, and the immaturity of optimization technologies. The future crucial research direction will focus on five aspects such as the special optimization theory system, the division methods by studying the watershed unit and using 3S technology, optimization model based on multi-objective evolutionary algorithm, evaluation of rationality and macro-control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public participation.  相似文献   
42.
生姜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生姜良种的培育与开发是促进生姜产业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为了促进生姜育种工作的发展,对生姜系统选育、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和基因工程技术育种等方面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为生姜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3.
我国杂交籼稻选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水稻杂种优势被利用以来,我国杂交籼稻育种取得显著进展,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国家水稻数据中心水稻品种审定数据信息,对我国籼型水稻不育系研究进展、杂交籼稻品种审定情况、籼型超级稻品种发展现状和几个籼稻育种大省的杂交籼稻国审情况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并对杂交籼稻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豫南“籼改粳”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豫南稻区"籼改粳"的基本情况和在理论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高温、稻瘟病和纹枯病、三代三化螟危害是豫南粳稻产量低、品质差的三大障碍因子,而播期早是产生障碍的根源,推迟粳稻播期是"籼改粳"的关键技术;豫南"籼稻-小麦"轮作存在制度缺陷,推迟粳稻播期可以得到修复,因秧龄过长而减产、机插秧以及抛秧难以利用等问题得到解决;增产提质、机械化、轻简化、规模化生产是"籼改粳"的必然选择;"东粳西移"是解决豫南粳稻品种利用的有效途径;机插秧、抛秧有利于实现粳稻推迟播种,而"泥质法"育秧解决了高温条件下育秧的问题,提高了机插秧、抛秧的秧苗素质;粳稻晚播稻瘟病、纹枯病和三化螟已不再是豫南"籼改粳"的毁灭性病虫害,恶苗病、干尖线虫病、稻蓟马、稻曲病上升为主要病虫害;水稻两段栽培技术是根据水稻高产稳产生长发育规律,分别从群体、形态和机能构建三个方面进行栽培设计,按照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进行定向培育的一种栽培方法,不仅高产稳产,而且减肥减药。  相似文献   
45.
壳聚糖在水果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婷婷 《保鲜与加工》2017,17(3):133-138
水果采后保鲜是当前三农问题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采用壳聚糖(CTS)对水果进行保鲜,可减免化学保鲜剂残留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避免物理保鲜成本高、操作难的缺点。本文综述了CTS的结构、保鲜机理及其在水果保鲜上的应用现状,分析了使用CTS在水果保鲜领域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6.
统计归纳了纳米TiO_2在食品保鲜中的应用及研究热点,分析了纳米TiO_2的抑菌机制及作用,综述了纳米TiO_2在水果、蔬菜、食用菌保鲜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展望了纳米TiO_2在食品保鲜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纳米TiO_2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产业化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化学诱抗剂在甜瓜果实采后病害控制中的应用,分别从活性氧代谢、苯丙烷代谢、细胞结构及病程相关蛋白四个方面综述化学诱抗剂对甜瓜果实采后贮藏病害的作用机制,并重点从分子生物学层面对化学诱抗剂控制甜瓜果实采后贮藏病害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防控甜瓜采后病害,延长其贮藏期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8.
甜高粱生物燃料相关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为中国甜高粱生物燃料的快速生产、深入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笔者总结了近几年甜高粱生物燃料相关特性的研究状况;综述了根、叶、茎、株高、分蘖、花,QTL等的分子研究水平,收获后贮藏及生物转化效率的研究进展等;最后提出几点研究建议:针对不同生境确定适宜的、特异的选育目标,培养极具优势的品系或材料;注重主要性状间QTL尤其是胁迫下的关联性、相关性、协同性的研究;加强产业循环链中关键和薄弱环节的研发,使其可用价值和效益达最大化。  相似文献   
49.
国内外核桃破壳技术与装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破壳作为核桃产品深加工的重要环节,对整仁率的提高、核桃产业的収展和经济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核桃产量的不断增加、核桃加工规模的逐步增大,对我国核桃破壳装备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概述了国内外核桃破壳特性的研究迚展,归纳了核桃破壳技术与装备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相关技术装备的优缺点,旨在为我国核桃破壳装备的性能优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0.
“两藏”战略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为梳理“藏粮于技”概念缘起和内涵,以马克思主义科技观、技术创新与技术变迁理论、制度与技术的关系为理论基础,分析了“藏粮于技”战略的理论逻辑和内涵演变。结果表明:1)“藏粮于技”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重要实践,其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双向互促特色鲜明。2)“藏”的内涵包括市场和产量调控、完善粮食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精准、科学合理的粮食调控体系,并解决粮食安全、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农民增收等可持续问题。3)“技”的内容扩展为全要素、全产业链、多学科技术集成和应用,技术扩散呈现多主体交互、反馈,农业技术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本研究从科技自强自立、摆脱路径依赖、内涵式发展道路和创新体系效能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进一步明确“藏粮于技”战略未来取向和实现路径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