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242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5篇
  63篇
综合类   301篇
农作物   30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53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61.
采用厌氧膨胀床反应器处理含酚有机废水,在中温条件(30℃)下达到稳定状态。温度降到15℃,处理效率明显下降;20℃时影响很小;23℃时有机物去除率、沼气产率与30℃时持平,增加回流量对提高处理效率作用不大。结果表明,该工艺在常温和低回流量条件下运行依然有效,并且可以保持较高净产能量。  相似文献   
62.
对3株耐酚能力达1760mg/L的优势菌W1,W2和M2的适宜生态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5~50℃时,随着温度提高,各所选菌株降酚活性增强。在pH值为4.5~9.5时,W2活力较高,pH值为7.5时24h内降酚达100%。富营养条件比贫营养条件更能提高菌株的降酚以及降硫、降氮、降COD等其他污染物的效率。当苯酚质量浓度较小时,各菌株在6h内降酚效率均可达100%;苯酚浓度较大时,W1具有较强的降酚能力。在菌株接种密度为1∶10的情况下,各菌株经济实用且降酚效果好。  相似文献   
63.
纳米二氧化硅对脲醛树脂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研究了纳米SiO2对低摩尔比脲醛树脂游离甲醛含量、粘度、固化时间、羟甲基含量及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SiO2的加入可降低脲醛树脂胶的游离醛含量,增大粘度,提高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使羟甲基含量略有降低,但对固化速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4.
以油田外围未受污染的羊草作对照,分析了大庆油田开采区受落地原油污染的草原土壤及其上生长的羊草中的挥发酚、石油烃、芳烃和苯并[a]芘4种污染物的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受到石油污染后,土壤中石油污染物质量分数可以达到土壤背景值的几十倍,污染的和清洁对照的羊草中4种污染物质量分数的差异极显著。在低背景值情况下,挥发酚和苯并[a]芘在羊草中的残留率分别达到13.54%和6.87%。污染羊草中的挥发酚、石油烃和苯并[a]芘3种污染物的残留量与土壤中的质量分数之间有着显著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65.
报道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Pd催化剂的表征。通过光电子能谱、电子探针、顺磁共振谱、X-射线衍射等测试结果证明新催化剂是载体与Pd(Ⅰ)络合,起催化作用的是零价钯。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聚和度不同其对硝基化合物的活性、选择性不同。该催化剂对蓖麻油有较强的催化氢化能力,其氢化蓖麻油的碘值可以达到3,对其他油也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66.
铜绿微囊藻对苯酚的富集与降解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苯酚为培养介质中的唯一碳源,研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和对苯酚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能利用苯酚的碳进行光合作用,加快其生长;同时,铜绿微囊藻对苯酚有明显的富集与降解作用,富集量24h最大达27.85mg/g,此后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铜绿微囊藻对苯酚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5d降解率为67.6%。  相似文献   
67.
采用厌氧活性炭流化床反应器处理中等浓度含酚有机废水,经过384天连续运行,在稳定状态下,投入的有机基质(酚和乙酸钠)被彻底降解,有92%以上转化为甲烷,仅有4%左右同化为生物体,有机物去除率达到94%以上,结果表明,这是一种发酵效能高,处理效果好的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8.
采取实验方法,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取干污泥作为吸附剂,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下对苯酚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干污泥对苯酚的吸附在30℃温度下吸附速率最快,吸附过程遵循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并且Lagergren一级速率方程也可以较好地描述干污泥对苯酚的吸附;25℃时,干污泥对苯酚的吸附行为用Langmuir模型描述时相关性最好,其方程式为G=909.091×0.0031Ce/(1+0.0031Ce),其最大吸附量为909.091mg·g^-1,k=0.0031。  相似文献   
69.
利用改装的家用微波炉、微波无电极灯(EDLs)和TiO2催化剂研究了水溶液中苯酚的光催化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反应30 min,微波辅助光催化(MAPC)能去除92%的苯酚,溶液总有机碳(TOC)减少84%.MAPC的最佳反应条件为:苯酚初始浓度10 mg/L,微波功率900 W,反应液体积50 mL,EDLs-3,催化剂用量1~4 g/L,循环态流速15 mL/min.MAPC处理含酚废水具有较好的应用潜能.  相似文献   
70.
低毒脲醛树脂胶粘剂胶合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单因素试验、VPO(vapour pressure osmometer)测量和特性粘度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强酸下合成的脲醛树脂胶粘剂(UFRA)胶合强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强酸条件下合成UFRA提高胶合强度的合理工艺。研究发现,合成过程中甲醛与尿素不同物质的量比与胶合强度关系密切。由于UFRA的相对平均摩尔质量随甲醛与第1次尿素物质的量比(nF/nU1)和甲醛与第2次尿素物质的量比(nF/nU2)变化,导致胶合强度发生变化;在nF/nU1=2.6、nF/nU2=1.5、甲醛与尿素总物质的量比为1.2条件下合成出了胶合强度值为1.19MPa而游离甲醛含量w仅为0.09^的UFR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