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4篇
林业   76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3篇
  94篇
综合类   474篇
农作物   68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12篇
园艺   63篇
植物保护   9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81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4篇
  1973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为研究不同品种杂种落叶松针叶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差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和长白落叶松的杂交后代,共2代7个家系的杂种落叶松针叶内的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其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代7个家系杂种落叶松针叶内的CAT、POD和SOD的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F1代CAT、SOD的活性普遍高于F2代,POD活性低于F2代。在抗氧化酶方面,F1代杂种优势高于F2代,F1代日3×兴2、F2代日12×兴9等具有较好的潜在抗虫性;结合其他抗虫生理指标,该研究结果在选育落叶松抗虫品种过程中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2.
83.
麦根腐长蠕孢毒素对小麦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根腐长蠕孢毒素处理小麦5日龄黄化苗、旗叶圆片和线粒体后,抑制了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PO)活性,并导致快带区PO同工酶数目减少;促进了抗病品种PO活性,使其同工酶带活性加强.用根腐毒素处理旗叶提取液后,抗病、中抗和感病品种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减弱,抗病性越强,PO受抑程度越小.因此认为,PO是小麦抗根腐病机制的组分之一,可能与线粒体完整性有关,快带区PO同工酶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84.
广东35个荔枝品种资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连续夹心式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法,对广东35个荔枝品种的叶片进行过氧化物酶(PER)同工酶谱的测定,观测到广东35个荔枝品种的PER同工酶酶带的相对迁移率(Rf)在0.14-0.68范围的12个位置上,可分为3大酶区:第Ⅰ酶区,Rf范围为0.14-0.26;第Ⅱ酶区,Rf范围为0.32-0.52;第Ⅲ酶区,Rf范围为0.62-0.68。各品种出现酶带数为5-11条不等,通过聚类分析,把广东35个荔枝品种分为9类,即桂味、大造、六月雪、海垦2号、妃子笑、青皮甜、红皮、Ⅰ类(扫绿类)和Ⅱ类(黑叶类),可分别作为1个基本种,Ⅰ类、Ⅱ类可进一步,Ⅰ类分为3组,即挂绿组、怀枝组和中山状元红组;Ⅱ类分为4组,即尚书怀组、黑叶组、糯米糍组和三月红组。  相似文献   
85.
应用叶片POD同工酶和种子可溶性蛋白PAGE技术,研究丰产、晚花、抗冻和甜仁山杏初选优株的遗传特性及分类,结果表明,60%以上的优株具有可遗传性;叶片POD同工酶和种子可溶性蛋白多态、稳定、活性强,两个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分类基本吻合,且具有信息量大和准确性高的特点,认为二者可作为山杏种内变异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86.
对兼性无融合生殖种变叶海棠(3x)和陇东海棠(2x)的杂种实生苗进行了鉴别和矮化效应预测。结果表明,4x 杂种苗占65.2%,3x 母体苗占34.8%。杂种苗的酶谱可分为偏母型、互补型和突变型。互补型酶谱杂种苗的平均根皮率和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偏母型酶谱杂种苗。选出的7株杂种单株,酶谱均属于互补型或突变型,表明陇东海棠的特征酶带20和21与其矮化效应有关。利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可对该组合杂种苗的矮化效应作初步预测。  相似文献   
87.
芸薹链格孢(Alternaria brassicae)和其毒素都能刺激白菜叶片细胞的PAL和PO活性,而且均有2个活性高峰,在毒素的作用下抗病的山东四号PAL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12h和48h,PO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12h和60h;感病的小杂56PAL活性高峰分别出现在2h和12h,PO只在8h有一个明显的活性高峰,经芸薹链格孢和毒素处理后,白菜叶片细胞的SOD活性在某一时间阶段受到刺激或抑制,但没有明显的活性高峰出现,总的结果看来,AB-毒素和芸薹链格孢对3种酶活性的影响基本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8.
5种家禽小脑至脊髓的直接投射——HRP逆行追踪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电泳和微量进样技术将竦根过氧化物酶分别引入鸡麻鸡,鹅,鸽和鹌鹑脊髓的颈,胸,腰不同节段的一侧灰质内,逆行追踪了小脑核团向脊髓的直接投射。结果表明在颈髓不同节段单侧引入HRP后,上述动物对侧的小脑内侧核中出现了不同数量的标记细胞。  相似文献   
89.
多羟基双萘醛提取物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羟基双萘醛提取物(WCT)对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syingae pv.actinidiae)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平板抑菌圈法和猕猴桃苗盆栽接菌的方法,测定WCT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并在7年树龄的猕猴桃树上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分析WCT对猕猴桃苗各处理的多酚氧化酶(PPO)与过氧化氢酶(POD)活性及病程相关蛋白的诱导情况。【结果】WCT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抑制中浓度(EC50)为11.5 mg/mL;猕猴桃苗接种WCT和病原菌后,其PPO和POD活性均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其中WCT预防处理的PPO和POD活性均较其他处理高;SDS-PAGE电泳分析结果显示,WCT处理和接种猕猴桃溃疡病原菌均可诱导产生分子质量为35 ku的蛋白。【结论】WCT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在猕猴桃树上涂药可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进而减轻病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0.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对苗期稻麦根系活力和叶片IAA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200m g/L浓度范围内,多效唑处理能显著提高水稻和小麦苗期根系活力和叶片IAA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多效唑浓度为20m g/L时,根系活力达到峰值;浓度为100m g/L时,IAA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达到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