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4篇 |
免费 | 107篇 |
国内免费 | 8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01篇 |
农学 | 32篇 |
基础科学 | 10篇 |
126篇 | |
综合类 | 343篇 |
农作物 | 43篇 |
水产渔业 | 32篇 |
畜牧兽医 | 331篇 |
园艺 | 206篇 |
植物保护 | 8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6篇 |
2022年 | 57篇 |
2021年 | 50篇 |
2020年 | 54篇 |
2019年 | 76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45篇 |
2016年 | 66篇 |
2015年 | 57篇 |
2014年 | 80篇 |
2013年 | 60篇 |
2012年 | 81篇 |
2011年 | 63篇 |
2010年 | 57篇 |
2009年 | 73篇 |
2008年 | 98篇 |
2007年 | 66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34篇 |
2004年 | 49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38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2篇 |
1997年 | 12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8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1篇 |
1956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41.
为揭示天山北坡不同类型草地的土壤呼吸规律,采用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40A对天山北坡荒漠草原和灌丛草甸土壤呼吸(soil respiration,Rs)日变化和季节动态进行监测,并利用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温度和水分对草地土壤呼吸的协同影响。结果表明,2种草地类型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均表现为日间先增高后降低,夜间较平缓的日变化趋势,日最大排放速率出现在12:00—16:00,最小值出现在6:00—7:00左右;灌丛草甸生长季各个月份的土壤呼吸速率均高于荒漠草原。2种草地类型土壤呼吸速率与温度均呈指数相关;土壤含水量与灌丛草甸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高于与荒漠草原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土壤呼吸速率受5 cm土壤温度(T)和5 cm土壤含水量(W)的影响显著,荒漠草原土壤呼吸速率与二者之间满足最佳拟合模型Rs=130.515e0.031TW2.513,灌丛草甸满足最佳拟合模型Rs =-1.290+0.010T+28.007W+1.199TW。研究结果揭示了荒漠草原和灌丛草甸土壤呼吸的变化规律,为天山北坡草地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2.
对民勤4种主要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测定,研究不同荒漠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差异及其季节变化,并探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4种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值不同月份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梭梭外,其他3种植物δ13C值生长初期(5月)>生长中后期(6-10月)。4 种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值种间差异在5-10月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沙拐枣>梭梭>柠条锦鸡儿>白刺。2)4种主要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值受到物种、月份、物种×月份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但受物种的影响最大。3)4种灌木植物叶片/同化枝δ13C值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因其物种而异;影响梭梭、沙拐枣、白刺、柠条锦鸡儿叶片/同化枝δ13C值的主要气象因子分别是平均气温、相对湿度、蒸发量。 相似文献
143.
对不同条件下的墨吉明对虾氮磷代谢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温度、体质量、盐度、p H、摄食状态和光照条件都对墨吉明对虾磷、硝酸氮、亚硝酸氮和氨氮代谢影响显著。在20~30℃范围内,随温度升高,墨吉明对虾磷、亚硝酸氮、氨氮代谢率均显著升高;硝酸氮代谢率在25℃条件下最大;磷、亚硝酸氮、硝酸氮代谢率随体质量增加而减慢,氨氮代谢加快;盐度在10~30范围内,随盐度升高,磷、亚硝酸氮代谢率提高,硝酸氮、氨氮代谢率下降;p H在7.5~9.0范围内,随p H值升高,磷代谢水平明显下降,氨氮代谢率显著升高,亚硝酸氮代谢率在p H 8.5时出现最大值(0.451±0.039)μg/(g·h);硝酸氮代谢率在p H 8.0时有最小值(1.364±0.028)μg/(g·h);饱食状态下墨吉明对虾磷、硝酸氮、亚硝酸氮、氨氮代谢率相对于饥饿组分别提高了33.85%、68.07%、233.81%、72.22%;正常光照条件下墨吉明对虾磷、硝酸氮、亚硝酸氮、氨氮代谢率相对于遮光组分别提高了130.79%、37.58%、120.23%、103.93%。 相似文献
144.
借助环境数据实时采集装置,于2014年1月5日至1月22日连续开展了冬季露天池塘培植浒苔对池底水温、酸碱度和溶解氧的实时监测工作。结果表明:(1)密植浒苔可在不改变池底水温峰值期时辰数的基础上,提前1个时辰到达峰值,在不影响到达谷底时辰的同时,使低谷期缩短了1个时辰,并由此延长了水温由峰到谷的转换时长;(2)密植浒苔可保持池底p H值的基本稳定,并在不改变池底p H值时段变化节律的基础上,使日均p H值由9.3下调至8.6;(3)密植浒苔在对池底DO值的时序变化影响上与池底水温相仿,并使日均DO值由10.61mg/L下调至6.80mg/L。 相似文献
145.
科尔沁沙地灌丛内外草本植物狗尾草叶性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科尔沁沙地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灌丛内部和外部草本植物狗尾草(Setarria viridis)的主要叶性状比叶面积(SLA)、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面积(AR)、叶干重(DM)、叶厚度(TH)、叶氮含量(LNC)以及叶磷含量(LPC)的变异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灌丛内外狗尾草叶性状各因子间差异较大,与灌丛外部相比,灌丛内部狗尾草的比叶面积、叶面积、叶干重和叶氮含量分别增加了47.9%,115.2%,56.3%和63.3%。而叶干物质含量、叶厚度和叶磷含量分别下降了22.1%,24.0%和34.6%,说明灌丛引起的微环境的改变影响了狗尾草的生长。所研究的叶性状因子中变异最大的是叶面积,说明狗尾草可能通过增加光合作用的叶面积以适应灌丛内部遮荫引起的光合速率的下降。叶氮含量和叶磷含量在灌丛内外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反,说明灌丛遮荫对狗尾草的养分吸收及分配产生影响,而叶氮含量在灌丛内部增加显著,可能是灌丛肥岛和遮荫的交互作用所导致。 相似文献
146.
为构建牛瑟氏泰勒虫双拷贝p23表面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根据GenBank牛瑟氏泰勒虫p23表面蛋白基因序列(D84447),分别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利用全血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采用SOE—PCR技术构建双拷贝p23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上,经过PCR、酶切鉴定及测序后,亚克隆到pVAX-Ⅰ真核表达载体上,经过鉴定后采用脂质体法将重组质粒pVAXI-2p23转染到BHK-21细胞,用IFA和RT—PCR来鉴定目的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牛瑟氏泰勒虫双拷贝p23表面蛋白基因真核表达质粒,并在BHK-21细胞中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47.
为探究灌木幼苗及不同测试终点对镉(Cd)毒害的抗性和敏感性差异,选取了12种常见的灌木植物,通过Cd对灌木幼苗毒害的水培试验,测定不同含量Cd处理[0(对照)、0.5、1.0、2.0、4.0、8.0、16.0、32.0 mg·L-1]下植物的生长状况(表观毒害症状、株高、地上部鲜重和干重、根系生长状态),比较不同测试终点稳定性,并运用Burr-Ⅲ模型制作物种敏感性分布图(species sensitivity distributions,SSD),分析不同灌木幼苗对Cd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供试植物在Cd含量为1.0~4.0 mg·L-1时开始出现表观毒害症状;Cd对不同的植物地上部和根系毒害阈值差异较大,地上部干重减少10%(EC10)和50%(EC50)对应的毒性阈值变化范围分别为0.11(海桐)~1.30 mg·L-1(八角金盘)和2.58(金森女贞)~10.90 mg·L-1(八角金盘),差异分别达到了11.8和4.2倍;根分支数对应的EC10和EC50变化范围分别为0.08(金森女贞)~1.27 mg·L-1(八角金盘)和2.40(金森女贞)~10.30 mg·L-1(八角金盘),差异分别达到了15.8和4.3倍;不同测试终点的敏感性从大到小依次为根分枝数>总根长>总根表面积>总根尖数>地上部分干重>株高>地上部分鲜重,说明根系指标对Cd毒性更为敏感;基于地上部干重和根分支数的EC50数据得到的SSD表明,大部分植物的敏感性分布趋于一致,其中金森女贞和海桐对Cd毒害最为敏感,八角金盘为Cd毒害的抗性品种;同时,根据SSD得出保护95%林木品质不受Cd毒害的生态风险阈值HC5。 相似文献
148.
本文报导了平原湖区多效唑对幼龄桃树控长促花的效果。5至6月正值幼令桃树营养生长盛期,每隔20余天,叶面喷布1000—1500ppm多效唑2—3次,控长促花效果十分明显。对于推动平原湖区桃树“矮、密、早、丰”栽培,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9.
为了探讨miRNA-93-5p对梅花鹿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转录调控作用及其与鹿茸细胞生长的关系,分离了鹿茸顶端软骨组织细胞,利用Trizol试剂法提取细胞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相关序列设计梅花鹿VEGF基因的3′端非编码区部分序列(3′UTR)特异引物并进行克隆,构建VEGF基因的3′UTR野生型及其突变体序列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并进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再将人工合成的miRNA-93-5p模拟物转染鹿茸软骨细胞,MTT法检测鹿茸细胞体外增殖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分析VEGF蛋白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成功获得了鹿茸组织VEGF基因的3′UTR序列,野生型序列长度为356 bp,突变体长度为336 bp。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转染野生型质粒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降低,而转染突变体组细胞荧光素酶活性无明显变化。 MTT法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鹿茸细胞的体外增殖受到抑制,VEGF蛋白的表达水平下降,且呈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