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5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1篇
  38篇
综合类   46篇
农作物   43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73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Spatial pattern of nonstructural carbohydrates (NSC) was analyzed in two alpine timberline species (Abies georgei and Juniperus saltuaria) growing at the timberline in Sergyemla Mountain, sou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We aimed to examine the effect of canopy height and leaf age on balance between carbon uptake and consumption of timberline tree species in extremely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no significantly vertical variation in sugars, starch or NSC (soluble sugars plus starch) in A. georgei was found for any aged needles. Also,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vertical gradients in both current and last-year leaves for J. saltuaria. However, different-aged needles/leav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SC concentrations in both A. georgei and J. saltuaria. For A. georgei, needle mean NSC across vertical canopies showed a significant increase from current-year to 2-year needles (P < 0.05), followed by a gradual decrease from 2- to 5-year needles (P < 0.05), whereas for J. saltuaria, last-year leaves had significant higher NSC except sugars compared with current-year leaves across canopies (P < 0.01). The observed trends of NSC along vertical canopy heights and leaf ages suggested that, in extrem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not only light-induced carbon acquisition in photosynthesis but also carbohydrate export from leaves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to explai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NSC.  相似文献   
13.
24个甜高粱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国内9份和国外15份甜高粱自交系品种的45个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在新疆干旱区的表现进行遗传参数分析。目的是了解甜高粱种质资源在新疆干旱区的表现,为新疆干旱区甜高粱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主要农艺、产量及品质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平均为1.831 9,明显高于分级性状的0.779 6。其中,茎秆产量的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817 2,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46 9。变异系数分析表明,各性状的遗传变异潜力较大。其中,叶鞘可溶性总糖含量变异系数最大为50.3%,播种-出苗期变异系数最小为5.7%,总体平均为23.9%。遗传参数分析表明,农艺性状平均广义遗传率为0.74;产量性状平均广义遗传率为0.92;各品质性状平均广义遗传率为0.93,其中茎秆可溶性总糖的广义遗传率达到0.99。进一步分析发现茎秆产量和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的相对遗传进度分别为81.1%和84.9%,可获得遗传增量分别是122.3和212.3g/kg,说明该甜高粱群体的茎秆产量和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均有着巨大的改良潜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综述了国外有关小麦茎秆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贮积和再运转规律的研究结果。小麦茎秆 NSC 的主要贮藏形式是果聚糖。果聚糖的代谢受植株源-库关系的调节,并与品种、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小麦籽粒产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茎秆 NSC 的再运转。  相似文献   
15.
为了阐述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Munro.)Hack.)的抗寒性与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季节动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于2008年10月-2009年5月,研究了在自然温度变化过程中,假俭草E126匍匐茎中碳水化合物、脯氨酸、可溶性蛋白的季节性动态变化及其与半致死温度(LT50)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越冬前后假俭草E126匍匐茎LT50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季节变化趋势,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比率以及脯氨酸含量伴随田间气温变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则呈现出先降低又升高的趋势。假俭草E126匍匐茎LT50季节变化与可溶性总糖、蔗糖、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比率季节变化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而与淀粉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季节变化间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可溶性总糖含量、蔗糖含量、果糖含量、可溶性总糖淀粉比率对其冬季抗寒性增强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选用 4头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杂交肉用黄牛 ,采用 4× 4拉丁方设计研究化学处理对菌糠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瘤胃降解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菌糖经碱化、氨化及氨化 +碱化处理后 ,NDF的动态降解率 ( P)和瘤胃潜在降解部分 ( a+ b)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其中以碱化和氨化 +碱化处理效果最好。香菇菌糠经碱化和氨化 +碱化处理后 ,NDF、CEL及 HC的动态降解率 ( P)分别提高 36.30 % ( p<0 .0 5 )、2 0 .43% ( p<0 .0 5 )、1 1 3.1 1 % ( p<0 .0 5 )和 49.2 2 % ( p<0 .0 5 )、1 8.88% ( p<0 .0 5 )、1 1 0 .5 7% ( p<0 .0 5 )。  相似文献   
1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非结构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引起母猪繁殖障碍,表现为妊娠后期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及弱仔;各日龄段的猪特别是仔猪感染PRRSV引起呼吸道疾病,以间质性肺炎为特征,论文主要从近几年研究的PRRSV的非结构蛋白特性、免疫学功能、非结构蛋白基因的变异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非结构蛋白在病毒的增殖、致病力产生的影响,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冷地早熟禾总非结构碳水化合物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酸提法和水提法两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对冷地早熟禾的总非结构碳水化合物(TNC)的季节动态进行了研究,同时进行了强度刈割试验以观测TNC与再生的关系。结果显示:冷地早熟禾的TNC季节变化呈宽“U”型,两种提取方法的TNC在返青后都有一个明显的下降过程,酸提TNC在开花期为最低点,水提TNC则是在抽茎期。抽穗期刈割对植株体的再生高度和分蘖数影响最大,而TNC和再生之间并未显示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鹅细小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属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由我国学者方定一1956年首次分离报道。GPV基因组约5 Kb,由左右2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组成:LORF(left ORF)和RORF(right ORF)。LORF编码非结构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NS)NS1和NS2,RORF编码VP1、VP2和VP3三种结构蛋白。本文针对近年来鹅细小病毒基因组结构特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背景】轮状病毒(Rotavirus,RV)是全球范围内幼儿和各种幼畜急性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公共卫生中具有重要意义。猪轮状病毒病是一种由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常造成仔猪消化道功能紊乱,引发严重的呕吐、腹泻和脱水症状,一旦爆发将对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针对PoRV感染尚无特效药物治疗,疫苗接种是控制感染的最经济的途径。然而,PoRV基因型多且易变异,不同基因型之间的交叉保护很不理想。因此,亟需加强对PoRV的流行病学监测和致病机制研究,探索新型防控策略。【目的】利用大肠杆菌原核系统表达PoRV NSP2、NSP4和NSP5非结构蛋白并免疫家兔获得相应多克隆抗体,为PoRV的防控和致病机制研究提供技术手段。【方法】将PoRV的NSP2、NSP4和NSP5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后,克隆到pCold-sumo载体中。将测序正确的阳性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获得重组蛋白。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蛋白表达情况。对重组蛋白进行亲和层析柱纯化和定量后,采用皮下多点注射方法接种新西兰大白兔,每隔14 d加强免疫一次,经过3次免疫后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方法测定多克隆抗体的效价、间接免疫荧光(IFA)和Western blot验证多克隆抗体与PoRV的反应性。再通过Western blot进一步检测PoRV感染过程中3个非结构蛋白的动态表达,以及鉴定3个重组真核质粒转染的效果。【结果】NSP2、NSP4和NSP5重组菌能够有效表达目的蛋白,SDS-PAGE分析可在目标位置清晰观察到明显条带,并且目的蛋白以可溶性形式存在。3个重组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ELISA效价均超过1﹕81 000,表明重组蛋白免疫原性良好。IFA结果表明3个多克隆抗体均能够与优势流行基因型轮状病毒发生特异性反应,与其他常见腹泻病原无反应。Western blot结果也展示了研究制备的NSP4、NSP5多克隆抗体可用于病毒感染过程中非结构蛋白的动态表达以及真核质粒转染的鉴定。而NSP2多克隆抗体未能特异性识别到PoRV感染后的NSP2蛋白的表达,但特异性检测到NSP2重组质粒转染后的NSP2蛋白表达,这一结果可能与NSP2的表达特性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随后进行的真核质粒转染验证以及PoRV感染过程中非结构蛋白的动态表达检测结果也验证了本实验制备多克隆抗体的实用性。【结论】成功利用大肠杆菌表达了PoRV的NSP2、NSP4和NSP5非结构蛋白,并获得效价高、特异性良好的多克隆抗体,为PoRV致病机制研究和防控技术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